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第376章 算账了(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376章 算账了

看到她的笑脸,大长公主就打心底里透出厌恶来,这张脸和她母亲的脸太相似了。

都是贱人。

宋惜惜脸上笑意不减,“我们光明正大来对账的,不知道姑母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这里头真有什么猫腻啊?等去平阳侯府对过账之后,母妃,你得开个宴席,请大家过来说道说道此事。”

嘉仪怒道:“你张口就在胡说,有什么猫腻?这些年没送过长辈给慧太妃看吗?”

“巧了,你送进宫去的账本,和我在金楼里找到的账本完全不一样。”宋惜惜看着嘉仪,声音也严厉起来,“你送来的账本是亏损的,而金楼里的账本是盈利的,你说有没有猫腻?”

嘉仪烦躁极了,“你这么大声做什么?这里是公主府,不是你国公府或者王府。”

宋惜惜眉眼笼了寒气,“公主府如何?难不成公主府是不讲道理的?既是如此,看来也不必废话,我们走。”

大长公主把杯子砸在地上,伴随她冷冽的声音,“对账是吗?好,对吧!”

嘉仪转过头去,急唤了声,“母亲!”

这账怎么查?这能查吗?

大长公主眸光如刀,“来人,传账房,把所有店铺的账房都传过来,本宫倒是要看看,那赵掌柜是如何的欺上瞒下。”

宋惜惜宛然一笑,“姑母英明,若查出赵掌柜贪墨,此人定是要扭送大理寺的。”

大长公主盯着她,眼底寒气湛湛。

那奴才到了大理寺,还不是什么都招了?想把锅推到赵掌柜的身上,是行不通的。

那赵掌柜是平阳侯府的家奴,只是早早派出去做了管事,后因犯了错误,被平阳侯府老夫人调回大宅里,嘉仪做生意的时候就看准了他的伶俐劲,所以把他提拔了出去当金楼的管事。

说到底,赵掌柜是平阳侯府的人,这件事情如果被宋惜惜闹到了平阳侯府,于她和嘉仪的名声都有碍。

之前被宋惜惜爆出她给国公府送贞节牌坊的事,已经让她名声受损,想着这一两年低调些,让大家把此事忘掉再作打算。

所以即便那日她们登门上来拿东珠和三千两,也都给了她们,省得把事情闹大。

如今这件事情不单单是赔钱的事,若闹大了就是贪墨诈骗太妃,即便嘉仪是郡主的身份,不会下狱,但也定被口诛笔伐,被百姓谩骂,平阳侯府正愁找不到机会休她,当了贼,岂不是正给他们送了借口?

但银子肯定不可能还给她们,反正这家店也差不多到头了,便把店抵给她们便是,毕竟,当初也是有这个打算的。

这家店虽生意好,名声却是极差,只能赚个快钱,是不可能长久经营下去的。

心里头有了打算,查账自然就快了,反正她都看过,这些年大概的盈利加起来差不多是这个数。

七八位账房的算盘打得噼啪响,说是两个时辰之内能把账盘明白。

两个时辰,她们故意不上茶,不上点心,停了地龙,有滴水成冰的寒气从人的脚板底到头颅顶。

大长公主母女是抱着暖手炉的,但宋惜惜和慧太妃却没有。

宋惜惜有内力护身,倒是没什么问题,就是慧太妃冻得直哆嗦,叫了大长公主好几次上个炭炉,大长公主也吩咐了好几次,但就是没人拿上来。

慧太妃再傻也知道她是故意的,所以往宋惜惜的身边靠近来取暖。

宋惜惜展开斗篷,把她搂进来,她有内功护身,冷是不会太冷的,而且年轻能扛,不如慧太妃娇气。

慧太妃也就心安理得地靠着儿媳妇,犯起困来,还睡了一觉。

小说免费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接受不和好,转身嫁京圈大佬
不接受不和好,转身嫁京圈大佬
大女主逆袭:设计圈破局之战结婚三年,黎漾在结婚纪念日收到一份“大礼”——丈夫沈砚舟和白月光的接吻照。看清婚姻真相后,她不动声色设局面对讥讽:“家庭主妇能有何用?”黎漾从容晒出全职主妇工时统计表:“月薪
薄雪
不是逼我走吗,我走你抱我腿干嘛!
不是逼我走吗,我走你抱我腿干嘛!
关于不是逼我走吗,我走你抱我腿干嘛!:妻子怀胎三月,却心肝情愿为了她的小竹马流产。小竹马回国后,找到我挑衅的问:“你敢不敢和我打个赌?”“就赌这个月,你老婆会为了我,抛下你几次?”我鬼使神差的答应了。
蔡佛爷
铁血剑魔
铁血剑魔
关于铁血剑魔:山野草屋,却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老者已死,花无心采药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义父已没有了气息,究竟是谁杀了自己的义父?他决定查清此事,一入市井惹尘埃,惹谁不好,偏偏惹了当今最大门派升仙门的人
沉香楼主
方辰苏婉儿
方辰苏婉儿
他被心爱的师妹背叛,被夺天道骨,丹田尽毁,几乎被敌人踩进泥里。绝望之时,一座小塔出现,不仅治好了他的身体,还给了他传承和最珍贵的宝物——剑魔之血!他:“你们痛打我,羞辱我师母,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他
佚名
被欺负后,我带家人走向富庶之路
被欺负后,我带家人走向富庶之路
只是睡了一个觉,再睁眼,他发现自己穿越了。家里正乱成一锅粥,原来是大伯偷了玉佩,却让老实的爹背了锅。虽然玉佩还了回去,但一家人还是被赶出了老宅,挤在一间破屋里挨冻。看着爹娘叹气抹泪,妹妹小手通红还惦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