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0760章:南梁北魏
接下来双方对峙了几十年以后,北周武帝率领着原先的西卫集团的力量,开始进行对东魏也就是北齐政府的进攻,最终两者强弱的地位互换,而东魏政权开始不断的凿穿黄河的冰块,想要图求自保。
因此我们不得不感慨,历史的强弱地位真的变化得非常迅速,曾经东魏政权是强者至尊,他看不起汉人政权,所以忽略了文人政治忽略的改革,最终带着一批军人不断的走向死去。
反过来,北周武帝的老祖宗宇文泰知道自己力量弱小,为了保存自己的政权,所以他不惜一切代价吸收任何有利的东西,最终建立起了强大的政权。
因此历史学家在研究东魏与西魏的大战的过程中,其实还是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不是因为他的力量强而强,而是因为他适应了各方面的力量,能够融合大家的力量才成为强者。
所以如果只凭借单一的武力想要称霸的话,那么很明显这样的强者,肯定会因为他的强者自尊最终走向毁灭,当年的高欢就是如此,他认为军人先人一等,他认为鲜卑贵族天下无敌,所以失去了与汉人合作的机会,最终走向毁灭。
因此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应该进行反思,任何人在身处高位的时候一定要铭记本心,什么人帮助你走到了这个位置,你就应该感恩那些人,
甚至团结更多的人,而不要陶醉于自己的力量,把自己当成神仙,不然的话最终的下场就是,强者过于自尊,而弱者为了自保而强。
北魏中后期,堪称猛男孵化器,遍地是猛男,潇洒又强悍。一大堆猛男走向历史台前,成为了改变历史的重要人物。
首先出场的便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改革有点儿彻底,他为了让鲜卑文化与汉文化融合,不仅迁都到洛阳,而且还改变了鲜卑的各种习俗,努力贴近汉文化。甚至连拓跋这个姓氏都改成了元。
这事儿看似有利于民族融合,可实际隐患却不小。为啥?因为时间过分仓促,导致鲜卑的各大贵族们压根就不买账。高层内部矛盾加剧,元宏去世以后,没有同样厉害的继承人,以至于北魏也逐渐走了分裂的道路。
在北魏分裂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两位猛男,他们分别是高欢和宇文泰。高欢是东魏的掌权者,北齐的奠基人。宇文泰是西魏的掌权者,北周的奠基人。他们俩都是猛男,都是一方霸主,却都没能坐皇位,这是为什么呢?
北方六镇起义,宣告北魏改革的矛盾激化。
元宏的构想是很好的,迁都南下,以此更好地融入到中原文化当中,为日后北魏一统江山打下基础。
可现实是,北魏内部的贵族们纷纷不答应。过去大家在北方生活得很好,不动产也都在北方置办好了,现在你说迁都就迁都,人家不要面子的吗?
所以说从元宏去世以后,北魏就没消停过。尤其是北方六镇和洛阳鲜卑贵族之间的斗争,基本把北魏给搞完犊子了。六镇起义爆发以后,北魏算是彻底分崩离析了,为了镇压该起义,北魏朝廷甚至向柔然借兵。
这种损招都用出来了,可见北魏是真的没什么手段了。这个时候另一位猛男起义军领袖葛荣的崛起,为北魏的灭亡打下了基础。而宇文泰和高欢,恰好都曾经跟着葛荣干过。
葛荣被猛男领导者尔朱荣击败以后,宇文泰和高欢,便都到了尔朱荣帐下干活。不过两个人的差距在此时就体现出来了,高欢成了尔朱荣的心腹,而宇文泰却只是尔朱荣的部下贺拔岳的心腹,宇文泰足足比高欢低了一个等级。
当宇文泰跟着贺拔岳干活的时候,其实高欢已经跟贺拔岳平起平坐了。尤其是六镇起义失败以后,大家都在庆祝战果,唯独高欢在收拾残局。
高欢将葛荣残部收入囊中,一眨眼功夫便成了尔朱荣手下最有实力的一员干将。这也让尔朱荣感叹,将来能够取代自己的,只有高欢了!
果不其然,尔朱荣被北魏孝庄帝诛杀以后,尔朱家族群龙无首。当时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还想强行挑大梁,可惜能力够不。
经不起高欢的一顿操作,高欢便感动到了尔朱兆,顺利拿到了六镇降卒的兵权。这下尔朱兆算是完犊子了,本来心智就不敌高欢,如今实力又比高欢差了不少,最终被高欢给灭了。
高欢灭了尔朱氏以后,掌握了北魏的实际控制权。凭良心说,这个时候的高欢,完全可以跟尔朱荣媲美,是正儿八经的北魏权臣。
奈何关中地区的宇文泰不服气他的管辖,这才让高欢有点儿小尴尬。不管怎么说,高欢架空了北魏孝武帝元修,正儿八经地接管了北魏政权。而这个时候的宇文泰,才刚刚接管了老领导贺拔岳的部队。实话说,就这件事,宇文泰还得感谢一下高欢,为啥?
菠萝炒土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