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章 第1章
朱墨父母在九十年代是相亲认识的,男才女貌,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也结了婚。九六年朱墨在乡下出生时,父亲与母亲关系已极不和睦,父亲丢下她们母女二人独自去了大城市务工。
在那个年代的乡下,朱墨刚出生时的几个月母女只能靠着母亲娘家的救济艰难度日,后来朱墨再大些时母亲便下地干活却也只能勉强温饱,于是到朱墨五岁时母亲干脆将朱墨寄养在娘家,一人到县城饭店打工多挣些钱,只往娘家寄些生活费,很少得空回乡下看一眼朱墨。
朱墨已记不太清楚小时候的事情,脑海里模糊的一些记忆里,有一个画面是在姥姥堂屋门前站着的一群小孩子里有李安的身影。后来的朱墨想如果早知往后与李安有那么多的纠葛,为什么小时候没有与李安多些接触,早点相识相知,才不会亲眼看他结婚生子。
朱墨的父母终究没有离婚,朱墨八岁时随着母亲坐大巴车去了父亲的城市。时光匆匆,过往不究,一家三口磕磕绊绊吵吵闹闹还是过了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没有什么事或人在朱墨的十几年的人生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直到有一天母亲接了个电话然后告知她:“闺女,今年过年去你小舅舅家过。”
朱墨那时还不知她与李安的纠葛源头已经从这里开始了,只是浑浑噩噩的知道要回乡下了。
小年前一天一家三口坐了几个小时的大巴车,在深夜十一点多终于回到了乡下。朱墨看着呼出的气变成一阵哈气飘散,不由感叹冬天实在令人讨厌。她拿着自己的行李箱下了车,看着眼前的农村二层小楼,是小舅舅家十几年前自己盖的,经过岁月的洗礼二楼已经掉了些墙皮,但因为是小舅舅自己盖的倒是费了些心思并不显得破旧。小舅舅和小舅妈听到汽车响声已经开了门出来迎接他们,朱墨随着父母问了好,小舅妈便安排颠簸了一路的一家三口快些洗漱歇下了。
卧室在二楼,一间大卧室,两间小卧室,朱墨便与父母分别歇在两间小卧室。第二天朱墨睡的迷迷糊糊间听见走廊小舅舅打电话的声音:“大侄儿你到哪了?我去接你。”而后又说:“那行,那你下了火车到公交站坐26路公交就直接到家门口了。”
朱墨的母亲排行老五,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然后大哥,二姐,三姐家均有一子二女,小哥家有两个儿子。父亲家父亲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大哥三妹均一儿一女,小妹一子二女。这些零零总总的近亲加起来近三十个,朱墨只从小被父母耳提面命见到人要叫人,分得清这些大舅小舅二姨三姨姑姑大伯。剩下这些长辈的子女她一概是比她大的叫哥哥姐姐,比她小的叫弟弟妹妹。
迷迷糊糊间听见小舅舅喊“大侄儿”竟一时不知是谁,只管又蒙上被子睡了过去。
朱墨是被母亲叫醒的:“十二点了,还在睡!快点起来,你李安哥来了,快点起床!等你吃饭了!”
朱墨不情愿的起了床,洗漱完走到楼下发现客厅里坐了个人。下颌线流畅,清瘦的脸庞稍微长些,便用一些刘海遮起,发丝应是硬的,刘海并不贴头皮。虽然坐着看不出身高,但只看一双曲起的修长的腿也料想必定有一米八的个头。一条灰色的围脖仅随意的将一边甩在背后围着,穿着黑色的呢子大衣敞着怀,露出里面灰色毛衣。身下黑色西装裤裹着修长的腿搭着黑色皮鞋。静静坐在那里摆弄手机,整个人斯文又温和。
朱墨想起母亲说的“李安”,有些小时候的印象,现在再看他虽然面生也不由升起一股亲近感。
但她向来内向慢热,只笑了笑喊他:“李安哥。”
李安却抬起头笑着说:“墨墨越来越漂亮了啊。”
朱墨看着那笑颜不由在心里花痴“还挺帅”。又想了想自己的样子,虽然老妈貌美如花,老爸也不差,自己却继承他俩的缺点,老妈的内双老爸的突出下颌角。平时收拾一下发型修饰一二还算得上好看,如果扎起头发变成大光明,可就显的土里土气,可爱不足。而朱墨又一向惫懒,不爱化妆,平日只擦个面霜脸颊不干燥起皮就可以了。听着李安的客套话只心里明镜,面上却羞涩笑了笑。
客厅只摆着两张老式木质椅,中间一张四方小木桌隔着,桌上放着一个水瓶,几只杯子。朱墨只得在李安旁边的椅子坐下,双眼放空的看着正前方的电视。电视还是大屁股的老式电视,正放着中央台的广告。心里一时觉得气氛尴尬,又转眼看到柜子旁立着的行李箱,18寸黑色的帆布材质,只觉得李安的品味像老古董一样,整个人不是灰就是黑。
这时李安已揣起手机,偏头面向她温和的问:“你今年多大了?”嗓音如泉水般清冽,仿佛还带着少年的气息,不似他的品味那样沉闷稳重。
朱墨呼吸一滞,有些局促的小声回他:“十九了。”然后又问他:“你呢?”问完像是松了一口气似的转头瞪大眼睛看向他。
李安被她的模样逗笑开来:“没大没小,哥哥的年纪是你随便问的吗?”
朱墨听着他逗笑的语气自己也放松下来,嗔了他一眼:“哼!”转过头去看电视。
我的故事你听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