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623章 产学结合,半导体大战
“没事,没了老梁,还有其他人,而且老梁这事还可以缓和,大不了支付一笔赔偿金给台积电,作为和解,留下老梁。”
“这主意不错,只要老梁留下,咱们的10纳米就不是问题。大不了名义上交给其他高层主导。”
“不过这还不够,台积电都开始夜鹰计划,24小时昼夜不停三班倒搞研发了,我们也不能落后。”
“没错,我们三星也得开始相同操作,研发人员也要24小时三班倒,全速搞10纳米工艺!”
“支持!”
“附议!”
“必须这样!”
“不这样,我们会被台积电反超。”
“好,那我们三星也24小时三班倒,昼夜不停肝10纳米工艺。”
“台积电叫夜鹰计划,咱们三星就叫烈阳计划!”
“好!”
第二天,三星也迅速开始行动,研发人员三班倒,24小时不停地研发10纳米工艺。
在20纳米还没有开始量产的2014年第一季度,14/16纳米的角逐已经初分胜负,而下一代10纳米的研发竞赛,更是如火如荼。
至于台积电的12纳米,实际上并不是真的12纳米。
相反,不过是台积电的16纳米工艺的升级版,原本命名“16纳米+”,只是为了好听一点,成了12纳米工艺。
本质上还是16纳米工艺,可以说是第二代16纳米工艺。
实际上比起最初的台积电16纳米升级有限,也就10-15左右。
同样,三星的11纳米工艺也不是真正的11纳米工艺。
相反,不过是三星14纳米工艺的优化版,内部代号“14纳米++”,同样为了好听,称之为‘11纳米工艺。’
但本质上还是14纳米工艺,可以说,第二代14纳米工艺。
没办法,三星的第一代14纳米工艺为了赶时间,抢先上市,有点翻车,还不如台积电的16纳米工艺,不得不全面优化,做出第二代14纳米++。
圈内无秘密,王逸也接到了消息:
“台积电夜鹰计划,果然还是开始了前世的节奏。”
王逸并不意外,前世的台积电就在被三星领先一代后,开始了夜鹰计划,三班倒昼夜不停研发10纳米工艺。
连口号都一样,都是十万青年十万肝……
同样没有意外,三星也对等回应,也开始了昼夜不停的研发计划。
不过前世好像没有叫‘烈阳计划’,至少新闻没报道。
只是三星和台积电这两个领先选手都出手了,星逸半导体这个追赶者,岂能无动于衷?
那肯定不行。
念此,王逸直接拨通胡老电话:
“胡老,最近三星和台积电的动作,你都知道了吧?”
胡老叹了口气:“知道了,没想到这两家竟然开始了研发竞赛,24小时三班倒,实在是太肝了,这对我们可不是好事。”
“是啊,冲击太大了。”王逸无奈道:
“咱们原本就是追随者,如今也跨过20纳米直接搞14纳米,好不容易有希望弯道超车追上去,现在他们仗着人多同步开启10纳米研发竞赛,那咱们又得落后。”
胡老很是赞同:“这是最大的问题,台积电和三星的研发工程师本就比我们多,底蕴比我们富足,现在又开始三班倒昼夜不停,那在10纳米阶段,肯定会比我们快很多。董事长,我们也得被迫加入三班倒研发,提前研发10纳米工艺。”
王逸点点头:“看来也只能如此了,继续招人吧。眼下最重要的还是14纳米工艺的研发,不过10纳米工艺的研发,也得同步进行!”
“放心,董事长,我有准备。现在除了14纳米技术还在不断研发,提升良品率,另一边也开始了10纳米工艺的研发。不过人手不够,毕竟咱们不是台积电和三星,人少,连两班倒都做不到,更别说三班倒了。”
胡老有些无奈:“甚至连一支满编的10纳米研发团队,都不够。”
“这事的确不好解决。”王逸一时间也没有好的策略。
台积电的精锐,是那么多年积累的结果。
三星半导体的精锐,也是近些年来积累的成果,以及从台积电挖来的人。
而星逸半导体起步时间太短,人手比台积电和三星少了太多。
台积电可以五支团队一起推进,一支继续搞20纳米量产,一支继续16纳米研发,还有三支三班倒研发10纳米。
三星也兵多将广,能保证四支团队同时推进,一支继续研发14纳米,三支三班倒研发10纳米。
可以星逸半导体没那么多人,别说四支团队五支团队,眼下两支团队都凑不起来。
几年的爆发,赶不上人家十几年,几十年的积累。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
“唉。”王逸叹了口气:“只能加大挖人力度了,不管是台积电,还是三星,能挖的人才,都给我挖。不用留手了。”
“那中芯国际呢?最近很多中芯国际的研发工程师,想要跳槽来我们这边。”胡老忍不住问道。
无醉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