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宠妃陈三娘

第776章 打算(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776章 打算

玉珠被三娘的话震惊了一会,她又眼神复杂的看了看三娘,最终想说的话也没有再说了。

后面的路程,二人都有些沉默。

玉珠是了解宫里的,如果没有孩子,那些嫔妃终究是戏台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没什么长久。只是她现在也不确定三娘是否会真的进宫。不过,看赵顼的情形与心境,她觉得三娘进宫是迟早的事。毕竟他身处那样的位置,想要的东西早晚都会得到,无非是早晚而已。

三娘的心情她也理解,对赵顼应该是有情义的,只是她自己有自己的考虑,也不愿意再受困于深宫。可是啊,人终究最难过的就是情关,她不知道三娘能否坚持下去。

她很想问问三娘如何打算,可是她猜三娘自己也没什么打算。看她一路南下到杭州,仿佛躲避一般,总见她有些闷闷的,并没有四处游玩的欣然模样,她也猜着或许这一切跟赵顼也脱不了干系。

三娘其实会被赵顼困扰,只是没有玉珠想的那么严重。她更多的是想要在江南落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她计划着过两日去杨家的药铺看看,再托静松打听一下是否有女子学堂。再或者她也可以去街上看看,有什么适合自己做的营生。将来盘个小铺面,也算能养活自己。

总看那些穿越文里,女主们都在古代做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她虽然知道没那么容易,却也乐得尝试一下。虽说士农工商,从了商以后品阶就降为最末了,可能也没办法嫁个所谓的“好人家”相夫教子。可是她看到玉珠与罗二郎,就像他们二人一样,伉俪情深,相互扶持,也未尝不可。

特别是这次,谭四娘更加确定了三娘的病情。好在她的月事还会来,只是量少而且不太准,有时四十多天,有时五十天。这说明她之前应该是伤到了一边的卵巢或者输卵管什么的,断了一边生机。好在另一边还可以运转,也就是说还有一半的机会。只是,就这失去的一半的机会,已经让她很难再有什么好的姻缘了。

原本也就是没有特别指望的事情,所以也更加坚定了她要自力更生的决心。

两人各怀心事的到了杨家药铺。罗二没有单独买院子,只在药铺旁边租了两间房子。这两间房子不大,却很干净,家具也算齐全,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玉珠姐姐,你怎么打算?”帮玉珠安顿下来后,三娘坐在她斜倚着的软榻旁问着。玉珠没怎么思考的说着:“谭师叔说我才刚刚怀上,可以修养一段时间,正好她也把一些妇人怀孕的事情都跟我交代一下,这对我以后帮人看诊更有利。等过了三四个月,怀相确定了再坐船回去也不迟。”她没说的是,她也想趁这段时间找谭四娘多了解一下关于三娘的病可有什么办法。就算三娘自己不在乎,可是当初收留自己的这份恩情,玉珠时刻铭记在心,一心想要报答。

三娘点点头,前面几个月确实凶险,不宜赶路,就劝着她:“这样也好。不过你还是要多休息,别成天跑来跑去的的。兰芝这两天先在你这里照顾着,回头我让二哥再帮你找个身家清白、手脚麻利的小丫头给你。一则有人照顾,二则万一有事也能去药铺找人,顺便可以告知我一声。”玉珠听着三娘的安排心里暖着,也没推脱,爽快的答应了。

三娘又交代了兰芝几句,看着玉珠精神头还不错,才起身离开。

转身她又来到了杨家药铺,找人把消息带给罗二郎,同时寻了一下静松。

蒲扇扑流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