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

第三编:汉代儒学(3/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三编:汉代儒学

人若无伦常道德,则即不能异于群生而与禽兽无别矣。

六、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

唯因人之性未能全善,故需王以治之。董仲舒曰: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深察名号》,《繁露》卷十页十三)

王者受天之命,法天以治人,其地位甚高,其责任甚大。董仲舒曰: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是故王者唯天之施,施其时而成之,(苏舆曰:“疑脱二字,施疑作法。”)法其命而循之诸人,法其数而以起事,治其道而以出法,(苏舆曰:“疑当作法其道而以出治。”)治其志而归之于仁。(苏舆曰:“治疑作法。”)(《王道通三》,《繁露》卷十一页九)

“王者惟天之法。”“法其时而成之”者,董仲舒曰:

然而王之好恶喜怒,乃天之春夏秋冬也。其俱暖清寒暑,而以变化成功也。天出此物者,(苏舆曰:“物疑作四。”)时则岁美,不时则岁恶。人主出此四者,义则世治,不义则世乱。是故治世与美岁同数,乱世与恶岁同数,以此见人理之副天道也。……人主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物莫不应天化。天地之化如四时。所好之风出,则为暖气而有生于俗。所恶之风出,则为清气而有杀于俗。喜则为暑气而有养长也,怒则为寒气而有闭塞也。人主以好恶喜怒变习俗,而天以暖清寒暑化草木。喜怒时而当则岁美,不时而妄则岁恶,天地人主一也。(《王道通三》,《繁露》卷十一页十至十二)

又曰:

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暖暑清寒,异气而同功,皆天之所以成岁也。圣人副天之所行以为政,故以庆副暖而当春,以赏副暑而当夏,以罚副清而当秋,以刑副寒而当冬。庆赏罚刑,异事而同功,皆王者之所以成德也。庆赏罚刑,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也,如合符。故曰,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四时之副》,《繁露》卷十三页一)

人主之喜怒哀乐,庆赏刑罚,以四时为法;若皆得其宜,则“世治”矣。

“天之为人性命,使行仁义而羞可耻”,“法其命而循之诸人”,当即“施成性之教”,“继天”以“成”人之善也。董仲舒曰:

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董仲舒传》,《前汉书》卷五十六页十六)

此王者“承天意”以教人之事也。

“法其数而以起事者”,董仲舒曰:

王者制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凡百二十人,而列臣备矣。吾闻圣王所取仪金天之大经,(俞云:“金字乃法字之误。”)三起而成,四转而终。官制亦然者,此其仪与?三人而为一选,仪于三月而为一时也。四选而止,仪于四时而终也。三公者,王之所以自持也。天以三成之;王以三自持。立成数以为植,而四重之,其可以无失矣。备天数以参事,治谨于道之意也。……一阳而三春,非自三之时与?而天四重之,其数同矣。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是故有孟、有仲、有季,一时之情也。有上、有下、有中,一选之情也。三臣而为一选,四选而止,人情尽矣。人之材固有四选,如天之时固有四变也。圣人为一选君子为一选,善人为一选,正人为一选。由此而下者,不足选也。四选之中,各有节也。是故天选四堤十二而人变尽矣。(苏舆云:“疑当云:天选四时,终十二,而天变尽矣。”)尽人之变合之天,唯圣人者能之。所以立王事也。……故一岁之中有四时,一时之中有三长,天之节也。人生于天,而体天之节,故亦有大小厚薄之变,人之气也。先王因人之气而分其变,以为四选。是故三公之位,圣人之选也。三卿之位,君子之选也。三大夫之位,善人之选也。三士之位,正直之选也。分人之变,以为四选,选立三臣。如天之分岁之变以为四时,时有三节也。天以四时之选,与十二节相和而成岁。王以四位之选,与十二臣相砥砺而致极。道必极于其所至,然后能得天地之美也。(《官制象天》,《繁露》卷七页二十六至三十)

设官分职,均法天之数,非可随便规定也。

“法其道而以出治”者,董仲舒曰:

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反而有相奉。微而至远,踔而致精,一而少积蓄。广而实,虚而盈。圣人视天而行。是故其禁而审好恶喜怒之处也,欲合诸天之非其时不出暖清寒暑也。其告之以政令而化风之清微也,欲合诸天之颠倒其一而以成岁也。(苏舆云:“两句并疑有误字。”)其羞浅末华虚而贵敦厚忠信也,欲合诸天之默然不言而功德积成也。其不阿党偏私而美泛爱兼利也,欲合诸天之所以成物者少霜而多露也。(《天容》,《繁露》卷十一页十二至十三)

此皆人主法“天之道”以“出治”者也。

“法其治而归之于仁”者,董仲舒曰:

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苏舆曰:“有又同。”)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是故人之受命天之尊,(卢文弨曰:“七字疑衍。”)父兄子弟之亲,(卢文弨曰:“父兄上应有有字。”)有忠信慈惠之心,有礼义廉耻之行,有是非逆顺之治。文理灿然而厚,知广大有而博。唯人道为可以参天。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春秋冬夏,皆其用也。王者亦常以爱利天下为意,以安乐一世为事,好恶喜怒而备用也。(苏舆曰:“而备疑当作皆其。”)(《王道通三》,《繁露》卷十一页九至十)

天以爱利人为意;王者法之,亦以爱利人为意,此点与墨子之学说有相同处。

董仲舒之社会哲学,注重于均贫富,“塞并兼之路”。董仲舒曰:

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今世弃其度制,而各从其欲。欲无所穷,而俗得自恣,其势无极。大人病不足于上,而小民羸瘠于下。则富者愈贪利而不肯为义,贫者日犯禁而不可得止。是世之所以难治也。……天不重与。有角不得有上齿。故已有大者,不得有小者,天数也。夫已有大者,又兼小者,天不能足之,况人乎?故明圣者,象天所为,为制度,使诸有大奉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乃天理也。(《度制》,《繁露》卷八页一至三)

“为制度使诸有大奉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即所以“塞并兼之路”也。此制度,董仲舒以为与“天理”合。

董仲舒理想中之土地分配制度,仍为井田制度,所谓:

方里而一井,一井而九百亩,而立口。方里八家,一家百亩,以食五口。上农夫耕百亩,食九口。次八人,次七人,次六人,次五人。(《爵国》,《繁露》卷八页十)

自贵族政治破坏后,人民在经济方面自由竞争之结果,秦汉之际,新起之富豪多,贫富不均之现象显。当时有识之士,多以为言。董仲舒盖亦力欲矫此流弊者也。

七、灾异

天人之关系,既如上诸节所述,故人之行事,若有不合而异常,则天亦显现非常的现象。此天所显现之非常的现象,即所谓灾异。董仲舒曰:

其大略之类,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诗》曰:“畏天之威”,殆此谓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必仁且智》,《繁露》卷八页二十四)

此谓人之行为有不当,“天生灾异以谴告之”。董仲舒又曰:

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鼓其商而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明于此者,欲致雨则动阴以起阴;欲止雨则动阳以起阳。故致雨非神也,而疑于神者,其理微妙也。非独阴阳之气可以类进退也,虽不祥祸福所从生,亦由是也。无非己先起之,而物以类应之而动者也。(《同类相动》,《繁露》卷十三页四至六)

又曰:

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董仲舒传》,《前汉书》卷五十六页五)

又曰:

人下长万物,上参天地。故其治乱之故,动静顺逆之气,乃损益阴阳之化,而摇荡四海之内。物之难知者若神,不可谓不然也。今投地死伤而不腾相助。(孙诒让云:“当作而不能相动。”)投淖相动而近,投水相动而愈远。由此观之,夫物愈淖而愈易变动摇荡也。今气化之淖,非直水也,而人主以众动之无已时。是故常以治乱之气,与天地之化相殽,而不治也。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僻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卢文弨曰:“气上疑脱一字。”)(《天地阴阳》,《繁露》卷十七页七)

此谓人之行为有不当,则阴阳之气即机械的受感应而有非常的现象出现。所谓灾异之原因果为上述二者中之何者,或兼为二者,董仲舒未言及。盖阴阳家言中,对于天人相感之理,本有此二说也。

八、历史哲学

天人关系之密,既如上述,故在董仲舒及一般汉人眼光中,历史之变化,亦遵循天道之规律。汉人对于此天道之规律,历史所遵循者,有二说:一为五德说,此即驺衍“自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之说,上文已详。此说之根本意思,在汉流行未变;不过用此说以解释实际历史时,各派意见未能尽同。如汉之果为水德,抑为土德或火德?在当时颇为争论之问题。五德说之外有三统说。三统为黑统、白统、赤统。三统亦名三正。董仲舒曰:

三正以黑统初。正日月朔于营室,斗建寅。天统气始通化物,物见萌达,其色黑。故朝正服黑,首服藻黑,正路舆质黑,马黑。大节绶帻尚黑,旗黑,大宝玉黑,郊牲黑,牺牲角卵。冠于阼,昏礼逆于庭,丧礼殡于东阶之上。……正白统者,历正日月朔于虚,斗建丑。天统气始蜕化物,物始芽,其色白。故朝正服白,首服藻白,正路舆质白,马白。大节绶帻尚白,旗白,大宝玉白,郊牲白,牺牲角茧。冠于堂,昏礼逆于堂,丧事殡于楹柱之间。……正赤统者,历正日月朔于牵牛,斗建子。天统气始施化物,物始动,其色赤。故朝正服赤,首服藻赤,正路舆质赤,马赤。大节绶帻尚赤,旗赤,大宝玉赤,郊牲揟,牺牲角栗。冠于房,昏礼逆于户,丧礼殡于西阶之上。……改正之义,奉元而起。(苏舆曰:“奉元疑作奉天。”)古之王者,受命而王,改制称号正月。服色定,然后郊告天地及群神,远追祖祢,然后布天下,诸侯庙受,以告社稷宗庙山川,然后感应一其司。……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其谓统三正者,曰:正者,正也。统致其气,万物皆应而正,统正,其余皆正,凡岁之要,在正月也。法正之道,正本而末应,正内而外应,动作举错,靡不变化随从,可谓法正也。……故王者有不易者,有再而复者,有三而复者,有四而复者,有五而复者,有九而复者。……王者以制,(苏舆曰:“以疑作之。”)一商,一夏,一质,一文。商质者主天,夏文者主地,《春秋》者主人。(《三代改制质文》,《繁露》卷七页十至十九)

就实际的历史言,则夏为黑统,以寅月为正月。色尚黑。商为白统,以丑月为正月。色尚白。周为赤统,以子月为正月。色尚赤。其继周者,又为黑统。历史如此循环变化,周而复始。“王者有不易者”,董仲舒曰:

今所谓新王必改制者,非改其道,非变其理。受命于天,易姓更王,非继前王而王也。若一因前制,修故业,而无有所改,是与继前王而王者无以别。受命之君,天之所大显也。事父者承意,事君者仪志,事天亦然。今天大显己,物袭所代而率与同,则不显不明,非天志。故必徙居处,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者,无他焉,不敢不顺天志而明自显也。若夫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乎!言其主尧之道而已,此非不易之效与?(《楚庄王》,《繁露》卷一页十一至十三)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传》,《前汉书》卷五十六页十八)此其不易者也。“有再而复者”为文质;一代尚文,其后一代必尚质以救其弊。“有三而复者”,即三统三正也。

【注】 《白虎通义》曰:“王者必一质一文者何?所以承天地,顺阴阳。阳之道极,则阴道受。阴之道极,则阳道受。明二阴二阳,不能相继也。质法天,文法地而已。故天为质,地受而化之,养而成之,故为文。《尚书大传》曰:‘王者一质一文,据天地之道。’《礼三正记》曰:‘质法天,文法地也。’帝王始起,先质后文者,顺天地之道,本末之义,先后之序也。事莫不先有质性,后乃有文章也。”(《三正》,《白虎通义》卷八页十四)《白虎通义》更详论三统三正云:“王者受命必改朔何?明易姓示不相袭也。明受之于天,不受之于人,所以变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助化也。故《大传》曰:‘王者始起,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也。’……正朔有三何?本天有三统,谓三微之月也。明王者当奉顺而成之,故受命各统一正也,敬始重本也。朔者,苏也,革也,言万物革更于是,故统焉。《礼三正记》曰:‘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也。’三微者,何谓也?阳气始施黄泉,动微而未著也。十一月之时,阳气始养根株,黄泉之下,万物皆赤。赤者,盛阳之气也。故周为天正,色尚赤也。十二月之时,万物始牙而白,白者阴气。故殷为地正,色尚白也。十三月之时,万物始达孚甲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为人正,色尚黑。《尚书大传》曰:‘夏以孟春月为正,殷以季冬月为正,周以仲冬月为正。’夏以十三月为正,色尚黑,以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色尚白,以鸡鸣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不以二月后为正者,万物不齐,莫适所统,故必以三微之月也。三正之相承,若顺连环也。孔子承周之弊,行夏之时,知继十一月正者,当用十三月也。”(《三正》,《白虎通义》卷八页九至十一)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工业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工业
【德棍】【精苏】【魔法】【战争】【科技树】【兽耳娘】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只有一个热爱科技的机械工程师的记忆。 我叫里昂,是一个地球人,但是被大卡车送到了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还是一个被发配到传说中荒芜的罪恶之地的卑微领主。 我本来以为就这么结束了,直到当我抵达罪恶领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属于我,属于我们的时代来了。
儿时像只猫
都市:模范夫妻背后的故事
都市:模范夫妻背后的故事
多年前,我在女友家里出事时,选择抛弃她。 后来,她靠着自己的努力,撑起了偌大的家业,化身女总裁。 我不明白,被我抛弃后,她还是选择嫁给我。 结婚后,我终于明白她的用意,她光明正大出轨,每天给我戴绿帽子,这就是最大的羞辱。 患了癌症后,我不剩多少寿命,只想好好度过余生。 可我提出离婚后,老婆却不愿意了。
佚名
官道雄才
官道雄才
奇谋算尽官场事,正气浩然天地魂。红颜知己身边伴,悲欢离合生死梦。且看一代官场奇才陆羽,一个县长秘书的跌宕起伏官场人生!
风和暖阳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 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明日流放江黎黎辛澈
明日流放江黎黎辛澈
【群穿+古今互通+流放被投喂】 大学生的你穿越到古代,你的专业能为你做什么? 江黎黎和同学回高中看望老师,结果乘坐的大巴爆炸,全班带着班级群聊穿越,一个个穿成草原可汗、太医院院判…… 只有江黎黎成了倒霉世子妃,开局流放荒岛,同学们鞭长莫及。快饿死时,江黎黎被她背篓里掉出来的可乐罐砸中—— 她惊讶地发现她的背篓能通古今! 而扔可乐罐的,正是他们班迟到大王张小胖!这一次返校看老师,他又迟到了
掘地小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