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一三八六章 廉政风云2
作为成立最早的工业区,马尾船厂在华族的工业版图中犹如一颗璀璨而关键的枢纽,牢牢掌控着整个船厂区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大权,堪称这里最大的实权机构。其权力之大,甚至能够直接插手工业区国属工厂的人事任免,在这片工业的土地上,它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莫永纲,作为这个实权部门的领导者,所拥有的权力甚至超越了一般的郡府官员。
然而,莫永纲本人却截然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掌权者。他清心寡欲,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每天都雷打不动地拿出半天时间,沉浸在船厂区的研究所里,仿佛那里才是他真正的精神家园。而剩下的半天,他才会回到办公室,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文件。
这一天,上午时分,莫永纲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船厂区的动力研究所。一进入研究所,他的眼神立刻被新研制的船用蒸汽机所吸引,那复杂而精密的构造,仿佛是一个充满奥秘的机械宇宙,深深牵动着他的心弦。
在详细参观并深入了解了蒸汽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与船厂团队召开会议,围绕今年为海军建造的战舰交付日期展开激烈讨论。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项工序安排,都关乎着华族海军力量的发展壮大,容不得丝毫马虎。
匆匆在食堂用过午餐后,莫永纲刚在办公室的椅子上坐下,还没来得及感受椅子的温度,秘书刘洋便抱着一大摞厚厚的文件走了进来。莫永纲习惯性地伸手接过文件,开始认真翻阅起来。
这时,刘洋凑近莫永纲,小声地问道:“莫总,听说上面要来人检查?”
莫永纲头也未抬,一边看着文件,一边回应道:“检查?不是每年都有吗?检查好呀,要是真的能发现什么问题,我们就及时整改,这样不仅能够为华族挽回可能出现的损失,还能够进一步促进船厂区的发展,这是好事啊。”
刘洋心里明白,莫总显然没有领会他话中的深意。
作为一名资深的研究员,莫总就像一个沉浸在科研世界里的纯粹之人,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般,除了专注于船厂区的发展,几乎很少关注其他事情。
于是,他稍微提高了些音量,继续说道:“莫总,我听说这次不一样,这次下来的人是廉政总署牵头,审计署那边都只是配合打下手的。”
要知道,廉政总署如今已不再是吏部的下属单位,而是一个直接向元首负责的独立机构。只是很多人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依旧以为廉政总署还是由内阁管理。
“小刘,你不要乱传消息,一切以上级的正式通知为准。标准轮生产基地马上就要开建了,我最近会非常忙。”莫永纲的注意力依旧在文件上,只是简单地回应了一句。
所谓标准轮,乃是一种在华族原本五干吨货轮基础上精心研制升级而来的通用远洋货轮,其吨位已成功提升到一万多吨。马尾船厂区凭借自身雄厚的实力,成功抢到了这个意义重大的项目。毕竟,华族计划建立环太平洋经济带,未来对于轮船的需求量极为庞大,这个项目无疑将为马尾船厂区注入全新且强劲的发展动力。
正说着,莫永纲看到了一份疗休养的方案,不禁微微皱起眉头,问道:“小刘,我记得今年春天不是已经安排过一起功勋职工疗休养吗?怎么又要安排了,现在船厂区任务这么紧迫,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加油干呢。”
刘洋快速扫了一眼文件,回答道:“这是高总安排的,他说上一次安排时不小心漏掉了一些人,这些人的工作表现同样非常出色,不能让他们寒心。”
高嘉年是莫永纲得力的助手,管委会的诸多事务大多都是由他着手落实的。不仅如此,与其他工业区以及当地官府的沟通协调工作,也全靠高嘉年负责。
莫永纲心里清楚,船厂区能够发展到如今这般规模,高嘉年功不可没。只可惜,高嘉年并非高技术出身,否则,以莫永纲对科研的执着和对人才的看重,说不定真的会考虑让贤。
毕竟,莫永纲自己已经评上了大匠师,内心一直渴望能像徐寿那样,待在京城的研究所,在那里,他能够接触到华族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可是,即使他走了,高嘉年也无法接替他的位置。因为华族有规定,工业区的负责人必须有科研背景。董良的初衷是不能让外行来指挥内行。
“哦,那就这样吧。”在莫永纲看来,这不过是一件小事,即便少了这几个参与疗休养的人,工厂的运转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于是,他不再多想,提笔在文件下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其实,莫永纲虽然是一名积极上进的科学家,但客观来说,他并非一名合格的行政官员。作为行政主官,最基本的能力便是要能够有效掌控下面的中层管理者,同时在高层决策中掌握绝对的话语权。然而,莫永纲虽并非整日呆坐在办公室,也经常深入基层,但每次下去,他所看到的,往往都是别人精心安排、想要让他看到的事情。
程叔正,便是工厂里的一名先进代表。他虽依旧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但名声却在整个船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还曾进京见过元首,这份荣耀让他成为了厂子里的标志性人物。如今,程家已经搬进了一栋两层的独栋家属楼,周围住着的皆是船厂的中层以上官员。这栋房子,据说还是高嘉年特意为他安排的。当初拿房的时候,程叔正还曾推脱过,毕竟他只是一名木工,这样的房子对于他来说,显然超出了应有的标准。但无奈家中的妻子和孩子实在太喜欢这栋房子,谁又能抗拒得住住大房子的诱惑呢?
此刻,程叔正呆呆地望着墙上自己与元首的合影,眼神空洞,愣愣出神。妻子将做好的饭食端到桌子上,一份青椒炒猪头肉,一份炒空心菜,还有一份海带冬瓜汤。这样的饭菜,放在现在,已然是程家的家常便饭。可在过去,哪怕是过年,他们都很难吃上如此丰盛的饭菜。程叔正看了一眼泛着诱人油光的猪头肉片,又把目光移向穿着围裙的妻子。妻子如今也爱上了穿细布做的衣服,生活条件好了,人也富态了许多,皮肤竟比以前看起来还要年轻。
“孩子爸,你愣什么神啊?”妻子看到程叔正的异样,不禁问道。
“啊?有个事情想要跟你商量一下。”程叔正缓缓转过头,面色严肃地看向妻子。
“啥事儿,这么严肃,你工作上出啥事情了吗?”妻子有些担忧地问道。
程叔正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的,阿兰,我想将这栋房子给退了,还是搬回咱们原来的宿舍住。”
妻子顿时皱起眉头,满脸不解地说道:“为啥啊,这不是住得好好的吗?更何况这是上面分的,又不是咱自己非要的。两个孩子都大了,你忍心让他们回去挤在一个房间吗?”
程叔正耐心地解释道:“你不懂,拿人家的手段,吃人家的嘴软。厂子里是出了些事情,这次你听我的,不要闹。”
程叔正身为木工车间的主任,凭借自己多年在船厂工作积累的经验,敏锐地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厂子里从南洋运来的柚木出了状况,他们竟然将侧等柚木当做上等柚木来计价。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其中可能涉及到严重的利益问题。
作为一个在船厂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木工,程叔正只需一眼,就能分辨出柚木的等级。然而,厂长平时对他确实很好,不仅为他向管委会申请了这么好的房子,还额外给了一份代表津贴。
就连上班时间,对他的要求也比较宽松。他家里的老大技校一毕业,就在厂里安排了一个好岗位,老二也顺利进入了厂区最好的学校。这一切的优待,让程叔正心中充满感激,但同时也让他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他再次看向墙上自己与元首的合影,想起元首曾亲切地对他说:“老程啊,咱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是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记得这样的好生活是怎么来的,还有咱们最后要的是什么,是所有人都能够过上好生活。这就是咱们的本心啊。”
元首的话通俗易懂,其中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当这盘香喷喷的猪头肉端到自己面前,面对那诱人的味道,又有几个人能够时刻记得,外面还有很多人吃不上这样的美味呢?
想到这里,程叔正心中涌起一阵羞愧,他觉得自己愧对元首的信任,也愧对华族。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做一件大事儿。这个决定,或许将改变他的生活,也可能会在船厂区掀起一场不小的波澜,但他深知,这是他必须要迈出的一步,为了那份初心,为了华族的未来……
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