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637章 低调做人、新的更新策略
比如有些作者在新书期,总是喜欢找一些有名气的作者给自己开单章推荐,目的就是为了蹭人家的人气,让自己的新书和同期的新书在数据涨幅上,拉开差距。
同时,这份底气也来自于编辑对他的支持力度。
咸鱼俺老孙:“嗯,谢谢,有劳了!”
如果你是上第一个推荐位的时候,找人开单章拉的人气,那你第一个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就会很漂亮,编辑也确实可能因此而给你一个更好的推荐位,然后等到你这本书上下一个推荐位的时候,因为少了知名作者的单章加成,你在这个新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就会瞬间拉胯,和上第一个推荐位时候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编辑会对比你这本书在前后两个推荐位上的数据涨幅,从而判断你这本书最近的剧情拉稀了,简而言之就是认为你这本书刚上第二个推荐位,剧情就开始崩了。
反正他见过的那些装比的,没几年都不行了。
越是有钱有名了,越要保持低调。
也记得重生前,自己写网文n年后,有时候开的一本新书扑街了,从发书写到上架,二三十万字的总收藏人数也没有上万。
但他孙全在网文圈混迹十几年,对于新书期的冲榜心得,早就和很多作者不一样。
他看见几个催更的帖子,开书第一天竟然就有人催更,这些人不按套路出牌啊!
因为一本新书上架时的收藏人数高,不代表首订数据就一定会高,这还涉及到一个收订比的问题。
他觉得无所谓了,不用那么小心翼翼地控制新书期的字数了。
所以,如果你是编辑,你还会给这本书下一个更好的推荐位吗?
他忘不了自己刚入这一行的时候,第一本书发表第一天的收藏人数好像没有超过5个。
莫装比!装比遭雷劈。
读者才是一个作者的根基,书迷才是一个作者最坚实的后盾。
原话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时间久远,他已经记不清了,但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
而且,这不到10万的总点击,就有1万两千多人的总收藏,这个比例也是不正常的。
这一刻,他忽然记起原时空……西红柿的qq签名上,就标注着这么一句话:“半个月登一次qq,有事请留言,我上线后会集中处理。”
而写网文……从来都不是短期见效益的一个职业,这一行拼的是韧劲,好比一场马拉松长跑。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而用短跑的心态……跑马拉松的话,怎么可能笑到最后?
孙全最近一直不回她的私信,她还以为这家伙飘了,脾气肯定见涨了呢!
新书上传第一天就改成签约状态,无疑是在告诉别人——他在行使特权。
今天上午发的新书,此时的收藏人数竟然已经破了一万。
第一眼自然是看向新书《亡灵遗愿》的收藏人数。
这是一份自信,也是一份底气。
推荐票也有1万多票了。
“不要脸!”
但他这本新书,至少今天,此刻,他没有看见差评。
正常的情况是几十万的总点击,才可能有1万个收藏。
简单说,他相信自己这本新书,已经没必要为了在新书榜上多待几天,而刻意控制新书期的更新速度。
这本新书刚刚上传,只抛出一个故事开头,就算想喷他的人,暂时也很难找到喷他的理由。
他觉得得不偿失。
迟疑片刻,孙全干脆也在自己qq签名上,备注上这么一句话。
重生前,孙全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总有那么些作者想走捷径,想借别的作者的人气,来给自己涨新书期的数据,结果……兴奋的时间没多长,就心灰意冷了,觉得自己被编辑打入了冷宫,竟然拿不到好推荐位了。
网文写手嘛!
一来,他觉得那没什么用,他觉得如果自己的作品质量真的还行,那上架之前,编辑给的几个推荐位,就足够让自己这本书得到不错的各项数据,相比之下,靠别的作者的单章拉来的那点读者,就显得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了。
而一本几个月都突破不了一万收藏的作品,可能一两年后,它还是突破不了一万这个数据。
电脑前,孙全想了想,回复:“不用,还是按正常流程走吧!”
因为他想冲榜,想新书期在新书榜上多待几天,多积累一点各项数据。
木子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