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面

第0 章 中庸之道(1/3)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0 章 中庸之道

第二天,凌哲便开始教授杨木何为中庸之道。

杨木早早就守候在凌哲房门外,凌哲开门才发现他,有些惊讶。

“弟子杨木给师尊请早安,恭请师尊移步学堂教导弟子。”

凌哲看着杨木一本正经严肃的样子,忍住笑意故意板起脸也做出一副严肃的样子。

“嗯,前面带路。”

杨木把准备好的野鸭子毛斗篷给凌哲披好,恭恭敬敬扶着凌哲的手一步步走到书房。

两人坐好,杨木面前放着厚厚的一本《中庸》。凌哲也不着急讲解新的课程,而是温习昨日所讲的道理。

“杨木,昨日讲授了什么?”

“何为帝王之术。”

“那何为帝王之术?”

“法术势相结合。”

凌哲欣慰地点点头。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何为中庸之道。你的桌子上放着的书,名字是什么?”

“回师尊,《中庸》。”

“好,那我便来讲解这中庸。

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中谓中正、中和,庸谓常、用。孔子提倡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和道德实践原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把中庸看做最高的道德境界。孔子多次论及中庸,如赞美《诗经》的《关雎》篇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思想感情表达最得当。又说一个人的性格风度,“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中庸之道要求凡事中正适度,恰到好处。《礼记·中庸》是发挥孔子中庸思想的著作。朱熹章句引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既是不偏不倚,又是恒常不易,中庸之道成为儒家立身处世待人的准则。

中庸包括下列内容和特点。

第一条,过犹不及与执两用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孔子认为子张和子夏,一个太过,一个不够,两人各走一端,都有毛病,这就是“过犹不及”。对此孔子表示反对。他主张用舜处理问题的方法。“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孔子提出“两端”,即承认事物有它对立面的矛盾。而舜的处理方法,不是偏向于一端,而是量度以取中,不要做得太过,也不要做得不够,即要做到无过无不及。“中”就是过与不及的联结点和分界点。它既不是过,也不是不及,而是对两者的否定,但又需要把握两端,才能用其中于民。孔子对舜的称赞,是对中庸思想的肯定。

孔子对“中”的选择,不仅是量度观念,他还用是否符合礼制作为衡量标准。当他说“师也过,而商也不及”时,子路就提出“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孔子回答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记·仲尼燕居》)以礼制中,即以周礼做衡量标准,有他思想落后于时代的一面;但礼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是会变化的,孔子亦有所体会。

第二条,时中与用权。

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朱熹《章句》:“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这里说明“中”并非固定不变,而是要审时度势,随时以处中,并做到无时不中,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称颂孔子是“圣之时者”,荀子主张“君子时诎则诎,时伸则伸”(《荀子·仲尼》),正是时中思想的表现。

孔子讲时中,这就需要权变。他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可与共学,知所以求之也。可以适道,知所往也。可以立者,笃志固执而不变也。权,秤锤也,所以称物而知轻重者也。可与权,谓能权轻重使合义也。”杨氏曰:“知为己,则可与共学矣。学足以明善,然后可与适道。信道笃,然后可与立。知时措之宜,然后可与权。”秤锤称物随轻重而移动,引申为权变;知时措之宜,则谓之权宜。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称为经;而嫂溺援之以手,则属权。孔子倡导“时中”与用“权”,当有随机应变之意。

第三点,和而不同与致中和。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主张执两用中,要做到无过无不及,那么协调两端中合理之点,取得和谐的统一,则谓之“和”。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先秦时代,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称为和,而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则称为同。和是有原则,而同是无条件。孔子认为君子对人是有原则和睦相处,小人是无原则苟同。孔子中庸之道是承认两端矛盾的统一,即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庸之道应用于国家政治和社会人际关系,就成为尚和的原则。和为贵的命题,即主张调和社会矛盾,人际关系彼此和谐。由于孔子的中庸思想只讲矛盾的和谐或统一,企图保持旧质的平衡稳定,而否认矛盾的斗争和质变,如讲礼以制中,正是他思想保守的表现。”

杨木认真记下三点,听的很是认真。杨木曾经在父亲的强迫下粗略读过《中庸》,但也不过是听个大概,夫子讲解的一大堆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只觉得头昏昏沉沉,眼皮都在打架。气的夫子吹胡子瞪眼睛,接连找杨木的父亲告状或者惩罚杨木。杨木的母亲用奖励诱惑他没有用,杨木的父亲为此事揍他没有用,夫子体罚他去烈日下跪着依旧没有用。

夫子最后都不得不仰天长叹一句。

“朽木不可雕也。”

杨木看着眼前的凌哲,除了好看两个字他实在没有别的形容词来形容他,杨木第一次为自己之前吊儿郎当不认真读书觉得惭愧,竟然是因为他完全想不到什么词语来形容凌哲。

凌哲发现杨木看着他走神,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杨木猛然回神,继续恭顺地听着凌哲接着讲解。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中庸》书名,有三层意思:

为一般人说法。中庸既不是上智,也不是下愚,中庸就是一般平常人。

中庸就是恰好。中是不偏差,庸是常道,也就是没有太过与不及,一般人就是容易想的多说的多做的少;恰好就是父子夫妇兄弟相处恰 好,修道修心恰好,为人处事恰好,全力以赴恰好。

以中为用,也就是用中。中是体,庸是用,明体才能达用,也才可以尽心尽性。而中体是天命本性,所以本经由天命之性开始。”

杨木又记下这三点,他灿烂若星辰的眼睛在凌哲讲解时专注地看着凌哲,微微翘起的唇角为他添了几分少年风流。

漠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破天一剑
破天一剑
关于破天一剑:前生,我宋天踏入踏天境,本以为已超脱这光阴之外,谁知却是人掌中玩偶。今世,我修炼无名剑,身后有三千世界,翻手之间,我要你明白谁是谁的玩物。热血,杀伐,多女主。如果有天,你被像是娃娃机里的
若成风
官场之临海凭风
官场之临海凭风
重生世纪之交,宋大为一头闯进了体制之内,从一名司机开始懵懵懂懂的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凭风好借力,送我上青云……
雷鸟哥
叛出家族后,转身投靠天魔女帝
叛出家族后,转身投靠天魔女帝
遭奸人迫害,血脉被夺,丹田被毁,家破人亡。将死之际得天魔女帝垂青,一念成魔。更获魔道至宝,天魔神炉!世人欺我,辱我,伤我,害我。我问世人,这一剑,你接得住否?
温柔刺客
退婚才知我无敌,你傍仙帝又如何?
退婚才知我无敌,你傍仙帝又如何?
诸天万界,万族林立,弱肉强食,强者为尊!一个少年,自人间崛起。一柄长剑,斩龙、杀神、诛仙、屠魔!横推四海八荒,傲视天地苍穹。一剑,足矣!
岩王爷
星河国际航队
星河国际航队
关于星河国际航队: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深处,存在着无数的星系和文明。其中,以地球为首的联盟与来自遥远星系的虫族帝国,陷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星际战争。地球联邦的舰队在星际中巡逻,舰长李明正紧盯着屏幕上的星际图
王晶晶W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