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26章 各有事业
杜明雅站在最靠里的位置给大家比划:“厨房从这里隔断,我准备只砌一半砖墙,上面一半安玻璃,客人站在外面就能看到厨房里的情况,对我们的卫生情况一目了然,好放心用餐,对了,灶台水池墙上都得贴上白瓷砖,又亮堂又干净。”
“这法子好,我去外面饭馆吃饭就要先去厨房瞄一眼,特别脏的我宁愿饿肚子也不吃。”吴大妈比较讲究,立刻表示赞同。
“谁帮你装修,想好了吗?”刘晓芸问道。
“前两天我去何阿姨家的新房看他们装修,正好何师傅也在,我跟他说了说,他说我这个简单,不用改造线路,砌上水池灶台和案板就行,花不了多少功夫,他来帮我做,材料都包给他,不用我操心,还一样给我优惠。”
何师傅现在忙得不得了,宿舍区收了房的人家都想找他装修,他倒是很想全吃下来,可惜心有余力不足,除了刘晓芸她们几家,别的客户只有忍痛拒绝了。
不过杜明雅算是内部人士,他怎么着也得装修好了,不耽误她开业。
“地砖怎么样?防滑吗?饭馆难免有油渍,要是不防滑,顾客摔一跤,那才是麻烦。”刘晓芸用脚底使劲蹭着地砖,感受脚上是否有阻力。
“防滑的,你看地砖上的那些凹凸点,就有防滑的作用。”杜明雅蹲在地上指着地砖上的小颗粒给刘晓芸看。
“你的桌椅怎么弄?”胡大妈望着空荡荡的铺子又问道。
“我想参考肯德基麦当劳的桌椅样式,清爽干净又新潮,肯定能受年轻人欢迎。”
这些都是刘晓芸给杜明雅提的建议,她觉得很不错,全采纳了。
杜明雅走到长的那堵墙下对她们道:“这里是菜品区,做一个金属大蒸格,用小碗装上各式炒菜,放在里面保温,后面再摆个长条桌,凉拌菜就放在这里,不同的菜碗有不同颜色,客人想吃什么菜就拿什么,离开的时候就数菜碗,根据菜碗数量和颜色算钱。”
“这法子好,又新奇又快,还用不了多少工人,能省不少钱呢。”几位大妈都觉得不错。
“你不是要卖早餐吗?在门口也摆一张长条桌,蒸笼放上面,顾客要是想带走不用进店里,从这经过就能买,想进来坐着吃的话也方便。”刘晓芸站在门口继续比划,“再去买台封口机放这儿,熬点稀饭豆浆,装一次性杯子里封上口就能带走,又是一笔收入。”
“行行,我正在为这事伤脑筋呢,要是顾客想要豆浆之类的该怎么打包,解决我的大难题了。”杜明雅脸上乐开了花,轻声欢呼。
“所以姜还是老的辣,你妈是真有本事。”老何对刘晓芸佩服得不得了,拍拍她的肩膀直夸赞。
刘晓芸惭愧地抹把汗,这在后世很平常好不好,只是现在的封口机都是饮料店外卖才用,杜明雅一时半会儿没有想到而已。
“明天何师傅就带人进场,除了厨房基本没什么活,很快就能完工,再敞敞气,差不多一周后我就能开业。”
杜明雅把自己的想法和刘晓芸的提议全画成了示意图,她到底读过大学,画画功底很不错,标记得清楚明白,几个大妈传看一遍,纷纷点头不已。
“这段时间我们正好去跑营业执照和相关手续,争取开业前全办下来。”刘晓芸对杜明雅道。
“妈,不用你,我自己就行,你在家里歇着。”杜明雅跃跃欲试,恨不能把所有的活计全做完。
“那我来守装修这边,有什么问题好及时发现,老刘你就回去研究你那豪宅的设计。”老何又主动请缨道。
她是最先定下来的员工,当然得多尽点力,至于老刘,就让她当甩手掌柜吧。
刘晓芸想了想,书里就是杜明雅自己一手一脚将小饭馆开起来,连装修都是去找天桥下打零工的泥瓦工来做,她在旁边监工,现在有老何帮她,应该更没有问题。
她实在怕她这个外来人员参与太多,这段剧情会发生改变,让杜明雅错过了她的忠犬老公,就连她开业后会遇到的麻烦都不敢提醒她。
于是她完全接受了她们的建议:“那行,这饭馆的生意我可就不管了,全交给你们,我在家里全心全意去研究我的装修设计,争取把我们的房子弄得漂漂亮亮,舒舒服服。”
她们商量得有头有绪,胡大妈在旁边看着,有了想法。
“老吴,人家都有事业了,我们是不是也来一个?”胡大妈捅捅吴大妈问。
“你们天天跳舞不就是吗?”刘晓芸好笑地看着她问。
胡大妈和吴大妈一天两场舞,风雨无阻,哪里能有时间搞什么事业。
“那只是兴趣爱好,不能算事业。”胡大妈摆摆手,继续问吴大妈,“怎么样,我们也开个小店?”
“可以啊,你想好开什么店了吗?只要你想好了我就跟你干。”吴大妈没什么主意,倒是挺愿意配合。
“我不知道,就觉着她们都有事做,我们也不能闲着。”胡大妈皱眉想了会儿,“也开饭馆?太麻烦!开商场?这家都开不走,我们凑什么热闹,开时装店?我们又搞不懂现在的潮流”
她正在烦恼,看到刘晓芸仰着脖子往屋顶看,马上拉住她:“老刘,你脑瓜子好使,快帮我们出出主意。”
“你们两个开?不为挣钱,主要是想有个事业,说出去好听?”刘晓芸向她确认道。
胡大妈白她一眼:“什么叫不为挣钱?当然挣得越多越好,还会有人嫌钱多?快帮我们想想。”
刘晓芸见两位大妈期待地望着自己,眼珠一转,有了主意:“我还真帮你们想了几个,简单干净,就是不知道利润怎么样。”
“快说来听听。”
“你们忘了?老何家楼下不是一溜铺面吗?对着育才中学的大门,你们去问问能不能租下来,开个文具店,饮料店,面包店什么的,准保能挣钱。”
“这能行?能挣钱?”两位大妈对看一眼,动心了。
“你们不知道吗?女人和孩子的钱越好挣,只要用心经营,肯定行。”
这下两位大妈呆不住了,立刻朝杜明雅嚷:“小雅,你弄好没有,我们要去新房看看。”
杜明雅也觉得不错,马上收起东西,和她们一块去看。
“首选文具店,我们先去学校附近看看有没有人开了。”两位大妈都是怕麻烦的,而卖文具最干净单纯,进货也方便,马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结果到了那一看,学校旁边开了两家文具店,不过都是传统的封闭式柜台小店,店里一排玻璃柜台,商品全摆在柜台后,想买什么得跟店员说,她再递给你。
而且这两家店又小又破,光线也不好,刘晓芸觉得没什么竞争实力。
“你们要是开,和外面的超市一样,做成开放式的货架,只在门口设个收银台,客人要买什么,自己去货架上拿了再到门口付钱,这不比刚才那两个文具店自由有趣?学生们最爱新奇事物,保证能把他们吸引过来。”
“不错不错,就这么办。”
胡大妈马上赞同,一行人又去小区物管处打听楼下的商铺怎么租,还有没有空闲的,结果情况很让人高兴,商铺才开始招租,一间都没有租出去,胡大妈她们要租,可以选择最好的位置。
工作人员拿了钥匙带她们去现场看,位置确实好,斜对面就是学校大门,学生出了门一眼就能看到这个铺子,可以说相当显眼。
铺面不算大,差不多有三十个平方,呈长条状,可以在铺子中间和两边墙上各设一溜货架,很能摆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