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三编
上述史籍上关于梯明尹王在位的44年之际,佛牙抵达锡兰岛之说,与《岛史》之记载以及《格拉亚尼碑文》是相矛盾的。梯明尹王于佛历786年(公元242年)即位,加上在位的44年,应为佛历830年(公元286年),若按小历计,则为小历164年,加44年,为小历208年 注 (公元286年)。距给迪底里梅伽王登基之年尚差17年。根本谈不上他即位后佛牙由南赡部洲送至锡兰岛事。
由此足见,并非在梯明尹王执政时期,而是在其子尹明拜王登基后4年之时,某位勇猛善战的君主因希望得到佛牙前来讨伐。固马底瓦王战死,其女黑马玛拉与优阇尼城王子檀多鸠摩罗得悉后,无奈将佛牙舍利送往锡兰。其时正值给迪底里梅伽王即位后9年,即佛历847年,小历225年。 注 正如《佛牙史》记载,佛牙送至锡兰之时,举行了隆重仪式供奉迎接,然后放在天爱帝须王为其建造的达摩释迦寺。从此,便将寺名称为陀塔陀杜伽耶 注 。以上均摘引自有关典籍,借以论证佛牙到达锡兰岛的年代。
小历246年(公元324年)尹明拜王之子拜丁里 注 41岁即位,在位20年,终年61岁。弥留之际,太阳拖着一条扫帚尾巴,有棕榈树的七倍长,夜空的半边暗无星光。生辰为木曜日。
小历266年(公元344年)拜丁里之子丁里姜 注 即位,在位期间废19村,在劳伽难陀处建底里毕萨亚城。该王信守君王十规,爱护臣民僧俗,朝臣官民均爱戴国王,并为其祝祷。该王执政期间,天上曾下过三次珠宝之雨。摩诃吉里 注 到来,王把他们安放在卜巴山上。丁里姜王53岁登基 注 ,在位43年,终年96岁。弥留之际,暴风雨骤起,七日不止,树木多被吹折。生辰为日曜日。
[1] 尹明拜yinminpaik,旧译苴蒙伯。
[2] 檀多鸠摩罗dantakumara,意即:檀多王子。
[3] 即阿努罗陀城,也译阿奴拉达普拉。
[4] 原文误为173年。应为208年。
[5] 原文写成佛历447年,小历216年,二者均误,更正之。
[6] 陀塔陀杜伽耶dathadhatughara,意即:佛牙舍利存放之处。
[7] 拜丁里paiktheinle,旧译伯梯利。
[8] theinlikyang旧译梯利干。
[9] mahagiri原意为:大山。
[10] 原文如此,如按此年岁计,则其父拜丁里8岁时即得此子丁里姜矣。明显有误。但无从查考,照录之。
(121)丁里姜王在位时摩诃吉里兄妹二神简况
太公国铁匠鄂定道之子鄂定代,力大无比,折断象牙也不费吹灰之力,其名远近皆知。太公国王得悉对文武大臣们说:“此人将夺朕王位,卿等可将他捉住处死。”鄂定代惧怕性命危险,遂逃入远处山林避难。国王异常害怕,便娶鄂定代之妹为后。过了很久,一日,国王对王后说:“爱妃兄长力大无比,朕拟起用他为邑宰,可速令他前来受命。”
王后信以为真,便请其兄前来。鄂定代心中思忖:“王已娶我妹为后,今才封我为官。”于是便奔王宫来。国王设计擒住鄂定代,绑在玉兰树上,四周架起柴薪,用风箱吹起火焰焚烧。王后说:“我兄因我而惨死。”言毕纵身跳入火中。国王拽住王后发髻,王后全身被火烧焦,只剩下头部。兄妹二人死后,变成神后居于玉兰树上。凡人畜走近玉兰树阴便会死去。于是人们将树连根刨起投入伊洛瓦底江中。漂到蒲甘,人们将树捞起雕成兄妹二人之像,安放在卜巴山上。从此以后,国王、文武官员、僧俗民众每年一度到山上瞻仰拜祭。
小历309年(公元387年)丁里姜之子姜都律 注 即位。55岁登基,在位25年,终年80岁。弥留之际,月亮放射出彗星般光芒,昴宿七星靠近月亮表面。生辰为水曜日。
[1] kyaundurit旧译干兜立。
(122)高僧佛音 注 赴锡兰岛取经
关于佛音高僧赴锡兰岛取三藏经一事,《缅甸大史》称是自直通起程。《新史》则讲由中天竺出发。此事经过如下:
自佛陀涅槃之后至佛历900余年间,三藏经几乎都是摩诃昙无德长老、须那长老、郁多罗长老及其门徒代代口传下来,因当年南赡部洲尚无文字。出生于摩诃菩提附近的一位婆罗门青年,精通药典和吠陀,他在南赡部洲一带周游,到处与人辩论,贬低他人观点。后来,来到一座寺庙,他用平直而单调的声音背诵经书。梨波多长老听到后想,此人准是位学识渊博者,让我和他比试一番。于是问道:“是谁发出驴叫的声音?”婆罗门青年道:“你可晓得驴发出的声音是何意?”接着又一连提出了许多问题,梨波多长老均一一回答了。梨波多长老也向婆罗门青年提问了若干有关佛法的问题,婆罗门青年却无言以对。从此,婆罗门青年出家为僧,勤学吠陀,攻读三藏。后来,这位婆罗门青年像佛陀那样名声显赫,于是得名为佛音。
梨波多长老得知佛音志在于为《搭比萨那达耶》、《阿塔达梨尼》等经写释,便说:南赡部洲仅有巴利文三藏经,既无经释又缺权威性解说,锡兰岛的有关注释是纯净的;第三次佛经结集的巴利文经典也均被摩哂陀长老带往锡兰岛,你可前往锡兰岛,学习舍利弗多罗长老的著述,学习僧伽罗语,并将僧伽罗文写成的注疏译成摩揭陀文。上述内容与《小史》记载是相符的。
是时,称为金地的直通之开国君王悉哈罗阇王的第25代后裔达摩巴拉王,虔诚信奉佛法,赠给佛音长老白象一头,侍臣四人,以及其他各种礼物。佛音长老从勃生港起程前往中天竺地区,采绘中天竺摩诃菩提萨埵圣地尼连禅河、花林精舍等图像,然后再准备奔赴锡兰岛。此段记述与史载一致。
此时,无所不知的天帝释赐给佛音两粒番榄果,一保其永不饥饿,一保其视力永远明亮;还赐予可满足其一切要求的铁笔。佛音在陀弃那的宾伽利码头登船,从海路到达锡兰岛。此段叙述与佛音生平及佛教史上记载相符。
抵达后,佛音在大寺波达那精舍 注 ,从僧伽波罗 注 长老修习上座部教义和僧伽罗文经释,并开始着手著《清净道论》。后来,又将全部经释译成摩揭陀文。这与《小史》记载相符。
此后又从锡兰长老普陀密多学习《大经释》、《大波阇梨陀经释》 注 、《拘隆提经释》 注 并作了许多论著疏解。这与佛音所作《律藏后篇释》 注 的跋中所载相符。
是时,佛音以白象为礼物,请求摩诃那摩王允许他将三藏经及其经释和他本人作的《清净道论》抄本带离锡兰。
当佛音来到南赡部洲之际,天帝释对他说:“南赡部洲中天竺地区,已无建立佛教之地,佛教将在中天竺东南方九百由旬的边远村落,诸如室利差呾罗、底里毕萨亚、罗摩迎等地发扬光大5000年,将佛经真谛带往该地区吧!”佛音来到称为苏陀摩伐提的直通城,罗摩迎国一带顿时热闹异常,僧俗民众乃至国王王后,纷纷举办盛会,敬献斋物,表示欢迎,犹如具一切种智的释迦佛陀驾临一般。众生将经书恭敬地迎入都城,在王宫前显要之地造妙法彩棚珍藏。
是时,为首的佛教长老是阿瑙摩陀悉 注 ,他属于须那和郁多罗教派。须那长老和郁多罗长老是在第三次佛经结集之后,来到金地传教的。与须那长老在一起的弟子有十位,为首的是摩诃须毕达,其余是:摩诃须摩陀达、苏摩那帝须、须巴伽、须摩陀达、阿瑙摩陀悉等。在阿瑙摩陀悉弘法期间,缅甸、孟、若开、掸、云国 注 、万象 注 、道格岱等地区的和尚法师,均陆续前来修习先师世代口传下来的巴利文经书及其经释。直至今日,边远地区的佛教仍然繁荣兴盛。这与《佛教史》和《直通史》的记载相符。
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后,佛历236年(公元前308年)摩诃摩哂陀长老来到锡兰岛,与锡兰开国君王毗阇耶的第六代后裔天爱帝须王共同弘扬佛法,使第三次佛经结集的称为“佛教规范经典”的三藏经,得以由高僧长老口传至佛历450年(公元前94年)。第24代君王伐多伽摩尼即位后第六年,500圣僧预见到未来人类的愚昧无知,于是召集第四次佛经结集,并将佛经用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
第63代君王菩陀达萨在位期间,一位讲经师将经藏和论藏译成僧伽罗文。到了佛历946年(公元402年)第66代君王摩诃那摩即位之后,佛音长老才用摩揭陀文将三藏经抄录下来,并将其带至南赡部洲的称之为金地的直通国。
史籍中有将金地指为直通的,也有指为清迈的。据《格拉亚尼碑文》记载,金地即在罗摩迎地区。
据《直通史》记载,悉哈罗阇王在修道仙人和天帝释的扶持之下建立了金地。此后,第60代君王乌巴德瓦在位期间,又将其南移,建立了苏陀摩伐提直通国。关于乌巴德瓦王之孙佐达拘摩悉梨陀摩索伽王执政期间,须那和郁多罗两位长老到来之说,与经典上关于二长老到金地弘扬佛法的记载是一致的。因此,只能认为金地就是直通。
《缅甸大史》记载,丁里姜王即位第42年之时,佛音长老西渡锡兰岛,然而,丁里姜即位第44年,即佛历930年、小历308年(公元386年),此时摩诃那摩王尚未登基,有16年的差距。可见摩诃那摩王登基之年应为佛历946年,小历324年,也是丁里姜王之子姜都律登基第15年之际。以上内容是以《岛史》记载为依据的,与《格拉亚尼碑文》、《佛教史》是一致的。
上述关于佛教的根本经典三藏经传入缅甸的材料,《缅甸大史》、《中史》上均无记载,本书是根据有关经典记载,在此加以补充的。
小历334年(公元412年)姜都律王之子底坦王继位,35岁登基,在位27年,终年62岁,弥留之际,霹雳引起大火焚烧七天七夜,影子颠倒。生辰为土曜日。
[1] 亦译佛鸣。
[2] 也译作中心大寺。
[3] 僧伽波罗 saghapāla。
[4] 《大波阇梨陀经释》 mahāpaccarit ahakathā。
[5] 《拘隆提经释》 kurundi ahakathā。
[6] 《律藏后篇释》 vinayaparivā aakathā。
[7] 阿瑙摩陀悉 anomadassi。
[8] 旧译庸那迦,即今日泰国之清迈。
[9] linzin即林城。
(123)非王族的牟克曼大臣与都耶大臣篡位为王
小历361年(公元439年)非王族的三位大臣争篡王位。牟克曼得手,登位3个月,王位又被都耶夺走。牟克曼临终之时,天上落下小卵石雨。都耶33岁篡位登基,在位55年,终年88岁。临终之时,良吴河岸不断坍塌。其生辰为木曜日。
小历416年(公元494年)众文武大臣将底坦王之孙 注 从逃亡处找回,拥其登基为王,授其名为达拉蒙帕耶。王55岁登基,在位22年,终年77岁。弥留之际,星辰相撞。生辰为木曜日。
[1] 按原文无“之孙”二字。但据本书上节所述则底坦王已死,不可能再生复位。且所述出生、终年的年份均不同,可知原文有误。经查《缅甸大史》称达拉蒙帕耶为底坦之子,姚楠译哈威《缅甸史》中年表则称泰罗牟骠(达拉蒙帕耶之旧译名)为底坦之孙。分析底坦与达拉蒙帕耶相差55岁看,达氏为底坦之孙可能性极大,故按哈威缅甸史年表加上“之孙”二字。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