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三百九十章 走马上任李侍郎(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三百九十章 走马上任李侍郎

他把李信拉到自己的班房,给李信倒了杯茶之后,微笑道:“李侍郎,这大半年时间你在外面不曾回来,尚书大人也称病不出,愚兄一个人在兵部苦苦支撑,好不狼狈,现在李侍郎终于回来了,愚兄也可以长出一口气。”

他偷偷的看了李信一眼,小心翼翼的问道:“李侍郎没有在兵部做过事,愚兄的意思是,先把驾部司和库部司交给李侍郎,等李侍郎熟悉了兵部事务,咱们再重新分配,如何?”

四司当中,数职方司油水最少。

因为右侍郎地位略低于左侍郎,按照兵部原来的规矩,右侍郎应该是执掌职方司和库部司,左侍郎执掌武选司和驾部司,不过这位谢隽谢侍郎,当年站错了队,不敢跟李信按规矩来,只能小心翼翼的和李信商量。

李信低头沉吟了片刻,最终开口笑道:“谢侍郎,小弟想要职方司和库部司。”

坦白来说,谢隽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而且他当初也没有犯什么事,毕竟当时齐王殿下是被先帝封为兵部尚书,这些兵部属官只能跟着齐王殿下做事,多半都是无可奈何。

所以,太康天子并没有为难当初的那些齐王党,比如说这位谢侍郎,如今虽然活的小心翼翼了一些,但是毕竟还是在执掌兵部。

这大半年,他甚至是以左侍郎代行尚书事。

谢隽诧异的看了李信一眼。

“李侍郎知道兵部职司么?”

李信咧嘴笑道:“小弟知道,来之前找人问过了。”

谢隽心里松了一口气。

兵部最重要的就是武选司,只要武选司还在他手里,兵部尚书又“缺位”的情况下,他就等于仍旧是以左侍郎代行尚书事。

“既然李侍郎都清楚,那愚兄这就去安排职方司和库部司的同僚们,来见过李侍郎。”

李信眯着眼睛,笑得很是开心。

“多谢谢侍郎照顾。”

快中午的时候,谢隽带了四个人过来见李信,这四个人分别是职方司的郎中员外郎,还有库部司的郎中和员外郎,至于

下面的那些主事之类的,就需要李信自己去认识了。

这四个人里,最年轻的那个也三十多岁了,大部分都是四十岁出头或者五十岁的官员,见到李信这个毛头小子之后,他们先是愣了愣,然后低头道:“下官等,见过李侍郎。”

职方司的员外郎,名字叫做钱笙,在四个人当中最年轻,只有三十二岁,同时他也最是会钻营的一个,见到李信之后,他没有称呼侍郎,而是恭恭敬敬的说道:“下官职方司员外郎钱笙,见过侯爷。”

李信很感兴趣的看了他一眼,走到这个人面前,呵呵一笑:“这里是兵部,不用称呼爵位,叫我李侍郎就是。”

钱笙低头,声音谄媚:“下官虽然在并不任事,但是一早就听闻了侯爷的丰功伟绩,今番能在侯爷手下做事,是下官莫大的福分。”

李信呵呵一笑:“钱员外客气了。”

原本六部职司里没有员外郎这个职位,但是郎中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只能增设一个副手,所以称呼为员外郎,意思是名额之外。

这也是“员外”这个称呼的本意。

李信轻笑道:“李某这大半年回乡办事去了,对于兵部一无所知,有劳钱员外,带我到处看一看?”

钱笙大喜过望,直接丢下了自己的上司职方司郎中丁淮,走到李信前面带路。

李信背负双手,跟着钱笙去了。

留下另外三个官员,愣在原地面面相觑。网,网,,: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漫客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养的蟹崽横行三界
我养的蟹崽横行三界
身穿修真界的遗弃之地,顾溪竹的手机变成了御兽盘,刚抓的螃蟹被叮的一声收录其中。你养的螃蟹心情不佳,打算去外面溜溜,它空着手离开了你。顾溪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抓来的晚饭,消失了……它空手套白狼,带
定离
在荒年,她有千亿物资养胖全家
在荒年,她有千亿物资养胖全家
雇佣军军医姜绾从任务中抽身刚回到安全屋,不料连人带屋都被炸了一朝醒来,身在逃荒路上不说,还险些填了他人肚腹父不担事,虎视眈眈算计她和阿弟幼妹的竟然是亲爷亲叔姜绾霸气带着娘亲和弟妹直接踹了渣爹全家大雪封
仟景
都市重生:高冷校花太会撩
都市重生:高冷校花太会撩
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当两束巨大的苍白色灯光骤然碾碎夜色、穿透雨幕而至,大货车轰然咆哮驶来。眼看要将前方人行道上身姿绰约的撑伞女子狠狠撞上。他奋不顾身救了她,可自己也被货车撞飞。再次睁眼他却回到了1
佚名
爱意随风落下
爱意随风落下
养姐逃婚,她无奈被推到台前,嫁给了太子爷的他。外人都说这是一场没感情的交易,可她心里乐开了花,因为她暗恋太子爷已经十年了。她以为两人会上演一出先婚后爱的戏码,却没想到他对她厌恶至极。婚后第二天,他竟拍
佚名
位居省委,开局被妻子举报
位居省委,开局被妻子举报
我是一名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靠着社会资源以及自身努力,成了双学位博士毕业的高材生。毕业后我进入官场,一路过关斩将,连升多级,成为官场一大黑马。一场相亲让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婚后我们恩爱非凡,还有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