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飚女,不为皇后只复仇

第349章 孙玉外放(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349章 孙玉外放

冯怡现在是正一品大将军,也是枢密院的最高统领者,所以,她坐的大马车同过去任穹坐的一样,规格也相同。

双马拉着的豪华大车,前面有仪仗,后面有上百的护卫。

这是朝廷官员按品级的配置,冯怡就是说不用,大家也不会同意。

冯怡明白,要是她正一品不用车马,下面的官员难道让他们出门走路?

她要不用这些护卫,他们就要失了赚月俸的活。

冯怡不在这些事上计较,她知道官场的规矩,大家都按照规矩办就好。

“大将军。”

“大将军好。”

……

冯怡坐的大马车,所到之处,都有人会停下匆匆行走的脚步,向着马车行礼问好。

自从冯怡指挥大军,将联军打走后,她得到了朝野上下很多人的认可,得到了百姓们的尊重。

还有一些腼腆的人,只是对着大马车行礼,而不会开口道好。

冯怡有时会探出头同大家打打招呼,有时候,她想着战事的情况,会在车内沉默不言,毕竟,向她行礼的人实在太多了,无法一一回复。

偶尔,跟着大车的黑八娘,会大方地朝着大家挥着手,代替大将军招呼各位。

<tt_keyword_ad data-title="游戏"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13"></tt_keyword_ad>现在,冯怡就在想着心事,她知道了孙玉对元娘怀有重拾旧梦的想法,在寻思着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从两人现在的处境来说,一个丧夫,一个失妻,能重新组成一个家,也比较合适。

就她对孙玉的了解,孙玉品性不错,办事也稳,就是他过去有些好女色,这一点最让冯怡不满。

冯怡嘀咕,“孙玉要是不好女色就完美了。”

王宣笑了,“他对我和李进说,要是他寻到自己最喜欢的人,也不会看别的女人一眼,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

“人性最难猜测,也许能做到,也许做不到。”冯怡道。

王宣想起他同李进调教孙玉的事,就觉得好笑,“我们三人在地下室时,孙玉提出他又要纳一房新妾,被李进一通教训,说他,‘喜新厌旧的人没安全感,没责任感,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要是我为丞相,你这样的人,我不会重用。’”

冯怡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李进在前世可是纳了小妾的,是他娘为他纳了两个年轻能生养的小妾。

冯怡很好奇,她要看今生,李进会不会再纳小妾生子。

王宣也笑了一会,又道:“孙玉好奇问我,‘我们王氏家族为何不准纳妾?多子多福不好吗?’”

“我对他说,‘我们王氏家族的男子不纳妾的原因多,一个讲究的家族,生下庶子后,让庶子吃苦遭人白眼,不如不生。再说,纳妾后,妻妾相争会生出很多事来。”

“孙玉也听进去了,点头说,‘庶子的确活得累,不如不生。’”

冯怡点头,道:“孙府有不少庶子,见孙玉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

冯怡同王宣交谈后,她决定给孙玉一个机会,他要有本事得到元娘的心,能好好珍惜元娘,心疼元娘,她就说服高阳侯府结下这一门亲。

第二天,百官们在一起议了朝事后,各自散开办差。

刘丞相留下冯怡,“大将军,有事需要我们共同决断。”

“好。”冯怡坐着没起身,等着刘丞相说话。

官员们退出去后,刘丞相提出,“今年是三年一次,百官进行考评升降的时间,官员的调配上,大将军有什么建议?”

“官员的考评,由丞相同中书门下的官员商议后决定便是。”冯怡笑道。

“王开大人的差事,大将军你看怎么办?”刘丞相有些为难,三司使很重要,王开一直不当差,会影响很多差事的办理。

钟爱自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穿越直接当知青?有系统的我无所畏惧!下地劳动即可升级,干活轻松如喝水。别人偷懒我盖房,从田园开始逆袭之路!
大鱼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特种兵火凤凰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结婚几年,她都没能捂热他的心,眼看着他对青梅竹马嘘寒问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别人。她心灰意冷,不愿再和他有任何牵连。离婚后,她恋爱脑醒后,独自美丽。很快,她携新欢出游,成商界最新风云人物。一贯冷淡矜持
佚名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是单位公认的胆小鬼,哭包,我在发现老公有异心之后我很果决选择离婚。离婚之我抱上了一条大腿,为了抱紧大腿我做牛马,唯唯诺诺,只求大佬升迁吃肉能带我喝口汤。只是这大腿抱着抱着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大佬往我
佚名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大学毕业后,一枚纯纯的草根逆袭成书记!没背景、没人脉,他全靠自己一双拼搏的手,从一无所有到小有名气,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面对错综复杂的乡村关系和棘手的挑战,他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一点一滴改变着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