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七章 积极预设 进行正面肯定的暗示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过一个实验。
要求参与心理实验的人,去完成指定的20个任务。
当他们完成前10个任务时,心无旁骛,周围也没有任何干扰,他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但当他们完成后面10个任务时,就有人干扰他们,打扰他们的进度。
于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完成任务。
心理学家在实验结束后,分析这些人的心理发现:
相比较完成的10个任务,这些人对没有完成的任务印象更加深刻。
一个人的记忆,取决于一个人对事物的“注意”,以及这份“注意”所持续的时间。这跟我们背诵课文或者记忆单词一样,投入的关注越多,持续的时间越长,记忆就越深刻。
生活中绝大多数美好的时刻,因为得来的太过随意,所以我们投入的注意不够,以至于印象不深,转眼就被忘却了,没有在记忆中留存。
而很多伤心、痛苦的事情,却因为调动了我们太多情绪,以至于被我们分配了太多的注意,在有限的记忆空间内,占据了太多地方。
反复重温,无法释怀。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温暖的记忆是人力量的源泉,成功的经验、被爱的感觉、相聚的感动等等,积极向上的情绪可以支撑着人们战胜困难、坚持不懈。
痛苦的记忆是人前行的拖累,失败的打击、被爱人抛弃、离别的痛苦等等,失落黯然的感觉总会持续拖累着大家步履蹒跚、不堪重负。
想留的留不住,想忘的忘不掉。求而不得的痛苦,是人生的窒捁。
对于抑郁患者而言,沉湎于记忆有时不可避免,记忆是我们人生的履历,是我们唯一不需要主动也能够自发阅读的书籍。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阅读的章节,决定自己阅读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幸福和快乐的板块精度、细读、字斟句酌,而将痛苦遗憾的词句略过、跳脱、一目十行。
快乐时,把书读厚,痛苦时,把书读薄。
就像看电影似的,习惯性地将痛苦快进,沉浸式地感受幸福的声音、光线、细节、感觉。
风雨人生,要学会给自己撑伞;苦厄境遇,要坚持给自己送花。
任何感觉,都是相对的。欢愉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强大的意志力,去压缩痛苦的余味,拉长快乐的回甘。
抑郁患者对死亡的向往,其实是对生命的无限眷恋。
很多抑郁朋友们,都会觉得生无可恋,梦见坟墓和死亡,向往着永恒的平静。
在旁人看来,这是一种极端消极的想法,是对生命的蔑视,也是对生命的极端不珍惜。
所以在劝慰这些患者时,我们往往会去提醒他们生命的美好,劝他们多关注美好的事情。
其实刚好相反。
对抑郁患者而言,由于他们内心的敏感,往往能够无限放大这些美好的体验,并不是他们感受不到美好和幸福,而是这些快乐和幸福太过强烈,以至于我们实在不忍心失去。
可是任何美好终究会有终结,就像是太阳总会落下,爱人可能离开,我们时刻忧虑着这些事情的发生,害怕它们带走我们珍惜的幸福。
这种忧患意识实在过于强烈,以至于我们投入了太多时间。——畏将来。
不能珍惜当下的人,自然不配拥有幸福,自证忧虑,让我们一次次陷入绝望之中。
越是珍惜生活的美好,就越担心失去,而失去时带来的打击越大。
所以面对他们劝慰我们生命的美好时,我们其实是无感的,因为我们比普通人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
我们因为对生命中的一切都充满着无限的热爱,而那些我们所爱的事物和人则更能亲近我们,让我们放下防备心。
失去了防御的心毫无保留的暴露在外,就如同卸下了盔甲的战士,越是亲密和靠近,越是能够让我们遍体鳞伤。
我们因为过度的热爱而受伤,所以封闭自己,这时,再怎么提醒我们热爱的美好,我们都不会再相信了。
就像是过于兴奋的神经,只会被迫感觉疲惫,过于奔放的热情,只能无奈走向压抑。
从本质上讲,抑郁其实是一种身体对情感过敏反应的自我保护。就跟身体化脓一样,化脓本身不是病,感染才是。
而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总是在内心自言自语,那些说出口的消极话语,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消极想法,被我们压抑在自己的脑海中,每天反复在挣扎中重复着,最终,成为了一种负面的暗示,它像是一个黑洞一般,将我们拉扯进了无尽的深渊。
要想改变这种抑郁的状态,就必须从内心开始种下积极的种子——那就是积极心态的自我暗示。
就像是治疗士兵的军医一样,每天在自己心里画上一个圆圈,告诉自己,生活一定会一点一点的好起来。
不仅如此,还要每天发现一点快乐的事情,来证明事情真的在一点儿一点儿的好起来。
通过正面的“自证预言”,打败负面的“自证预言”。
抑郁不是一天形成的,走出抑郁的困境,自然也不可能是朝夕之功。
暗示的力量、积极的预设,也需要一次次的论证才能累积成为能够对抗负面情绪的强大自信,等到那自信的阳光充满整个心灵,那抑郁的阴霾就再也无处遁藏了。
秀水茂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