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三百一十章 王珪的直爽
这些人留职不停薪,作为预备役补充到青海去,自己亲卫的位置一直留给他们,等到他们回来,依旧是自己的亲兵,只不过现在需要磨练而已。
同时,朝廷对李泰这种,把自己的亲卫补充边疆府兵的做法,还是比较支持的。
毕竟这等于是把李泰的力量分散到边疆地区,否则若李泰的身边一直都有五百人以上的亲卫,若说太子党一方没有担心李泰会不会突然孤注一掷,怕是谁也说不清楚。
毕竟这人数说多不说,但说少也不少,至少摆出个战部天赋绝对是够了。
“青雀用自己的亲卫支援西海郡的府兵,看起来到底是以国事为重啊!”
李世民倒是得意一说,不过很快脸色却依旧是皱起眉头,道,
“不过青雀表示,愿在洛阳建立一座炼铁厂,由朝廷监督,由他进行管理,并允许这座炼铁厂锻造甲胄,诸位不知道意下如何!”
说实话在李世民看来,李泰主动让自己的亲卫作为青海那边的府兵替补,这是展现自己诚意的一种姿态。
也正如此实际上李世民对李泰这种公督私办的方式并不反对。
此刻几位大臣听到李世民的询问,身为军部尚书的侯君集果断出来道,
“臣支持在洛阳建设炼铁厂,毕竟若能多省下甲胄两成成本,就能多打造几根横刀了!”
侯君集说完向着四周看了看,总感觉自己一般上自己表示了支持后,总是会有文臣跳出来反驳自己的,怎么这次这么安静,让侯君集颇是疑惑。
而实际上,在场跟着李世民进行商议建设炼铁厂的大臣,或多或少那都见到了李泰那天是怎么样通过粮票活生生的变出粮票,然后在士卒手中转悠了一圈,然后听说还赚了不少。
所以他们都相信,李泰说让他建设炼铁厂能够节约两成成本的话。
而且,在洛阳那地方兴建能够锻造甲胄的炼铁厂,对以后大唐把甲胄等军备运输到指定的位置相对来说也方便许多。
说实话,在场大臣就没一个会反对这一件事情的,毕竟能够从李泰身上扣点东西下来,自己凭什么不扣啊!
真正问题是,自己需要李泰花钱把这个兵工厂建立起来,但同时又需要监督李泰,不能让李泰借助这个兵工厂结果偷偷给自己把甲胄给打造出来。
毕竟要是李泰真做了这种事,那么轻的说李泰要谋反,重得说一个朝廷用钱时,这么舒服的润滑油要是消失了,那大唐多亏!
“圣人,我觉得需要一名明白魏王真正能力的大臣,且懂得大唐规章制度,秉直刚正之人过去与魏王好好谈一谈!”
这时候的房玄龄站出来道,“否则我们提一个条件,魏王提一个条件,洛阳与长干有百里之遥,等我们商谈好,怕事情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你的意思是,这件事交给叔玠去与青雀慢慢的谈!”
李世民倒是反应了过来,因为王珪年龄大了,不适合再在自己身边往死里干活,自己便是把他打发到了青雀身边让他做越王府长史,顺便散散心。
毕竟李泰虽然会赚钱,但从也不是什么守财奴,甚至真说起来青雀做事还是相当奢靡的。
单是吃个面就让他的厨子弄出了一百种的吃法,还出书立传了。
所以便让王珪跟着李泰享享清福也就是了,顺路帮着自己盯着李泰别走岔道。
而现在看起来,王珪到底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李世民想到了这里,对房玄龄道,
“把朝廷的底线划给了叔玠,叔玠与青雀慢慢谈!”
“诺!”房玄龄听到李世民做出如此决断倒松了一口气,最重要得是这口锅甩出去了。
说实话,倒不是房玄龄做事情不粘锅,而是魏王与太子到底太敏感了。
更重要得是,这件事情又关乎甲胄,要是将来李泰真的造反,那谁同意了李泰的修建炼铁厂的,怕是一个都没得跑,肯定会被牵扯到的。
所以还是把这件事情交给王珪吧,组织信任你!
朝堂上的朝臣一时之间,全部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决断。
毕竟若迟疑了一下,李世民让自己过去与李泰对接怎么办。
房玄龄能够看到这里面的风险,位极人臣的几位谁看不到!
也就只有王珪,好端端干嘛,好端端的礼部尚书做着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要请辞。
结果礼部尚书给李道宗做了,而他则被李世民打发到李泰身边做魏王府长史散散心。
在场的几个也不管你到底是想要提前投资,还是真的心有退意。
谁让你现在是雍州牧加魏王府长史的名头在,这件事情不让你来解决,那让谁来解决!
倚夜听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