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释氏蒙求 下册
智炫。少时出家。学习经教。会周武灭于佛教。炫乃抗对非常。欲重兴盛。帝怒。逼以婚姻。炫与诸僧徒执志无改。仍诏炫共治国政。走出国城。欲赴齐都。时因齐之境皆被枪布棘。莫之能通。齐有富姥。姓张。见炫高奇。铺毡三十里。令炫踏过至齐。重兴大教。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家世国相。父鸠摩罗炎。后亦出家。母即龟兹王妹。什在母胎时。母忽慧解倍常。及什生后还忘前言。什年九岁。大有机辨。佛教自明。王甚礼重。於是名振东土。时苻坚闻之曰。朕闻龟兹有鸠摩罗什。襄阳有释道安。朕甚思之。此大贤哲之僧乃国之宝也。遂率兵七万西伐龟兹。获於罗什。坚与大臣迎入关中。大扬教法。(坚与大臣。当作后秦姚兴也)。
无竭过岭 法和登山
昙无竭。此云法勇。初与昙朗寺二十五人迹离此土。远适西天。过於葱岭。氷雪凉冽。瘴气昏黑。下有大江水急如箭。复涑东西两山之胁。系索为桥。十人到彼以举烟为号。后又见烟如已前过。如不见烟即知黑风吹落江中。后复过大雪山。悬崖壁立无安足处。壁上皆有故杙。孔孔处处相对。各执四杙。先拔下杙。手攀上杙。展转相代。三日方过。赍石蜜为粮。同侣皆死於路。唯竭取经得还此土。
法和。与道安同学。后明佛理。因石虎之乱率众入蜀。与安师过金舆谷相别。登其山极目而悲曰。此山高耸。游者甚多。一从此别。竟测何之。安曰。师持心有在。何惧后生。若慧不萌。斯可悲矣。(别竟。传作化竟)
(寒)谛乘荷叶 相渡波澜
拘那罗陀。陈言亲依。或译云真谛。本西竺人。来住南海岸。时有刺史欧阳穆公。深知重之。请住制旨寺。谛或居别墅。四绝水洲。穆公世子纥欲往礼觐。其洲波涛正起。未敢陵犯。谛乃铺舒坐具於水。飘然而渡。达岸既已。其座具不湿。谛时欲过岸。唯乘荷叶。莫测其神。
无相者。不知何来。住涪州山寺。上流大江。波澜长起。无船不可过其寺。相唯芭蕉叶置於水上。乃蹈而过。时或以钵安水中。令人踏上。飘然达岸也。
(尾)善伏诫神 慧嵬问鬼
善伏。一名等照。入道之后。於桑梓山修习禅观。山神求伏受戒。伏诫山神令莫啖肉。巫者杀生祀神。神见形以杖打之。吾已於伏阇梨处受戒。誓不啖肉。巫者将死。神曰。愍汝愚痴。且放汝命。自后无啖。无后敢肉祭。(无后。疑当作无复)
慧嵬。以习禅为常。居止山谷。至夜有一无头鬼来嵬静室。嵬乃谓鬼曰。汝既无头。无头苦痛之患。一何快哉。鬼便隐形作无腹鬼来。但有手足。嵬曰。汝既无腹。便无五脏之忧。一何乐。须臾作大黑形鬼来。大怖於嵬。嵬神色不动。侍者惊走。(须臾下。一有复字)
(纸)昙钥四飞 法桥百里
支昙钥。少有妙声。善唱导。常梦天神授其声梵。觉莫有比之。其声一发。空中清靡。四飞却转。(空中。传之文无此字)
帛法桥。中山人。幼好转读而乏声梵。后绝粒忏礼求之。经七日七夜。忽觉喉内豁然。寻索水洗[口敕]曰。有应感矣。遂发三唱导声。其响彻百余里。道俗盛闻。
慧受青龙 道洪白雉
慧受。习诵为务。常行达王坦之园。欲求立寺。后遂得立。每夕亦梦见青龙从南方来化为剎枉。受一日忽至新亭江寻觅。得一长木随流而下。受曰必是青龙之应矣。遂牵上立剎。
道洪。事昙延为师。学通内外。志行清高。后於宝昌寺讲涅盘经。时一白雉每来伏听。驯狎随人。忽终讲次。
慧安古杖 僧群灵水(数轨切)
慧安。未详何许人。止于庐山。学徒凑集。讲说群经。安常卓一杖曰是西域僧施。其杖光色莹彻。颇有异香。上有胡书。人莫能识。后入关诣罗什。捉杖而自随。什大惊曰。此杖乃在此间耶。自译出胡书。始知殊异。
僧群。居止罗江县之霍山。构立茅室。此孤在海中。上有石盂。径数十丈余。水深数丈。传曰是群仙之所宅。群曰。吾唯饮此水。永绝粮粒。晋安大守陶夔闻而索之。此水出山则臭。夔自来取饮。愈臭於前。夔叹曰。盖凡夫与圣贤不同也。其盂水与一小涧相隔。常以一木为梁。由之汲水以免饥渴。忽有一折翔鸭舒翼当梁。群欲拨之取水。虑伤其鸭。因此不饮。七日而终也。(水深数丈。传作木深六七尺。愈臭於前。作数日不得至)
(真)漫提指客 处寂候宾
魏洛京勒那漫提。住永宁寺。大明道术。时信州刺史綦母怀文。算术玄妙。天情博综。勅令修理其寺。见提有异术。常送饷祇承。时洛南玄武馆有一蠕蠕客。曾与提西域旧识。常与提言笑。怀文轻之。提曰。尔勿轻他。纵使读万卷书。事用未必相过也。怀文曰。此何所知。当角伎赌马。提曰尔有耶。答曰算术之能。时庭前有一枣极大。实皆繁。提仰视曰尔知其上可有几许子乎。怀文怪而笑曰。算者所知必依标准。则天地理亦可推测。草木繁茂有何形兆。计斯实谩言也。提指蠕蠕曰。此即知之。怀文愤气不信承之。怀文要几许成核。几许瘀死无核断约已。蠕蠕客腰间皮袋内出一物。穿五色线。线贯白珠。以约树。或上或下周。良久向提撼头笑。述其数目。乃令人采下。怀文一一自看校量。子数并不余欠。因得马而归。
处寂。居天台山。宴坐四十余年。时无相大师自新罗将来谒问於说禅师。寂预告众僧曰。外来之宾。明日当至。可洒扫堂室以候之。至明日果有海东宾至也。
慧韶撤被 法向裂巾
慧韶。栖息丹阳之田里。出家之后。长勤听习。初受学於藏公。后复禀於绰公。于时讲席学者既众。阙其论本。制不许住。韶众中独吟。贫唯有一被。又属严冬。便乃撤之。用充写录论文。忍寒速噤。方具听习。听乃晓文义。其苦学如是。
法向。形相奇特。幼便受具。听习精专。贞观初。有常州人往幽州见一女子。问海陵向法师健否。又问识耶。答曰不识。其以如乌丝布头巾寄於向师。后人将至。向令弟子迎之。恰至门首相值。人以巾付向。向得巾执玩咨嗟。向破付弟子等。人得一片。有不得者。同二年。天下括义军。私度不出者斩。闻此咸畏。得巾者并依还俗。不得者再令出家。众皆悲之。果验向之先兆。
图澄洗肠 佛调现身
邺中竺佛图澄。诵经数百万言。善解章义。入晋境游化。与朝中诸学士论义。其词辩纵横。无不降之。寻值帝京丧乱。乃潜形草野。时石勒屯兵葛陂。专以杀戮。时沙门遇害者众。澄乃杖锡军门。欲化於石勒。勒召澄问曰。佛法有何灵验。澄知勒不深大教。乃以近事为化。令取应器盛水咒之。须臾生青莲华。勒由此信重。后石虎立。亦以浅近之事化之。澄左乳傍有一孔。围四寸。通彻肠。有时或肠从中出。或以絮塞孔。夜欲读书时輙拔絮。则一室洞明。又斋时至水边引肠出洗。还内其中。后年一百九岁终。
竺佛调。事图澄为师。常居山林。修行为务。终于山所。经数年后。调白衣弟子八人入山伐木。忽见调在高岩之上。衣服鲜洁。姿容悦畅。皆惊喜礼拜曰和尚在耶。调曰吾常在耳。良久不见。八人乃苦发塳开棺看。不见尸。唯衣屦存焉。
玄高入魏 帛远□□(二字[蠹-虫]灭。疑是死秦二字)
秦玄高。居河北林阳堂山。深穷教典。学徒千有余人。时魏虏拓跋焘。据平城。焘闻高之名请入魏都。后焘害高而卒。举国悲恸。高弟子玄畅在云中。去魏都六百里。卒到。悲恸无已。因与同学泣请和尚再起。示与一言。须臾眼开。颜色如故。语诸弟子曰。大法应化。随缘盛衰。汝等不久复应如我尔。汝等死后。大法当兴。言绝又卒。
帛远。字法祖。少以儒学知名。长乃为僧。明解经论。兼善翻译。后见干戈交争。欲潜于秦陇。会张辅为秦州刺史镇秦陇。与远俱行。辅以远名行显。着欲令反服为之僚友。远志固不移。由是结憾。欲便害之。行死于途。远忽语诸道人及弟子曰。我数日当有对至。便辞别。分布经像及衣盂等讫。明晨诣辅处共语。辅令收之行鞭。忽然而卒。须臾陇上道俗闻而悲恸。率兵以伐於张辅。辅兵败亦卒。孙绰道贤论中。以帛远比於晋嵇康。(镇下。一有于字)
(药)慧休吟云 道林放鹤
慧休。姓汤氏。善於风雅。有名天下。故有诗曰。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从古迄今皆称扬休碧云之句。梁昭明编入文选书。为江淹之诗。未可知也。
支遁。字道林。入山阴讲演维摩经。于时许询作都讲。林通一义。众咸谓询不能解。询设一难。众咸谓林无以酬。其辩说问难终无以止。时剡山人有遗林马者。受而养之。时或讥之。林曰。好其神骏尔。有遗林鹤者。林曰。汝是冲天之物也。宁为耳目之玩乎。遂开笼放之。
法相滑稽 僧渊言谑
法相。诵习为务。后渡江南山越城寺。游纵放荡。或时裸袒干冒朝达。唯以言笑滑稽相谑。时晋镇北将军司马恬恶其不节。招而鸩之。频倾三大锺。相饮之。神色无易。因兹礼重。
康僧渊。来于长安。貌杂胡人。语变中国。时遇殷浩。浩问渊佛经深远之理。僧渊却辨俗书性情之义。自昼至曛浩不能屈。由是改观。琅琊王茂弘以渊鼻高眼深之言戏之。渊复以言谑於王曰。贫道鼻高者。面之山。眼深者。面之渊。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其急辩言谑如是。
崇慧登梯 通达入镬
崇慧。少有大量。复振雄名。后挂锡章信寺。大历初有道士史华上表乞与释门角教法。遂於东明观坛前架刀成梯。史华登蹑其上如磴道焉。释崇慧乃於章信寺大树刀梯。增高百尺。东明之梯极为低小。以刀横架锋刃若霜雪之色。慧跣足登陟坦若平道。复蹈烈火作探油汤。口餐铁叶。史华掩袂而退。
通达。幼晓教。其栖止无定。乃入大白山不食。饥则食艹而息依树端坐。后有大将军薛万均闻而异之。迎归私第供养百有余日。不违正軏。忽於一夜后索食欲食。苦求方得。从行亦僻。欲求入内夜宿。将军兄弟大怒。打之几死。仰而告曰。卿已打我身肉都损。血污不净。可作汤洗却。待涌沸便脱衣入镬。状如冷水。傍人怪之。犹索加火。遂合宅大惊。
琳佛须生 翼像泪落
慧琳。住建明寺。寺有塑佛一体。琳尝供养。日日唯勤礼拜兹佛。忽一日见佛生三十茎须。琳乃召寺僧问。尽叹灵感。
昙翼。学通三藏。为世推称。后游经蜀。郡刺史毛据依重之。忽获得阿育王瑞像一躯。日夕供养其像。每遇饥荒之时。輙见泪落如雨。似哭泣之状。
(支)东兴尚广 西化可知
操曰。教法东兴后汉以来。迄今几于二千载。其有人隐迹林野。於高僧传中尚不能广录。况佛西化天竺诸国。始於鹿野终至鹤林。圣贤赞助事繁广。其可知也。今於东土高僧传中。略采灵异之事。撰为蒙求。志欲勉诱后进童儒。继圣贤之踪者也。
释氏蒙求(终)
大僧都释 义空四择 校订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