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生命法则(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生命法则

“我,我需要去天南山脉么?”苍玉问道。

“随便你吧。”方羽答道。

“可我若不去,肯定不会在母后那里留下好印象,到时候我……”苍玉又说道。

“都说随便你了,我现在就在天南山脉,我会亲自去弄清楚具体情况。”方羽说道。

现在,苍玉是否能够争到储君之位,对方羽而言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无论苍玉来或不来,问题都不大。

而神海王朝的动静,恰恰反映了眼前这道巨大光束内……必然存在对异族而言极其重要的事物。

这让方羽更加好奇了。

“不说了,我要忙了。”方羽对苍玉说道,然后就切断了联系。

方羽看着前方的光束,加快速度,继续往前走去。

在这个过程之中,方羽开启了洞察之眼。

黄金十字剑在红瞳之中显现,缓速转动。

经过洞察之眼的透视,方羽看到了光束内的情况。

无数道线条正在里面波动。

它们似乎在凝聚成什么,但轮廓很是模糊。

就这么看过去,并不能清楚地知道那是什么。

然而,那些波动的线条,却让方羽尤为在意。

这些线条当中,蕴含有各种法则之力,相当杂乱。

但其中有一道线条,却显得相当特殊。

它呈现出灰黑之色,并不起眼。

但它却在剧烈闪烁,闪烁的过程当中,灰黑之色不断转变。

这道法则之力释放出来的气息,尤为特殊。

这是什么法则?

方羽心中已经产生了想法,但是还不确定。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生命法则。”

这时候,离火玉的声音,在方羽的耳边响起。

真的是生命法则!?

方羽眼中闪过一丝震撼,更加专注地盯着光束之内,无数缠绕波动的法则之中的那道极其特殊的法则!

之前他与离火玉聊过生命法则……那不是目前的他可以接触的。

只有在成仙之后,才能初步接触到生命法则。

而前方的光束内出现了生命法则,是否也代表着……这道光束的出现,与仙人有关!?

“我可得提醒你,一般的仙人能够接触到生命法则,也只是像你这样……能够察觉到生命法则的存在罢了。”离火玉说道,“真正要掌控生命法则……区区一个仙人可做不到。至于创造生命法则……那……咳,不说了,反正无法用言语形容。”

“那我眼前这道生命法则,是被掌控的还是被创造出来的……”方羽眼神微动,问道。

“这可说不准,得看看它最终会凝聚出什么东西。”离火玉说道。

“主人,这道光束内的存在,显然是专门为异族准备的。”这时,极寒之泪的声音也响起,“所以,我建议现在就把光束内的东西毁掉,这样可以避免不少麻烦。”

听到极寒之泪的建议,方羽再度看向前方的光束,眼神凛然。

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生命法则。

极寒之泪的话很有道理。

既然眼前这道光束内的存在,是专门提供给异族的……那么,提前毁掉它,就是正确的选择。

方羽抬起右手,将天穹圣戟召出。

“噌!”

天穹圣戟的戟身之上,泛起淡淡的青芒。

而后,它就被方羽猛然掷出!

“砰!”

天穹圣戟的速度剧增,引发音爆,刺向光束中心的位置!

“轰!”

天穹圣戟一路往前冲,气势凌厉。

然而,刚接触到这道光束的外围,就引发了剧烈的爆炸!

光芒爆散之际,天穹圣戟竟然从中倒飞出来!

李道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快穿时空
快穿时空
关于快穿时空:为了让自已从获新生,清雅加入了快穿局,完成五十次的任务。于是她便在不同的年代穿梭,完成宿主的各种心愿,人物从小到三岁幼童,大到六十岁的老人,各种奇葩的事件,让本就大条的清雅应接不暇,但她
墨兰清雅
乾坤天帝
乾坤天帝
关于乾坤天帝:剑仙李卿缘,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条世间稀有的龙脉。然而,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荒芜之地各大宗门的觊觎与嫉妒。为了能够将李卿缘置于死地,这些宗主不惜动用禁术,请神下界!那所谓的神只,高高
欲往ss
灵魂互换,我在朝堂替他厮杀
灵魂互换,我在朝堂替他厮杀
一场意外,让她与帝王灵魂互换,命运就此交织。每月十五,他们都要在对方的世界里挣扎求生。她踏入权谋漩涡,朝堂之上,太后垂帘弄权,信王觊觎皇位,连身边最信任的内侍也暗藏反骨,朝野上下皆是虎视眈眈的恶狼。皇
佚名
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
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
关于穿成炮灰?我靠虐渣逆袭成海后:一朝穿越,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群穷凶极恶的海盗,一船等待救援的俘虏,几个连税都交不起的小破渔村……这是什么地狱难度的开局?!不过没关系,有困难就踏平,有敌人就干掉,万里
皎月芽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那个曾是社会顶流的大佬,一朝穿越重生,回到了青涩的高中岁月,借住在阿姨家。想当年,他手段狠辣,结局却凄凉无比;而今,他决定洗心革面,带着一众兄弟转型成为合法的商业大亨。然而,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明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