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四百二十八章:四川之变(一)
“建文十二年九月乙丑,大明户部四川退耕督办司关于督办四川成都府倚郭及其附属各县田亩退耕相关事宜的通报。
自建文十二年十月始,四川成都府倚郭及其附属各县,凡拥有自耕土地之百姓,皆可至成都城内的退耕督办司,将其所拥有的自耕田退还给督办司,督办司将会按照当前成都地价的价格,溢价两成收回。
如有不愿一次性退还的,可选择期限制抵退,按照每年每亩地二两银子领取抵退补偿。
此公文致四川布政使司衙门。
大明户部尚书祁著、户部四川退耕督办司司丞周维文。”
男人说完之后便把这纸公文收了起来,并且有些不耐烦的说了一句:“有不懂的,抓紧把问题提出来,本官还要去其他地方通知呢。”
成都府下辖那么多县,人手紧张,几乎是一人负责一个县的通传工作。
男人在不耐烦,但李三这群村民可就炸开了锅。
朝廷这是要收他们的地?
当年朝廷的王师入川赶走蒙元人,把土地重新丈量分给他们,这才过去多少年,朝廷就打算收回去了?
虽说不是白收,朝廷也愿意给钱,但钱那玩意早晚会花光,哪有土地来的实在。
有土地情结严重的立马就高声反对起来,那是说什么都不愿意。
但也有脑子灵光的,比如李三。
“大人。”
李三扯着嗓子喊了一句:“大人刚才说除了一次性退还外,还可以选择抵退是吧,一年一亩地给二两银子?”
男人嗯了一声,没多说什么。
但李三有些不信。
“大人,一亩地一年才有多少产出,就是全卖了,以现在的粮价也卖不到一两银子,朝廷能给二两?”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绝大部分村民才回过神来。
刚才光顾着想收地的事了,竟然把后面这个选项给忽略掉,李三说的对啊,一年一亩地给二两银子?
那谁还种地啊,把地抵退给朝廷,年年躺着吃这笔补偿银,他不香吗?
男人也惊了一下,忙又取出公文来看,发现上面确凿写着一年一亩地二两银子的补贴,便点头应了下来。
“没错,公文写的,确实是一年二两银子。”
“我抵了!”
男人这边话音刚落,李三马上兴奋的做了第一个认投的,他挤开人群跑到最前面:“在哪画押?”
这天大的好事,哪能放过。
一看李三抢到了第一位,村民们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喊了起来,生怕晚了一步,家里的地抵不出去。
“刚才本官不说了吗,等到了十月份,你们去成都城,这退耕督办司就在成都府衙办公,拿着田契到那里就可以办理了。”
男人有些火烧屁股,他突然发现这道补偿措施似乎有些失算的地方,便撂下这句话匆匆离开了。
要赶回去通知一声,要不然,这耕虽然是退了,但得养活多少懒汉子出来啊。
男子虽然离开了,但李三等人还是激动的不得了,摆起龙门阵就热聊起来。
“朝廷仁义,皇帝老子仁义啊。”
这会也没人说朝廷收地不地道了,全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抵一年地换二两银子,谁家没有个三五亩,这般算下来,好家伙,小十两!
这种热闹开怀的场面,就差一条横幅,上写着:
屋墙一扒,帕拉梅拉;房子一移,兰博基尼。
如此一来,才算是应了景。
不提李三这群准动迁户的欢呼雀跃,单说心事忡忡的男人回了成都,便径直去寻了退耕督办司的司丞周维文,并把方才所听得的话说给后者。
“一年一亩给二两,这不是养一群懒汉出来吗?”
周维文也挠起了头,拿起公文细细观瞧起来,有些捉摸不定。
“难不成,是内阁说错了?这补偿给的属实是有些高了。”
俩人都拿不定主意,干脆直接找到了邝奕和这位四川的左布政使。
“如此退耕,国朝遍养数十万懒汉,这跟陛下意欲迁民转产的指示精神相悖啊。”
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