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1章 不速之客
送走了场部的客人,张大山回过身来,从这里看凹溪馆别有动人的景象——凹溪馆延续了我国寺庙和古刹的建筑风格,这是张大山在云顶上最得意之作。
张大山居住的村庄附近有一座古庙,他小的时候常去庙里玩,对高屋脊、大飞檐、长回廊有深刻的印象,不知不觉就把凹溪馆建成这个样子了。
整体上看,凹溪馆就是一个“凹”字型设计,三面是回廊,“凹”字口向外延伸一倍的面积用木栅建了一个院落,院落里有亭子同回廊连接,温泉水从其中穿过,两面是山峰和松林,看到此景不得不让人想起“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句。只是,张大山还没来得及把小桥建起来。
他设想在池塘处建一个小型水利发电站之后,再把小桥建起来。因为,发电机是当务之急,而小桥只是个景观。
这次建的水轮机运转的很好,带动一盘小磨不费力,带动一台小型发电机也应该没问题。不过,这个方案要同水电部门协商,这是以后的事了。
张大山是闲不住的人,没事的时候,他把该磨的粮食都磨了。这些粮食够他吃一年的,以后,场部不用再给他送粮食了。
在建造小亭子时,张大山请高经理给小亭子起名叫“赏月亭”。
场部的人走后,云顶又恢复了常态,张大山每天按时起床、升旗、灭灯、瞭望、早餐、巡山等等。
每次巡山都能带一些山珍山货回来,晒的到处都是。
他饲养的鸡、鸭又孵了十几只小鸡、小鸭,山羊生了两只小羊羔,兔子也下了几窝小兔崽,每天就这些事把他忙得不亦乐乎。大概忙了一个月,家畜的活儿都忙完了,他看见石头拼接的地板,同凹溪馆的格调很不配,便想搞木地板。
木料堆里,大部分都是松木的,质地太软不适合做木地板。张大山挑来找去,把木料堆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几根核桃木、梨木和榆木,这些木料可以用,量一量、算一算,料够了。他找出大锯,把一根腰粗的核桃木锯断成三节,把其中一节捆在一棵大树上,锯了一个上午,才破开两块板,费老劲了。
主要是大锯必须两个人拉,一个人拉,费力不说还卡锯、容易跑偏。这样干下去,到国庆节也破不完这几根大木料,别说铺地板了,他只好等场部送给养的人来帮忙。
入伏这一天,山下热浪滚滚,据说是全年最热的一天;而山上清风习习,凉爽宜人。
张大山巡山回来,把顺路采回来的一大背篓松蘑、木耳晾晒在岩石上,挑出几个新鲜的做菜。
今晚他想喝酒,在赏月亭摆上老护林员留下的,也是他最喜欢的火锅炉,做了山蛙煲,配时令蔬菜。
当煲出香味的时候,他听到护林犬在山口那边叫,估计有人来了。他把火盖上,拿了一根木棍来到山口。
只见一个小伙子被三只护林犬围在中间,这个小伙子看上去有二十出头,中等个,白净文弱,他正惊恐和不知所措的同三只护林犬对峙。
从外观上看,这个人像个文弱的书生,不像坏人,单从体型、体力上看,打起架来他不是张大山的对手。
张大山问他:“干嘛的?”
小伙子:“我迷路了,请问您这里是啥地方呀?”
张大山:“这是林场的瞭望哨,我是这里的护林员,姓张。你呢?”
小伙子:“我叫钱涛,和家里人闹翻了,跑出来迷了路。”
张大山:“这样呀,跟我来吧。”
说完,他唤回护林犬,带着钱涛来到赏月亭。看他文弱的样子,同任何人闹了矛盾只有一条路——逃避。所以,他离家出走的故事,张大山信了。
“坐吧,我刚好煲好了砂锅山蛙,你挺会赶嘴呀,啊?”张大山调侃他,尽量制造出平和的气氛好同他交流。
“谢谢您,张师傅。我饿了一天了,早上把背包掉进悬崖里了,里面有我的手机、钱包、吃的、喝的和生活用品,都没了,还差点没命。”
钱涛故作镇静和轻松的坐下,很规矩、很有礼貌、很有家教的样子,让张大山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
“你肯定饿坏了,先吃点东西吧。我去给你拿碗筷,再拿些肉和菜来,你等会儿。”张大山说完便回凹溪馆。
他一走,钱涛立马紧张起来,他环顾四周,没有其他人,他理解的护林员就是森林警察,别被他发现了吧?他是从监狱逃跑出来的囚犯,惶惶不可终日,在山下无处躲藏,公安部的高科技已经把地面无缝覆盖,只要他露脸就会暴露,只有这百万亩大森林可以藏身。
唐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