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兄实在不像一个读书人!

第878章 这红烛,你是留还是不留?(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878章 这红烛,你是留还是不留?

关忘文扶起悟空,仔细看了眼他脸上的伤痕,暗自比对了下大小后摇头叹道:“悟空啊,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也帮不上你的不是?”

不用说,能让马悟空心甘情愿被揍,还不用浩然正气护体的,并且能伤到他的,除了李流荧还能是谁?

那边黄有柒怒气冲冲地走到了李观澜跟前:“你给关先生择妻的事,为何不对我说!”

“夫人,你听我解释”

“解释?解释个头?怎么?难道在你李观澜眼中,我女儿不配和这些姑娘们同台竞争么?”

“夫人,流荧她”

“我告诉你,李观澜,我黄有柒也不是个欺负人的主,我不求你这个当爹的照顾吧,至少给我女儿一个公平的机会总可以吧?”

“夫人,我这不是”

“你别废话了,我就问你一句,我女儿有没有资格站在那个台子后面!”

黄有柒的口水喷了李观澜一脸。

李观澜无奈擦去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个时候,余秋风插嘴解围道:“有柒,这件事,你不能怪老四。”

于是他顺利地将战火引到了他的身上。

“难道是余山长你要求的?”

余秋风哪能触这个霉头:“那当然不是了,我的意思,老四有老四自己的考量,你应该理解你的夫君。”

“理解个屁!”黄有柒此时已经气到了极致。

她看上这个女婿多少年了?

女儿等这个夫君多少年了?

他李观澜有什么考量,难道还大得过女儿的想法么?

还能大得过老娘的想法么?

“李观澜,我告诉你,你少给老娘耍花招,你竟然还让马悟空去看着我们娘俩,你以为老娘打不过他,你女儿也打不过了?”

李观澜张了张嘴。

他确实让马悟空去看着母女二人,最好能够在相亲结束前,让他们不离开首辅府邸。

毕竟马悟空现在的战力,也可以称得上是圣人之下第一猴了。

他还特意交代了句:“如果你不想流荧耽误一生的话,你最好不要对流荧手下留情,痛一时,比痛一生要好。”

再说了,李流荧自从赤子之心被破后,一直在闭关静修。

正常说来,李流荧应该也不会知道的。

只是他没有算到的是,冥冥之中似乎真有安排。

一直在闭关的李流荧竟然出关了!

出关了不说,修为竟然也完全恢复了!

李流荧见到马悟空守在她闭关之所外面,就感觉不对。

套了两句话,就感觉不对。

马悟空从来不对李流荧说谎话,面对李流荧的步步紧逼,很快就把所有事情竹筒倒豆子了。

之前马悟空干架就不是李流荧的对手,如今两人虽然不分上下,马悟空哪敢真的还手。

于是,没多久就被揍得鼻青脸肿,然后被李流荧拖着去见了黄有柒。

黄有柒的火爆性子,一听到这就爆炸了。

于是带着女儿和证人马悟空赶到了凤仪楼。

那个石凳,不过是黄有柒的警告而已。

李观澜夫妻俩在那单方面骂战,李流荧却深深地看着关忘文。

眼神之中,无比幽怨。

关忘文赶紧将视线转开。

这眼神看不得!

李流荧在母亲的怒吼声中默默转身,然后找了个空着的小台子,站在了后面。

她看了眼身前的红烛,沉默了片刻,屈指一弹,一点红焰燃起。

“够了,娘。”

李流荧深吸了口气,突然大声道,“你不用怪爹了,爹的心思,我知道。”

正在冲着李观澜咆哮的黄有柒闻言立刻安静了下来。

一木落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整个世界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整个世界
周轻羽散尽八转神功,以凡人之资重修第九转。意外发现,自己散落的一点神功,让悔婚的未婚妻赵烟芸领悟了天下第一剑意,放逐的妖族皇子一跃成为资质逆天的妖尊少帝,贫瘠的蛮荒古地一跃成为武道圣地……他五指一握,
我特别白
创神纪第二部:天歌
创神纪第二部:天歌
关于创神纪第二部:天歌:精卫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永不消,热血化虚无。天地共俱生,恩怨几何年?你说你鬼神,我说你大爷!三界永常在,吾亦爱吾国。灵化无穷已,岂效俗中言?!
三界无我
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
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
关于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上辈子她当牛做马供养白眼狼一家,临死才知丈夫早与绿茶暗度陈仓。重生第一刀,斩断吸血婚约!亲手撕碎白莲花假面,夺回被窃取的人生。这次她偏要嫁院子里最冷硬的男人,人人说
羽小灵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关于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陈清穿书了。她穿进了一本年代文里,成了美强惨反派的小姨。‘美强’是反派天生具有的,‘惨’则是她加害的。原主让他吃不饱穿不暖,非打既骂,还将他们赶出家门,害死了他亲生妹
呆呆年
簪缨世族有明珠
簪缨世族有明珠
“于茫茫人海,唯有一物,能昭雪两世,不负此生。”“那便是无上之权。”寻遍世间,谁人可保爱人永不背叛,亲人永不反目,友人永不相负?若不能,这天下便是她的猎场。重活一世,她誓要立于江山之顶,览众生匍匐,闻
梅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