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苏颜

第八百六十七章 死有余辜(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八百六十七章 死有余辜

王子翔当即疼的晕了过去。

然而,这似乎并没有结束。

林阳从腰间取出一挂针袋,平摊在了桌上。

王嚎呼吸顿颤:“林董,你你干什么??”

“我突然觉得,不该就这样放过你们!”林阳平静道,随后一针直接扎在了王子翔的劲脖上。

顷刻间,晕厥过去的王子翔猛地睁开双眼,整个人宛如触电般疯狂的颤抖。

如此抖动了好一阵子,他便再度晕厥过去,没了知觉。

“子翔!!”

王嚎嘶吼,双眼血红,随后不顾一切的朝林阳扑了过去。

“姓林的,我跟你拼了!!”

他嘶吼着,张牙舞爪。

但旁边的保镖一把将他摁住。

林阳捏着银针,走到了他的跟前,淡淡的看着他。

“王嚎,你可能对我不太了解,但马海是明白我的,我这个人,不是什么善类,别人要对付我,我肯定会提前动手!既然你现在的想法是从阳华撤资,对付阳华,那我也就没必要对你手下留情了!”林阳沙哑道。

“你你想干什么?我告诉你姓林的!你要是敢对我不利,那我王家铁定要报复你的,哪怕我们王家万劫不复,也一定不会让你好过!”

“既然如此,那我就更没有留情的必要了!”

林阳捏着银针,朝王嚎的脑袋靠了过去。

“这一针下去,你会直接变成植物人,我想你就算想撤资,也表达不出这个意思吧?”

周遭人一听,心惊肉跳,冷汗涔涔。

植物人?

好狠!

但是没人会怀疑这个男人说的话!

因为他不仅是阳华的林董!更是大名鼎鼎的林神医!

他的医术!天下无双!

“不要不要!林董!不要!我知道错了!我不反叛阳华,我愿意为您效劳,求求您放过我吧!”王嚎凄惨的叫着,此时此刻,他也懒得再搭理王子翔的死活了。

他不想变成植物人!

那样还不如杀了他。

可,林阳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今天的事是压不住了,肯定会传出去的,而你们两个一旦被送回王家,王家的人也定会知晓是我所为,王家也一定会报复我!既然如此,我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说完,林阳直接一针扎了下去。

王嚎也瞬间如王子翔那般,猛烈的颤抖。

片刻后,其人整个软倒在地,没了动静。

林阳擦拭了下银针,重新放回至针袋。

众人瑟瑟发抖。

哪怕是那些保镖此刻也是吓得浑身发颤,如同看魔鬼般望着林阳。

“立刻清算王家在公司的所有股份,驱出公司,另外搜集王家这些年的所有犯罪证据,送到巡捕那。”林阳擦了擦手,面无表情道。

马海眼露骇色,诚惶诚恐道:“是,林董”

“有什么顾虑吗?”林阳扫了眼马海问。

“那个林董,我们这么做,会不会太绝了”马海迟疑了下道。

“绝?”

林阳冷哼一声,朝那边还躲在吧台底下的老板招了招手:“过来。”

老板浑身一颤,但不敢违背,哆哆嗦嗦,双腿打着摆子走了过来。

“告诉马总,这位王子翔公子!来你店里几次了?”林阳淡道。

“开业至今,来来了十八次”老板哆哆嗦嗦道。

“做了哪些事?”林阳再道。

老板自然是明白林阳话里的意思,踟蹰了下,低声道:“两两个女大学生因为他跳江了”

马海顿怔。

保镖们也沉默了。

这种人渣死有余辜!

“打电话叫纪文跟康佳豪来吧,这个老板应该可以提供不少有用的信息。”

林阳淡道,便朝门外走去。

黑夜的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关于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出差归来,杨浩发现家里的天塌了!老婆把房子和车子全卖了,说好的为了买学区房办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然而,就在杨浩绝望之际,“挂爹”从天而降,从此飞黄腾达
柚子要起飞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
关于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陈老板获得了财富系统,但是和员工绑定,员工幸福感越高,陈老板的财富也就越高。为了让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陈老板的企业越办越大,回头一看,他已经成为了打工人心中的神仙老板。
芝士丸子汤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夫人她要对暗号,世子他在躲猫猫
舒妗月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成了丞相府二小姐,明日就要嫁人,而她想要活着回去就必须完成系统的奇葩任务:对暗号。勇威侯世子洛知珩一朝重生,决定扭转乾坤。本是去参加好友的婚宴,谁知新娘竟逼迫他带她私奔!私奔
你要花花不咯
怪谈游戏设计师
怪谈游戏设计师
“医生,我做的游戏好像变成了现实。”“这不挺好吗?现在人们工作压力那么大,你却能够摆脱这些,游戏人间,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可我是一名怪谈游戏设计师,我构思过一百二十六个凶案,塑造过几十个性格各异的
我会修空调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奄奄一息之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