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女配不做人了

第16章 昆虫大队来袭(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6章 昆虫大队来袭

一大早醒来,系统向林芝芝报道了昨晚的后续。

厉恪被他爸派去的保镖找到后,被保镖五花大绑的扛回家了,一回家他爸用棍子狠狠打了他一顿,厉恪后背被打得皮开肉绽,现在还趴在床上哼哼呢。

林芝芝听完系统的描述,知道接下来几天时间是见不到厉恪了。

幸好傀儡符没用上就会一直贴在女主身上,至于那药粉,傀儡符没发挥效果,药粉的药效自然也不会出现。

厉恪的父亲对厉恪的教育是狼性教育,最后也如他所愿,他儿子成了一匹狼,只是成了一头重度恋爱脑的疯狼。

厉父被厉恪活活气死,就连云珧的外婆,也是厉恪找人去拔了氧气管导致死亡的。

林芝芝很难理解云珧为什么最后会跟自己仇人在一起,还那么毫无芥蒂,心安理得的活着。

小说中女主给出的解释居然是“不是厉恪亲手害死的,他也是受害者,我爱他所以我原谅他。”

对此林芝芝表示三观已经碎成渣。

男女主这一对还是锁死的好,不要去祸害别人。

当然了,有系统跟林芝芝在,他们也祸害不了别人。

……

林芝芝再见到厉恪的时候,已经是一周以后。

厉恪不复刚入学那会的嚣张,脸色也没了傲气,犹如个破碎的人偶被保镖“护送”到教室。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一班教室外走过,引起了一片注目礼。

这一周林芝芝没有过多关注厉恪,有些疑惑的问系统,“厉恪这是怎么了?”

一直在关注厉恪的系统知道原委,但是那场面太血腥,系统没给她看男主的惨样,简单口述情况:“厉恪这几天一直想偷溜出去玩,被他父亲鞭打,直到昨天厉恪认错了才被放出来上学。”

闻言林芝芝想到刚刚厉恪的模样,不用系统细说,她也知道厉恪这几天一定过得很惨。

心里叹了口气,林芝芝跟系统吐槽:“他爸对他那么严厉,挺看重他的教育问题,怎么最后厉恪就长残了呢?”

系统:“宿主,你要知道有一个词就物极必反,厉恪爸爸对厉恪对严格了,厉恪起了反叛心理,根本不会按照他父亲的安排行事,就算是听了也是会阳奉阴违的。”

说起来,他会退学除了是被学校劝退的原因,还有一大原因是厉恪把他爸气病了,在他爸生病期间自己退的学,又回到原来的那所私人学校呼风唤雨去了。

哪怕最后厉父死了厉恪也不在意。

厉家还有厉老爷子在,厉恪是他最疼爱的孙子,只要他还在一天,厉恪还是那个高傲的厉家大少爷,可以继续过他想要的逍遥日子。

好在厉家老爷子也是有脑子的,没有让一个没有经商头脑,只懂情爱的人继承家业。

厉老爷子疼爱厉恪,但不太管他,厉老爷子只把几家厉家的产业挂在他名下,让他后半生可以过得很好。

小说到最后厉恪都只是厉家集团的一个股东而已。

女主一心想嫁入厉家,跟男主玩你追我逃的游戏也是想要个正经名分,名正言顺的嫁入厉家。

可惜了女主嫁给厉恪一年多了都没发现厉恪手上没有太多实权,只知道厉家很有钱。

小说结尾也没有说云珧知不知道厉恪在厉家的身份。

林芝芝倒是挺想知道,云珧在知道厉家大部分东西都不属于厉恪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她还会继续跟厉恪在一起么,还是另嫁豪门。

毕竟拥有最美容颜的云珧,可不缺乏追求者。

……

厉恪回来了,她的整蛊计划可以实施了。

一只小猫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天刀
斩天刀
下,否则没有林凡的同意,天宗之人怎么可能把叶木放下山来。叶木点点头,之前长老也确实这样说过,有一个男人,会到达,自己要跟着对方完成一些任务。叶木他并没有高傲,虽然在很多人眼中,叶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墨扬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西游: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陛下不好了!下凡捉妖的天兵天将全被打趴了!”“陛下大喜事!狱神出手了,妖怪都被打趴了!”“陛下不好了!狱神突然收手……他跑路了!”“酉时了,他…下班了!”玉帝气得拍了拍龙辇,并且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愤
雪山白术
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
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
关于我的总裁先生是个残疾的爱哭包:苏软软大学毕业后进了心心念念的乔氏旗下的木森公司,搬进公司的单身公寓后,遇到双臂截肢的邻居乔逸辰,爱心泛滥的她开展了她的爱心之旅,把抑郁封闭的乔逸辰救出自己的世界。。
河边的狗尾巴草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惹到假千金,你要到倒霉了
老爷子的奠堂上,她的衣物被夫人扔在了外面。夫人说:“生前老爷子最疼你,如今你竟然连老爷子葬礼都不露脸,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我们的女儿。”是的,她是假千金,当年真千金病危,夫人听说收养她能为真千金求福,没
佚名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仙侠:从箭术横推神魔世界!
【节奏超快】+【暴爽玄幻】+【升级加点】+【神魔+【斩妖除魔】大地之上,妖魔肆虐,尸骨遍野!有一少年,独自从山村之中走出。一箭,一刀,一壶酒!护家,护国,护苍生!从小成箭术到神通【射日箭】从明察秋毫到
车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