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3章雨伞底下见真章
穿着龙袍的德成帝,虽然年过半百,但那股帝王与生俱来的尊贵不减半分。
德成帝天生一副鹰眼,凡是被他盯上的人,无论是人还是物,都觉得自己此刻就跟猎物一般。
表决板有明文规定,禁止私下讨论,一切疑问,开朝才可以发表。三声钟声一响,大家赶紧回到自己的位上。
上京上朝与前朝前代有些不同,皇帝一般会从大臣上表的案子选出几个典型案子,供大家参考议论,其他问题则会由发人决定是否要重新上奏,如不的话,则是接受三院的审判意见。
三院指的是监查院,情报院,表决院。
其中表决院负责发表意见,写出自己对这事怎么处理,以及为什么这么处理的意见。
情报院则是为监查院和表决院提供参考的资料。
监查院享有最高审判意见,对表决院的意见有否决权,最后在交由德成帝手上,盖棺定论。
李公公念道:“开朝。”后徐徐打开圣旨,念道:"今日热题二,关于国子监教育体制是否需要改革一事,请大家发表意见!”
率先走出来的是表决院的院官余岑,这次话题便是采纳了他的问题。
“赵翼有言,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天启每时每刻都在发什改变,我们的思想再日益进步,我们对生活的需求正在改变。国子监教书育人,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天启输送人才。然朝位有限,几百个人才纳取一两个人。“百无一用是书生”,虽是笑语打趣,但也倒出了那些落第书生的境地。臣认为,书院应该分门划院,让非栋梁之才的书生习得一门谋生手艺。”
表决院院判齐深道:“臣附议。书生虽有满腹才华,落第之后虽有为教书先生,继续教书育人,但大多数还是在家里苦熬余生。寒窗苦读数十载,有些人早已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皇上励精图治,是希望人人富足,百姓安居乐业。书生上到朝堂,也是希望为百姓做出贡献,若是让注定不能入朝堂,那让书生习得一身的谋生本事,何求不能国强民富。”
“院判此言差矣,无为有为,在于己身。是金子到哪都可以发光,若是烂泥,怎么可能扶得上墙。”兵部尚书素来与齐深不对付,见齐深同意,立刻出来反对。
监查院院判王强道:“自然法则,优胜劣汰。国子监传承几百载,一直秉持为朝廷输入人才这唯一的标准,才有了我天启朝堂人才济济的盛况,若是分为而学,怕是不能选到最优之才。”
“院判言之有理。”些人在下头看是点头。
“是啊,是啊,所谓朽木不可雕,若是那些书生有雄心,又怎么会被颓废下去。”
“要我说啊,改革大可不比。”
“大理寺卿此言不妥,因为只有科举一条路,才导致那么多人一条路走到黑,但人的潜能都不一样,若是朝廷能够提供这样的出路,他们可以在别的地方贡献自己。”
“是啊,是啊。”
……
苏征一直没有发表意见,因为苏征知道自己说话不好听,为了不连累家人,所以上一次朝只发表一个意,但往往就那么一个意见,就可以为他带来灭顶之灾。
德成帝目光锐意的盯着下面,大家争语不休,这争论何时是个头,“众爱卿言之有理,为我天启出谋划策,朕心甚慰,藤儿,说说你的看法。”
李公公暗地里坐了一个微不可查的点赞手势,但显然是要被辜负了。
突然被点到名的柯景腾内心喜悦无比,哪还能注意到李公公的手势,立马道:“儿臣以为,不改。”
“哦,你倒是说说为什么不改。”德成帝面上是笑着的,只有站在旁边的李公公知道皇帝是皮笑肉不笑。
接受到肯定的柯景腾立马凯凯而谈:“儿臣以为,竞争越激烈,那么最后胜出来的那个就越厉害。十个人争一个职位,与一百个人争一个职位,朝廷若是得到从一百个人里面胜出来的人,必定比那个十个人胜出来的要如虎添翼的多,再说,若是那人心中有志向,自然会为自己谋一条出路。剩下的那些碌碌无为之人,不过是内心本无志向,是以这样的人,如何担的起父皇的期许。再者……”
“逸儿,你说说。”德成帝将实视线转到柯景逸那。
柯景腾看了柯景逸一眼,些许不高兴的回到位置上。
“儿臣的意见与皇兄相左。”
“说说你的看法。”德成帝完弄着手上的扳指,看似对待两个儿子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李公公感觉到德成帝此刻是放松了身体,就像一个倾听者。
大殿下怕是惹德成帝不高兴了,李公公心里暗自捏了把汗。
柯景逸一身官服,衬的五官越发立体,举手投足之间,说不出的优雅从容:“依儿臣看,国子监延续的一直是开院时的体制,已经不适用当下,理应改革。”
“朕觉得藤儿说的有几分道理,竞争越激烈,那为我天启输入的人才便就越发厉害。”
“竞争激烈不代表是正确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争着涌入,不代表他们是真的喜欢,一百个人只有五个适合的剩下的九十五个不过是凑数而已,而科举却耽误这九十五个。可是若是十个真正喜欢的人里有五个适合的,那耽误的只不过是五个而已,科举的人不应该以数量论,而应该以精论。”
皇帝道:“如兵部尚书鲁滨所说,是无为有为,在于己身,是金子,总会发光。”
“儿臣赞同,也不赞同。”
小子有点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