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九岁小娇娇颜花溪萧烨阳

第214章,得益(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14章,得益

“怎么样,粮种的事解决好了吗?”

因为沈指挥使来了兴州城,颜致高出城见了一面,等到船开了才回来,这点,刚好也到了下衙时间,索性就直接回了后院。

听到李夫人的问话,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咱们女儿手里怎么那么多粮种?”

李夫人愣了一下。

咱们女儿

这还是老爷第一次用这样亲昵的语气提起女儿呢。

见李夫人没回话,颜致高边换外衣,边说道:“你愣着做什么?”

李夫人看了一眼颜致高,走上前帮他整理衣物,然后摇头失笑道:“那丫头说,她这叫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手里有粮心不慌。说是,就算遇到了天灾大旱,她那里存着粮食,咱们家也饿不着肚子。”

说着叹了一口气。

“我想,应该是上次跟娘到临宜县的那一路上,吃了不少苦,把人给饿狠了,才让那丫头喜欢屯粮。”

颜致高脑海中也浮现出了临宜县县衙门口母亲几人的乞丐装扮样子。

当初只顾着和老母团聚的喜悦了,竟没仔细想想,他们老的老、幼的幼,是如何躲过沿途匪患,又是如何沿路讨要吃食的?

见李夫人一脸心疼,颜致高拍了拍了她的手:“稻花这丫头很好,娘说得不错,她呀,就是咱们家的福星。”

“以往呀,小王爷虽对我们家还算亲近,可到底只是几个小孩子之间的玩闹情谊,我这心里始终是没底的。”

“毕竟围在小王爷身边的人太多了,咱们家的几个孩子又不是不可替代的,要是再出现几个更会玩、更会闹的,也许就被小王爷给疏远了。”

听到这话,李夫人不乐意了:“咱家的孩子怎么就比不上别家的了?文凯爱闹腾,文涛太敦厚,他们也就罢了,可文修和稻花呢,你倒是说说,哪里不如别家的孩子了?”

颜致高面露无奈:“我不是说咱们家的几个孩子比不上别家的,我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看啊,如今小王爷呢,才不过十四岁,正是爱玩闹的时候,所以咱们家几个爱闹的孩子就入了他眼。可过两年呢?他变得稳重了,也许需要的玩伴就不同嘛。”

李夫人这次倒是没反驳。

颜致高见说服了妻子,又继续着刚才的话题说下去。

“不过啊,有了这一次的粮种相助一事后,咱们家算是和小王爷,以及他背后的郭家,有了更深一层的情谊了。”

“我之前听董大人提起过,汾西匪患很严重,皇上很是挂心,所以出了高产的粮种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汾西,只要百姓填填饱了肚子,自然不会跟着去闹匪。”

“粮种丢了,百姓活不下去了,要是因此导致爆发更大的匪患,郭总督受到的责罚必定不会轻的。”

“我们也算是救了郭总督一命了。”

听着颜致高分析,李夫人算是对事情有了更深的了解,点了点头,随即不忘为女儿表功:“这一切可都多亏了稻花。”

颜致高笑道:“是是是,我也没说不是呀。”

李夫人叹道:“希望这批粮种能顺利到达,这样,汾西的百姓有了盼头,而老爷呢,也有了政绩。”

颜致高点了点头:“是呀,天灾人祸,受苦的终归还是百姓。”

中州省府码头。

看着朝着汾西运去的粮种,董建成也松了一口气。

虽说粮种一事和他没什么干系,可若汾西那边的匪患得不到解决,作为临省的中州也不会好过。

不说别的,就说涌过来的难民安置,就够他头痛的了。还更别提,可能导致的治安不稳问题。

这一次可一定要安全送到呀!

不管怎么说,高产粮种到底出自他治下,若是缓解了汾西匪情,他也是有一份功劳在的。

画笔敲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嫡子无双
嫡子无双
秦豹是常平侯府的嫡长子,但,亲爹不爱,后母不慈,弟弟妹妹辱骂他。默默付出二十年,弟弟秦有德在成亲之际,搞大了青楼娼妓的肚子。为了平息事情,父母让他喜当爹,代替秦有德娶娼妓。秦豹穿越而来,一怒之下暴打秦
东一方
转职当天,我成了s级禁咒师
转职当天,我成了s级禁咒师
穿到异界,开局获得不死之身。面对妖魔鬼怪的袭击,我选择了无敌禁咒师职业。什么?禁咒师职业特别耗生命值,这不瞎猫碰上死耗子了!看来不死的我要在这个诡异世界无敌了。
佚名
惨死重生后,替嫁医妃灭娘家满门
惨死重生后,替嫁医妃灭娘家满门
苏妘一直到死,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一本团宠文里面的炮灰女配。女主是她双胞胎的妹妹。从小到大,所有的宠爱都是给妹妹苏雨曦的,不管她怎么努力,对家人多好,他们都始终不曾认真看过她一眼。她代替妹妹嫁给了臭名昭著
一瓶清酒
京港欲醉
京港欲醉
关于京港欲醉:池虞在港城向来是万众瞩目的存在,身段窈窕,容貌姣好,引得香江追求者无数,却为了救爱了三年的周敬,双目失明,跌落尘埃。可周敬却在他们的订婚典礼上为了白月光逃婚。无论池虞怎么祈求都没有回头。
里泠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
黄金单身汉秦川重生在了95年这个理想与现实交织的岁月,高大的烟囱里冒出滚滚的黑烟,天空中杂乱的电线,高低错落的低矮楼房,有轨电车发出不堪负重的吱吱声,街边面黄肌肉的小商贩。校园里学生热血飞扬,引吭高歌
养老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