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一百四十二章 密谈
“父皇……!”
“听着吧!恐怕不会再有人敢在你我父子面前提起这个话题了。”
“嗨!”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重重的坐在椅子上。虽然很不愿意提起这件事,但当着父皇的面,也不好太忤逆了父皇的意思。
李琪见父子二人都安定了下来,没有因为面对两个皇帝而退缩“其实,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陛下和前太子兄弟二人配合还算默契,前太子虽然战功不如陛下,但其在后方稳定军心,操练兵马,筹措粮草,功劳也是不可磨灭的。直到大唐建立。前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陛下,于是心有忌惮,就和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陛下。并听从魏征的引导,企图收服被陛下重创的刘黑闼尝试拿回兵权,太上皇也尝试任用裴寂,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其实,太上皇在此事的处理上就向外释放了一个不好的信号,那就是让别人以为太上皇已经在猜忌陛下了。”
“兄弟俩一起打下的江山,为什么又会反目成仇呢?这里面恐怕太上皇的原因会多一些。”说到这里,李琪看了看李渊,见李渊只是低着头,仿佛被李琪的话带回到两人那个时期。而李世民却双目圆睁,怒视着李琪。
李琪莞尔一笑,继续说道“义宁二年,太上皇建立大唐,立长子建成为太子。可又承诺陛下,带天下评定后会改立陛下为太子。因为太上皇的这句话,陛下干劲十足,接连平定了多路诸侯,为了大唐那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呀!甚至于,对于前太子对自己的排挤和陷害都处处忍让。”
李世民听到这里,脸色缓和了很多,拳头也放开了。仿佛是遇到了知音一般,紧紧的盯着李琪。
“而前太子的心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联合齐王不断的对陛下施压。甚至联合后宫嫔妃在太上皇耳边进言。”
李渊赫然抬起头“宫中之事,你如何知晓?”
“太上皇不必怀疑李某,李某还没那么大的能力。其实这些事,朝中没有人不知道,只是他们不敢说罢了。”李琪说的确实没错,这些事情可能只有当事人自己才会认为别人都是聋子瞎子。
“唉!”李渊长长叹了一口气,又低下了头。
“杨文干事件应该是个引子,而前太子下毒毒杀陛下才是一剂催化剂。使得兄弟相争的性质变了,从权力相争转化成了生死搏杀。为求自保,陛下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
听到这里李渊不禁抬头看向李世民,而李世民却没了与父皇对视的勇气,只能低下头一言不发。
“太上皇和陛下找李某一定不是只想听听李某恭维之词,所以李某才斗胆直言,还请太上皇和陛下不要见怪。”李琪也知道自己说得太过直接,不免会让二人心里不悦。不过,如果这些话他们都听不下去,那后面的话,就没法说了。
“以先生所言,朕难道就没有什么功绩可言了吗?”李渊索性也放开了,反正自己现在也不是皇帝了。
“呵呵,太上皇!前隋是您推翻的,大唐是您建立的,太上皇是需要李某再当面夸夸吗?”
“哈哈!先生说话倒也风趣,怪不得会教出小猴子这样的女儿!”李渊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李渊又看了李世民一眼,对李琪说道“那先生能否说说,民间对宣武门之事是怎么看的,对当今皇帝也是怎么评价的!”
李世民也抬起头,殷切的看着李琪。李世民是很在意自己的风评的,特别是民间对自己的评价。
“李某先给二位讲一个小笑话。”李琪没有正面回答,反而一笑说道“有一对民间老夫妻,一生操劳,靠着家里几亩薄田养活一家老小。这一天,在劳作闲暇时夫妻俩说起了皇帝。妻子问道‘你说皇帝在皇宫里是怎么生活的,每天都吃些什么,都干些什么?’丈夫挠了挠头,眼看着皇宫的方向说道‘我想皇帝应该是每天都能吃到白面膜,而且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锄地用地应该都是金锄头吧!’”
“哈哈哈!”李渊和李世民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
“先生的意思是……?”李世民回过味来。
“其实,民间对谁当皇帝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谁能让自己吃饱,谁能让自己有养活家人的能力。至于你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他们根本就不关心,也关心不着。”
“可民间对朕的攻击甚猛,基本上都是拿那件事说话,这是为何呢?”李世民确实很关注民间的舆论方向,可是得到的回报,确实是很多对自己不利的言论都是死咬着玄武门一事。
“陛下说的其实不是民间言论,而是氏族言论。民间言论有一个特性,就是从众性非常强。而大唐的现状又是,文化和上升路径都掌握在氏族手中,朝廷政令无法下到基层。所以就导致了,在下层百姓中,人们听不到朝廷的声音,只能听到氏族的声音,那还不是氏族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吗?”
“没错,先生真是一针见血,这个问题小玥姑娘曾经也说过。小玥姑娘还给出了个退伍军人担任三公的主意,朕和大臣们也觉得非常好。不知先生可有好方法教朕?”李琪对玄武门的态度让李世民很受用,在李琪的嘴里,自己是一个受气的一方,而且还是被逼无奈才奋起反抗的。不免对李琪的态度也好了许多。
“小女的主意确实不错,不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小女从小就性格豪放,喜欢舞枪弄棒,向往的就是军武战阵。她的主意虽然直接,但只是武的方面,还缺少文的一面。”
李世民和李渊再次对视一眼,心里暗叹,看来真的应该早点与这位先生见面,果然有更好的见解。
“其实,氏族掌握的是什么,就是文化、舆论和民间风向。这些本就应该是朝廷所掌握的,为什么要交给他们呢?朝廷应该将这些收回,使得朝廷的声音可以下到基层,让每个大唐百姓都能听到,不再被别有用心之人误导。”
“先生此言确实没错,但对于乡村朝廷还是鞭长莫及呀!现在依赖乡绅代为管理也是无奈之举啊!”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盯着李琪。他知道,既然这位先生看出了问题的症结,就一定会有办法解决这事。
“草民建议朝廷成立新闻署,开办属于朝廷的报纸,就像朝廷现有的邸报的性质差不多,以刊载官方文件、官场动态和宫廷消息为主,再加载民间动态、趣闻杂谈,甚至是一些故事随笔,诗词歌赋等等。然后下发各州县,再分发至全国。”
“报纸!”
肥猪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