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在上:夜少,强势锁婚!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放弃(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放弃

她已经在尝试性地踏出最关键的一步。

那距离她彻底接受他,爱上他,成为他的妻子,还会远吗?

云倾原本想说,她一般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给他打电话。

但对上男人那几乎要将她溺毙的眼神,到嘴的话又说不出口。

云倾强忍着心虚,小脸红红地说,“我……尽量。”

北冥夜煊听到这句承诺,愉悦地笑起来。

他牵着云倾,带着她去洗了手,之后夫妻两坐在餐桌前,美美地用了一顿晚餐。

期间,没有一个人对即将到来的研究院院长之争,表现出丝毫紧张的意味。

吃过晚餐之后,云倾跟着北冥夜煊进地下室练功,十点钟,准备上床睡觉。

相比较云倾还能高床大被,早早地睡了,这一夜,京城其他家族,就没几个睡得着的。

尤其是沈家,书房的灯火,几乎彻夜通明。

沈薇等家族里其他人离开之后,才推门走了进去。

沈宴坐在书桌后,满脸疲惫,听到声音,抬头看了沈薇一眼,便将眼神挪开了。

沈薇走过去,喊了声,“哥……”

沈宴抬手揉了揉眉心,忽然不知想到了什么,放下手,视线沉沉地盯住了沈薇。

沈薇对上对方的眼神,不知怎么着,有些害怕,“哥,你怎么了?”

沈宴看了她半晌,才说道,“对那个男人的心思……放下吧。”

在他决定跟北冥琊合作那一刻开始,沈家就注定了,站到了薄家的对立面。

北冥夜煊不会在对沈家手下留情。

而他们之间十几年的兄弟之情,也就此断掉了。

他连兄弟情都割舍了,沈薇长达十几年的单恋,也只能彻底无疾而终。

沈薇怔了下,眼睛里紧接着就涌出了泪水,“哥,你在说什么?你是不是喝醉了……”

往日里,沈宴虽然恨铁不成钢,但还从来没有对她说过,让她放弃的话。

外面的人,都在她不知廉耻,倒追,不自量力……但没想到,就连沈宴都这样说。

沈薇接受不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涌出来。

沈宴看着她的表情,也有些不忍,别开了眼神,语气却强硬,“以后北冥家,也别再去了。”

沈薇顿时惊的连声音都变了腔调,泪如泉涌,“哥!”

之前十几年,她仗着沈宴与北冥夜煊的关系,有机会就往北冥家跑。

哪怕是云倾出现之后,她一度沦为笑柄,也不想放过任何一次,接近那个男人的机会。

但沈宴竟然让她放弃……

不止放弃他那个人,连接近她的机会,都要断绝。

“那些女人虽然话说的不好听,但说的的确是事实,”沈宴冷声道,“那个男人不会喜欢你,这辈子都不会。”

在云倾出现之前,他都没有喜欢上沈薇。

在云倾出现之后,就更加不会了。

北冥家男人的痴情,所有人有目共睹。

一个云画屏,都能让北冥琊从天之骄子,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叛徒,何况是北冥夜煊了。

他为了云倾,什么都做的出来!

懒朵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做舔狗后,校草哭着求复合
不做舔狗后,校草哭着求复合
我重生了。 重生前,我是出了名的校草舔狗。 为了嫁给他,我用尽浑身解数,就连学业都放弃了。 然而婚后三年,我家破产。 父亲跳楼,母亲发疯。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他! 他不肯见我。 我用跳楼逼他现身。 他终于来了。 没想到他却说:“沈妍,你这么蠢,谁要和你在一起?要不是你家有钱,我连一眼都不会看你!” 那一刻,我心如刀割。 才明白一切都是他的报复。 最后我从天台一跃而下。 发誓再也不会爱他。
橙橙有神
乡村桃运小傻医
乡村桃运小傻医
山村傻子因偷看隔壁漂亮姐姐,,无意偶得神秘传承,凭借医术引得小姐姐半夜敲门治病,圣手救人,种田致富,且看傻子如何走上人生巅峰,而与此同时,也让他陷入幸福的烦恼之中……
佚名
认栽吧,我的小王爷
认栽吧,我的小王爷
关于认栽吧,我的小王爷:年少的黑瞎子托大惹上了井中的女尸,自此以后都深受其害,直到一次下地的时候又惹到了另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黑瞎子:你是什么东西?手往哪里放呢!墨珏:我是你的人呀!不行的话,你的鬼也行,手放自己爱人身上也不行嘛~(委屈QTQ)
阿菰
别太颠重生了谁还给你当平妻
别太颠重生了谁还给你当平妻
前世,苏云昭被未婚夫和表妹同时背叛,嫁妆被夺,女儿被害,最终自己也被践踏入尘埃,囚禁至死。 重活一世,她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主动退婚,让未婚夫和未婚先孕的表妹成为一场笑 人人都以为女主被退婚后这辈子就完了。 结果她做生意,办商会,成为京城所有权贵夫人都想要结交的存在。 这一次,她要亲眼看着前世仇人坠入地狱。
兮岫呐晨呐吖
穿越千年后,她喜提破烂风水铺
穿越千年后,她喜提破烂风水铺
一朝穿越,我继承了一间破烂风水铺。 前世,我是宗门唯一女掌门,玄术能力极强。 开局,我便轻松解决一起人口失踪案。 什么,你男友好像出轨了?不,是他死了。 什么,你媳妇很冷?是她背上有个孩子。 …… 怪我能力太出众,一不小心重振宗门,引无数民众信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