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在教坊司千秋万载

第1761章 重临龙神城(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761章 重临龙神城

客人们还在议论,而且对那个万象神国都颇为好奇。

“我们南域还有香火野神组成的势力吗?香火野神什么时候也成气候了?”

“是啊,那个万象神国究竟什么来头,为何以前从来没听说过?”

“我倒是好像知道一点?”

“你知道?快跟大家说说,那万象神国究竟什么来历?”

“别急,我也是在一些古籍上看到过,据古籍记载,那个万象神国存在的历史极其悠久。”

“能有多久,末法时代之前就存在了么?”

“何止是末法时代之前,按照记载,万象神国的历史,甚至能够追溯到大周王朝之前的烈阳帝国时代。”

“那么早,开玩笑呢吧?”

“谁跟你开玩笑,古籍上就是这么记载的。”

一个中年人和哼道:“据说那万象神国在最早时候,也算是烈阳帝国所承认的一方诸侯国。”

“后来大周王朝取代烈阳帝国,同样也承认了万象神国的存在,并没有出手抹杀他们。”

“因为那万象神国境内虽然都是香火野神,但好像曾经被当时的某位强者,清剿过一次。”

“那一次,万象神国内但凡作恶的香火野神,全部被抹杀了,只剩下了一群从不残害凡人的香火野神。”

“后来万象神王横空出世,更是对境内的所有香火正神严加约束,只允许他们用正统的方式,对凡人传播信仰,收集香火功德。”

“如此一来,就使得万象神国残害凡人的事情,甚至比大部分仙道国度都少。”

“再加上万象神国很有自知之明,从来不向外扩张自己的地盘,所以无论朝廷还是各大仙道宗门,全都默许了他们的存在。”

“后来呢,为什么这些年,我们都没再听说过万象神国的名号?”有人追问。

中年人摇头道:“诸位想来也知道,这世上的神道修行分为两种,分别是香火正神和香火野神。”

“其中香火正神是依托于香火桃木而存在的,算是正统的神道修行方式。”

“他们不仅神道之躯稳固,丝毫不比修仙者差,而且因为单纯依靠香火功德提升修为,所以神道法力也极为纯粹。”

“可香火野神就不一样了。”

“香火野神没有香火桃木作为依托,神道之躯的稳固程度,远远比不上香火正神和修仙者。”

“另外,香火野神的修炼也不纯粹依靠香火功德,他们还吸取天地灵气和各种气运。”

“如此一来,就使得香火野神的法力也十分驳杂,再加上脆弱的神道之躯,就让他们对外界突变的抵抗能力极差。”

“当年先知圣皇吞噬天下灵脉证道,引起了天地骤变,甚至连天地规则都发生了改变。”

“在那种大变之下,香火正神和修仙者因为身体法力稳固,所以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

“可香火野神却根本承受不了那种巨变,所以纷纷崩溃死掉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南域大地上就没有了万象神国的踪迹。”

“多年前,还曾有人前往万象神国所在之地查看过,却发现那里已经彻底变成凡人国度,没有找到哪怕一个香火野神。”

“所以当时各方判断,万象神国应该在先知圣皇证道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天地骤变彻底毁灭,没想到他们如今居然又出现了。”

“也不知这次出现的万象神国,是不是早年那一批香火野神?”

“又或者,他们只是一群新修成的香火野神,借用了万象神国的名头而已?”

密雨飞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
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
牧夜,蓝星孤魂,穿越天武大陆,本陷无灵根绝境,幸遇欧阳锦溪,倾囊相授,助其宗门复兴,只盼情定连理。岂料,欧阳锦溪攀附权贵,于大婚之日将他弃若敝履,囚于暗狱。天不亡我!绝境中,《天命大反派》系统加身,牧
老宫
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
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
赵文瑞穿越成大盛太子,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却抵不过龙榻之旁的甜言蜜语,不但不被重用,就连自己的天子之位也岌岌可危。既然如此,这太子不当也罢!既然皇帝想逼我就藩,朝中百官要要害我。那我便剑指龙椅,夺一夺这
汕河无恙
被师尊刺死后,我修无情道成神
被师尊刺死后,我修无情道成神
她重生了,前世的她父母不详,从记事起就在外漂泊。六岁时,偶遇外出访友的清衍真人,被带回五行道宗,并赐下名字。而后她在启蒙仪式上测出单一水灵根的顶尖天资,顺理成章的拜入清衍真人门下,成为年纪最小的六弟子
佚名
小师妹哭哭唧唧,断情后毁天灭地
小师妹哭哭唧唧,断情后毁天灭地
短剧《改修无情道后,师兄们哭着求原谅》原著小说前世,虞昭为了挽回师尊和五位师兄的喜爱,与叶从心斗了一辈子,最后沦为人人喊打的叛徒,被敬爱的师尊亲手刺死。重活一世,她放弃与师尊师兄缓和关系,主动改修无情
玻璃咸鱼
笔试第一,你让我从乡镇基层做起?
笔试第一,你让我从乡镇基层做起?
做官要有两颗心,一颗是责任心,一颗是良心。且看秦峰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带着这两颗心怎么在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里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