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
在这当口,余红来电话催问我工资啥时间发放?我问她什么情况?她说女儿准备中专毕业后直接报考大学本科,现在要给她提前报名参加相关补习班。我说我的年终奖和每月工资不都是寄回家了吗?她说都存起来了,先不挪用,以后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我心烦意乱,指责她一心把我当成挣钱机器,不顾我的心情感受,我们在电话里大吵了一通。
但吵归吵,孩子有了上进心,这很难得。为了支持孩子的学业,我毫无疑问要继续挣钱。我找了广告公司的老乡小王,直言在公司得罪了高管人员,估计混不下去了,托他帮我介绍个工作先过渡一下,他说他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关系,要不和他一起跑广告业务?我说那也行。
秦总不断打我手机,我不断摁掉,她改为中午和晚上打宿舍座机,我又将电话线拔掉。她越是这样,越坚定了我“不相知无以相爱”的信念,我已经做好了提前离开浦生公司的准备。这种结局于她于我都是一次深刻且无法忘怀的教训。
广州分公司的邹总来电话了,劈头盖脸就问我:“你这家伙是不是惹祸啦?”我猜想与秦总有关,但不能肯定,反问道:“没有啊,怎么啦?”
“还怎么啦!不老实是吧?都有人天天在念叨你了,情况有点反常啊。”邹总已经在点拨我了。
我问邹总身边有没有其他人?他说:“我有那么笨吗?”
邹总与我有私交,事已至此,我没必要遮遮掩掩了,便把与秦总的交往情况以及她最后的“通牒”,向邹总大致讲述了一遍。邹总说:“难怪了,她前些日子总在有意无意地向我打听你的情况,后面又说你电话打不通,让我当面打打看,我觉得情况不对,找借口搪塞过去了。现在看来,她是不会放过你了,如果她真想回浦生总部上班,这不是没有可能,你对公司复杂的人际关系了解太少了。”
我把我的打算告诉了邹总。他说:“你留在浦海市与留在浦生公司有什么区别呢?就那屁股大的地方,要是她得到了消息,想找你不也是分分钟的事啊,傻球!”
“那怎么办?要不我干脆滚回老家得了。”我丧气地回答,觉得自己像一只被人撵着跑的流浪狗。
“就知道坐在办公室闷头瞎写,不抬头观事,嘿嘿嘿,捅到马蜂窝了吧,好啦!不说废话了,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我看能不能帮你一下,我在广东这边认识一位搞工业园区开发的老板,他几次邀请我过去帮他做事,我推辞了,如果你有兴趣,我就把你引荐给他,能否成功就看机缘了啊。”
邹总给了我意料之外的选择,我万分感谢,并等待他的消息。
七十七
几天后,邹总打电话通知我,说那位老板看了我的简历,同意与我先见面聊聊,让我找个时间过去一趟。
在当时“兵临城下”的关键时刻,我不能放过任何一根救命稻草,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但为了避免引起猜疑或有人告密,我找了柯董秘书,说老家来了几位朋友,周日我要带他们到浦海市逛逛,如果老板有事找我,请她帮忙解释一下。
周日上午,我乘坐最早航班到达广州,邹总接机后我们又马上赶赴目的地。路上,邹总对我说那位老板的年龄和我差不多,是柯董的家乡人,但与柯董彼此没见过面,互相也不认识。我对邹总把机会让给我的仗义之举表示感谢,他说自己已另有打算了,因为从事了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积累了一些资源和经验,等时机成熟了就自己创业,开办人力资源公司。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达到了目的地——石坛村。这是一个亦农亦商的小集镇,一条小商业街横贯东西,一根烟的功夫可以走完整条小街,以小街为中心四面均分布着零零散散的厂房和鱼塘。小街虽小,但地理位置还不算太偏僻,离石坛镇约有五六公里路。
公司的办公地址在小街的东头,是一栋三层楼的民房,门口条牌上写着“石坛环保产业园区”。邹总给前台接待员说了一声,就带我直接上了二楼的董事长办公室,老板姓华,身材高大,长方脸小眼睛,五官柔和,人虽年轻却华发早生。华老板招呼我们坐下喝茶,邹总随即向他介绍了我。
华老板对我说:“你的简历我看过了,至少有一点我是认可的,能进入浦生公司工作,并且又跟在柯董身边干了多年,应该是具备一点能力和水平。我知道柯董这个人,他是我们家乡的名人,事业做得挺大,相比之下,我这儿可是小庙啊,呵呵。”
邹总恭维说:“也不能这样说,你选择的产业好啊,既符合当前的环保政策,又具有强劲的后发优势,加上你还年轻,说不定几年功夫就赶超了呢,那你们家乡不就又多了个大老板嘛。”华老板“哈哈”笑,又问我对产业招商和营销方面是否熟悉?我说接触不多。
华老板想了想说:“这些工作并不复杂,以你的工作能力和悟性,只要了解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上手应该没有问题。我们今后还要拓展新园区项目,肯定需要培养和储备人才,如果你能过来,就暂时先负责行政人事工作这一块吧。哦,对了,我公司财务部的盛经理也是从浦海市过来的,我让他中午陪你们吃饭,顺便大家也认识一下。”
这次面试,华老板与我们没有多聊,因为他还要接待银行的客人,他叫盛经理安排我们吃午饭。盛经理个子不高,年龄应该长我几岁,脸型和身材都呈现出“一团和气”,一副眼镜快挂到鼻尖上了,具有“账房先生”的明显特征。他说我们是华老板的贵客,准备带我们到镇上去吃饭。邹总说不用了,还要赶下午的飞机,就在小街上随便吃点就好了。
吃饭时,盛经理听说我是从浦海市过去的,自然亲近和热情。邹总告诉他,我也可能加入这个公司,希望他以后多关照一下。盛经理听了非要喝点啤酒以示祝贺,他说:“我刚来时可不适应了,相比浦海市,这里算是穷乡僻壤了,好在待遇还说得过去,不然早跑了。”
邹总问盛经理怎么到这边来的?他说:“我所在的浦海市那家公司被人家并购重组了,薪资减了不说,新老人员互相排挤,整天窝里斗,后来有朋友介绍了这家公司,我看公司的产业还靠谱,就过来了。”
邹总说:“我对华老板的产业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是环保产业,你具体给我们说说呗。”
盛经理朝我们狡黠地笑了笑,说:“这涉及到有些商业机密,不好细说,只有进了公司后慢慢了解。不过,产业倒是实实在在的,你们上午去的办公室是租用的,我们园区项目就在那座房子的后面,有一千多亩的规划面积,现在已经有一半的面积完成了招商,有的企业已经投产,有的企业正在建设,招商还在同步进行,我们也准备搬进园区办公了。欸,华老板和你谈好待遇了吗?”盛经理问我。
邹总没等我开口,就接过话茬说:“还没呢,到时再说吧。”盛经理点头表示理解,又与我互留了联系电话。吃完,我与邹总向他告辞,回返机场。
车上,邹总问我对待遇有什么想法?我说我都是走投无路的“逃兵”了,有个地方收容就不错了,哪能再提什么要求呢。他说那行,由他去与华老板商量。
晚上,我顺利回到了浦海市,见时间尚早,肚子也有些饿,便约了老乡小王吃宵夜,并把我准备去广东工作的事情告诉了他。他说他也可能要离开浦海市了,因为广告业务越来越透明,业务提成也低,没什么前景。我问他下一步的打算,他说有同学在西安做生意,让他过去一块做,他答应了,不过出发的时间还没确定。
我暗自庆幸邹总给我找好了出路,不然离开浦生公司,跟着小王跑广告业务的话,工资收入就会成问题,余红少不了要和我唠叨的。
邹总对我的事很上心,当晚就给我电话,说已经和华老板聊过我的待遇问题。华老板的意思是,我和盛经理都是从浦海市过去的,各自的工作经历和专业经验差不多,薪资就定一样算了。标准虽然比我在浦生公司的工资低了四分之一,但我知足了,毕竟两边公司的产业规模和资本实力相差甚远,再说华老板也还不知道我究竟有几斤几两,值多少价钱,估计这都是看了邹总的面子才定的。如果我有信心和能力,就要证明给华老板看,否则,不要说多少工资,连人都会滚蛋。
我开始做“逃离”前的准备。因为我算是柯董身边的工作人员,办理正规辞职手续的话,必须让柯董知晓或签字,否则没人敢放行。可是我总不能直接给柯董解释,我辞职是因为受到秦总的威胁吧?所以只有静悄悄地离开。
按惯例,离“五一”开会没几天了,我得把柯董的讲话材料写完后再走。之前我先把宿舍里的私人物品整理一下,电视机、空调、桌椅和床、厨房用具等虽是个人置办的,但我觉得留给公司的意义大于搬走或送人,唯一能带走的就是几套换洗衣服和手提电脑。
柯董把会议讲话的核心内容布置下来后,我召集部门的几位“写手”开会商讨,告诉他们如何展开大提纲和小章节,怎样变化角度,以及平时怎么积累和搜集素材。我的目的是,我离开以后他们能顺利承担起这份重要的工作。对于部门日常事务,我再次作了明确分工,强调如果我暂时不在岗位,就由老杨统一负责。
秦总也过来报到开会了,她来办公室找我,见同事们都在,只好打了声招呼就走了。晚上,她又过来,我与部门人员在加班写材料,没有空闲时间和她说话。会议期间,白天集中开会,晚上分组讨论,我们彼此连面都见不到。会议的最后一天,她发信息我,约晚上见面。我下班后偷偷溜回宿舍,再给她回信息说,在外面和老乡吃饭,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公司。
第二天早上,外地与会人员被公司专车统一送往机场或车站了。我知道,我算是彻底得罪秦总了,剩下的事,该我自己看着办了。
我给柯董写了一封信,信中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厚爱,表明自己对公司也有着深深的感情和眷念,但因家里有事不得不离开公司了,恳请他的谅解。然后我将柯董给的备用金余款及开支明细一并装入信封,委托老杨在次日转交给柯董秘书。老杨有些诧异,我解释说家里有急事,要回去呆一段时间,再把相关工作向他做了移交,还告诉他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随时给电话我。
我最后联系了老乡小王,让他次日早上六点用广告公司的小货车,到浦生科技园生活区接我。下午老武和小方出去办事了,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把办公桌上的物品重新整理了一下,各类文件资料分门别类摆放好,再把桌上的台式电脑擦拭了一遍,然后摘下胸牌和徽章轻轻放在桌上。我走到透明的玻璃幕墙前,眺望浦海市区,回想着当初刚来时的情景,远处的“冰摊”不知还在否?那儿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我在浦生公司一天天进步,这座城市也在一天天发展,好不容易熟悉了它的味道,却又要与它别离了。
要下班了,我扫了一眼曾与我日夜相伴的办公桌椅、烟灰缸、电脑、稿纸、笔筒……恋恋不舍地拉上了玻璃门。明天,这里的一切都将与我分道扬镳,从此天各一方。
七十八
早上六点,小王开车准时到达我的宿舍楼下,我拎着当初来浦海市时的旅行包,奔向下一个人生站点,有不舍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