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33章 现代人「有读者视角」
但现实情况是,虽然《我朝》才三万字,虽然才连载第一期,但是人家的影响力却远超其他的作品。
如果说《青春》属于热度已经很高了的作品的话,那《我朝》就是不能用热度来衡量的作品了,完全可以被称之为是当下的现象级作品了。
而且这现象级还很特殊。
怎么说呢?
其实从前也并不缺乏所谓的现象级作品,很多文章流传下来,最后都能达到全民都有所耳闻的程度,但是呢,那些作品大多都是经过了时间的历练,有了长期的人气积淀。
但是呢,《我朝》那可谓是横空出世,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就这样突然却实在地爆火了。
作为《我朝》的编辑,闫晴晴表示:我的确是有几分运道在身上的。
《我朝》送到她手上后,立马就在百姓文艺报编辑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编辑部的编辑有一个算一个,纷纷入坑,这时候的大家能想到《我朝》会获得和《青春》一样的热度,却完全没有想到,《我朝》引起的读者热情远远比《青春》高上不少。
七月中旬刊刊发第一天,整个编辑部的人都跟着闫晴晴一起紧张。
别看这小说不是他们手下的,但是奈何大家都是《我朝》的书粉呢?作为粉丝,那自然希望自家“正主”能够获得好成绩,拥有好的待遇的!
而作为编辑,他们这些书粉又很清楚,如果《我朝》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作为发行方,那肯定是会砍掉这部作品的,这是写在了合同上的内容,可不是讲不讲情分能够左右的。
就算是他们这些编辑愿意讲情分,百姓文艺报本身也不会愿意讲这个情分的。
所以啊,一群《我朝》书粉,现在是不可能不紧张的!
这可关乎他们的“正主”将来在报纸可能获得的待遇啊!
虽然他们都知道,市场反馈不可能第一天就能出来的
但是,《我朝》神奇在哪里呢?
它就神奇在,虽然第一天没有市场反馈,但是第一天处处都有市场反馈。
意思是说,百姓文艺报是没拿到统计的数据,但是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似乎都有《我朝》的影子了。
就好比闫晴晴。
她当天下班一回家就被她丈夫喊住了。
张游拿着家里随处可见的百姓文艺报,兴致冲冲地跑到闫晴晴面前,指着上边的《我朝》就问:“晴晴!你是编辑,你手上有新的存稿吗?”
闫晴晴:?
她仔细一看报纸,才看到是《我朝》。
存稿嘛,她当然有!
不言是个很勤奋的作者,两天前就把下个月的更新交上来了,她和办公室的同事们已经提前看了一圈,后面那三万字质量一点儿没差,甚至因为剧情渐入佳境而更加令人欲罢不能,讲句夸张的,当天看完新更新,她们编辑部关着门讨论了一下午的剧情,是真的一点儿工作都没干
好在临近中旬刊发刊,那两天工作也不太忙,不然真是要加班赶进度了。
但是,闫晴晴看了一眼张游,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你想什么呢?我就是有存稿也不可能让你看啊!你不要怀疑我的专业素养!”
她可是专业编辑,怎么可能会做出提前泄露稿件这种事儿?
最新部分连徐总都没能看到呢,她可是很严密地将稿件提前阅读范围控制在了他们办公室内——编辑部里的都是经验老道的编辑了,大家的保密意识都很充分,所以不用担心会提前泄露稿件。
闫晴晴想到这儿,又看了一眼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的丈夫——就张游这样的,那还是要稳妥保险为上,让他想都不要想比较合适些。
张游好生羡慕:“所以你是提前看了存稿咯?”
闫晴晴无语:“肯定的啊,这是我的工作啊。”
说起来,她还觉得张游不对劲呢:“你怎么回事呢?你不是一直觉得我的工作很没意思吗?”
张游是百姓报的记者,他写稿拍照的水平都很在线,一直都是百姓报的骨干记者,因为不是专门跟会议的记者,所以每次做新闻选题的时候都很注重新闻价值,出产的新闻作品都很有意义,他个人很是为自己而骄傲的。
而闫晴晴之前待在百姓文艺报,手上的稿件全都是样板稿件,无论文笔多强,其实看来看去也都是一个套路的文章,张游也就追求闫晴晴的时候看过一两回,后面就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了。
闫晴晴倒也理解张游的想法,但理解是一回事,丈夫对自己的工作这么嫌弃,那也让闫晴晴心里有点儿小在意的。
张游却在此时理直气壮道:“那不是你们早就开始改革进步了吗?我总不能看不到你们的进步吧!”
闫晴晴:“你敢说你之前看到了?”
祝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