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烨阳颜稻花

第633章,一起种地吧(2/3)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633章,一起种地吧

古坚笑着点头:“是挺高的,稻花山下的庄子就种有,我亲自去看过他们收割,一亩地差不多收了20石。”

皇帝神色一震,急切的问道:“产量这么高?”

古坚点头:“不过,这也是因为稻花将田地伺候得好,别人种的话,可能没这么高产。”

皇帝平复了一下心绪:“就算产量减半,那也是高产粮食了。”说着,眉头拧了拧,“颜致高怎么没上报这事?”

古坚帮忙解释了一下:“这土豆才刚收上来没多久,再加上又是第一次种植,很多种植条件都还没弄清楚,颜致高是个谨慎惯了的,我听稻花说,他把土豆全部收了上去,如今正在宁门府各地试种呢,估计到下一批土豆收上来的时候就会上报给朝廷吧。”

皇帝点了点头:“颜致高做事还是很务实和认真的。”

古坚见皇帝很重视土豆,接着说道:“稻花说土豆可以种植两季,如今她的庄子正在种下一季的,你可以去瞧瞧。”

皇帝来了兴致:“好啊,等会儿我就下山看看。”

稻花午休醒来,王满儿去厨房给她打热水洗脸,期间发现瓷罐里的药膳少了,立马跑去告诉了稻花。

稻花听后,顿时沉默了起来。

王满儿:“会不会是古婆婆或古师傅吃了?”

稻花摇头:“婆婆不会在午休前吃药膳的,师父就更不会吃了。”

王满儿:“那一定是那个五爷吃了。”

稻花叹了口气:“算了,师父要给五爷吃就给吧,我们就当不知道。”

王满儿点了点头:“姑娘,你有没有觉得古师傅对五爷太好了些?”

稻花哼了哼:“能不好吗,千年的药材说炖就炖了。”说着,像是想到了什么,抬步就出了屋子,直接朝着药房走去。

看着上了锁的药房,稻花愣住了:“怎么还锁上了?”

稻花转身去找古坚,找了一圈,发现他和古婆婆都不在,便对着院子里的采菊问道:“采菊,师父他们呢?”

采菊:“好像下山去了。”

闻言,稻花也带着王满儿下山了,很快,就在自己的田地里找到了两位老人。

看着站在田埂上注视佃户摘种土豆的五爷,稻花快步走了过去:“婆婆、师父,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古婆婆笑道:“小五想看看土豆是怎么种的,我和你师父便陪他过来看一看。”

稻花‘哦’了一声,目光移向皇帝:“五爷对农事也很感兴趣?”

画笔敲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惨到穿乱世,疯癫的她权倾朝野
开局惨到穿乱世,疯癫的她权倾朝野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成了亡国公主,正被押往蛮彝大佬那里做玩物?No way!她立马逆袭,开局就团灭了押送士兵,霸气侧漏! 未婚夫和姐姐想搞背叛?她笑着原谅,下一秒却让他们领盒饭:“人死债消,拜拜~” 接着,她孤身闯入梁城,把蛮彝大佬炸成烟花,抢粮抢金库,烧府不留情! 蛮彝追杀?反手就灭!围城?那就请君入瓮,串串伺候!杀汉人开路?直接炸飞对方大佬!她抢山匪、劫犯人,买人买马,势力疯涨。终于,她开始
佚名
七零小媳妇重生了,喊陆长官回家离婚
七零小媳妇重生了,喊陆长官回家离婚
(双洁+军婚+甜宠+空间+硬汉追妻) 江月前世的老公一边跟她说身体不好不能同房,一边和白月光搞出了上百个G,孩子都生了两个! 江月是被活活气死的。 一睁眼却穿了70年代,成了正在生孩子难产的军属小媳妇。 婆婆拿着菜刀要把她孩子剖出来,公公在一边虎视眈眈,如果是女娃就马上掐死埋掉。 当兵的丈夫不在身边,娘家没人,叔嫂冷眼旁观。 她只能发疯,谁来砍谁。 后来村里人都纷纷指责陆家:你说你们惹她干嘛,她
月落轻烟
绝色妻子的复仇
绝色妻子的复仇
吴浩做梦也没想到,老婆居然有替身,一个给他生孩子,一个负责去出轨……原以为自己经历的是一场再狗血不过的背叛,可是当两个长得一模一样却并非双胞胎的老婆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懵了。背叛不是因为背叛,出轨并非出轨,这背后居然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华丽转身
废物王爷就藩后万国来朝
废物王爷就藩后万国来朝
重生成大乾九皇子叶辰,十五岁横扫西域,十六岁收复漠北,重伤,武功尽失,十七岁受封武威大将军。 功高震主,即便武功尽失,皇帝也视他为眼中钉,太子也视他为肉中刺。 太子诬陷叶辰谋反,搜出龙袍玉玺,叶辰冷笑,想赶我走就明说,何苦玩这些小把戏。 明则封王,实则流放。 叶辰笑了,关东,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刚好大有作为。 三年后,他创立经济特区,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他打造无敌特种部队,纵横天下; 他创立武道
春天的黑龙江
逆流而上,我成为官道新贵!
逆流而上,我成为官道新贵!
在改革如火如荼的年代,他少年得志,因为世家在任的缘故,他在父亲的运作下成了一名在职公务人员。 正当他畅想美好仕途时,天有不测风云,父母车祸双亡。 正所谓人走茶凉,他也很快品尝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好在,厄运之后,他在一次偶然事故之中经历了特殊的奇遇。 从此,他在官途的荆棘之中踏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青云路。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