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秦琼

第1201章 开衙建府(2/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201章 开衙建府

三分之一的税看似高,但重点是吕宋将推行的是朝廷的税赋法,而朝廷自贞观新政以来,虽说工商税比较严格,可两税法做为基本国税政策,还是负担较轻的,税制相对合理,所以比起过去的租庸调税法,要强的多。

两税法保证了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们减轻了负担,而工商、专卖等税又能保证财政税收,朝廷用此税法,地方上也是三分之一留州县,三分之一留道府,三之一上缴国库。

现在朝廷要求吕宋每年将三分之一税赋上缴国库,其实跟内地没什么区别。

在秦琅看来,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份,毕竟皇帝给了你一个别人给不了的地位,置吕宋都督府,就算成为一个羁縻州,那也属于大唐体系的一部份,那么以后就没有人敢轻易碰触。

至于说将来改土归流这个问题,反正暂时是不用担心的,若是皇帝觉得有这种能力,他直接就弄成武安府一样的经制州了,何必那么麻烦。

能用钱解决的事,秦琅看来都不是事,因为秦家和吕宋现在都不缺钱。拿走三分之一的税赋,秦家还有三分之二。

就算秦家再推恩分封,还要再分出一些税赋收益给封臣,但秦家还是拿大头。更何况,吕宋岛未来的经济,又不仅靠税赋,还有秦家自营嘛。

这些以后就相当于是秦家的国营产业,官营作坊,比如盐场啊、金矿啊、港口啊、铸币等等,这些的收益可不比收税少啊?

就好比现在,岛上就算正式开始收税,一切按朝廷的税赋标准来,也收不到多少,可秦家现在经营的这些产业,收益却很大,以后只会更多。

“大郎,眼光要放长远。还有你要记住,中原不会是我们的敌人,只会是我们最强大的依靠。金银岛也好,吕宋都督府也罢,我们都要认清自己的定位,这就是中原的海外前哨站,我们秦家是我中原南海站岗放哨的!”

“我们秦家虽然在朝中人脉很广,民间也有些声望,甚至手中也确实攒有不少财富,但是这些与中原大唐相比,其实不值一提。秦家再厉害,那也无法和朝廷对抗,那是不自量力以卵击石,万万不可取的。”

站在皇帝的立场,他完全可以碾灭秦家,可皇帝为什么没有?

秦琅或许能够明白一些皇帝的心思,一来秦家的行为并不是个例,而是有普遍性,如今绝大多数勋戚豪强都在这重商的大环境下,参与工商贸易,也有许多如秦家一样在海外经营,甚至将来会更多。

正所谓法不责众嘛。

再者秦琅本身是皇帝的心腹勋臣还是女婿外戚,这妥妥的自己人为什么要动?

关键一点,李世民知道秦琅忠于他,也支持太子承乾,皇帝已经老病,为了接班人将来过渡顺利,皇帝不可能这个时候动秦琅这样的支柱。

理由还有许多。

但说白了,李世民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军事大家,战略高手。而做了近二十年皇帝后,李世民早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是一个政治高手,权谋大师。

何为政治?政治就是利益的分配,通过各种手段来分配利益,皇帝就是那个利益分配者,保证各方都能满意,都能认可他的分配法。

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要妥协调和的。

但最终的目的,其实就是皇帝要吃最大的那块蛋糕,这是不会变的。皇帝要做的,就是得让大家同意他吃最大那块,所以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妥协,更需要的是结盟。

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关于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他:封建余孽,粘杆处侍卫他:反动先锋,手沾血债他:废柴大叔,失婚失业三个灵魂一个身体,从甲午到二战,从和平到战争,深入骨髓的是抗日的执念。、、、
邪恶的胖子1981
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
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
关于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一场煤气爆炸让美食城总经理贺兰从2023年借尸还魂到了1993年的赵傻妮身上,一睁眼她就要面临陪葬的命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婆婆姜妙英助她逃出生天。婆媳改头换面成了
素酒一杯
先婚后爱:千亿大佬为我装穷
先婚后爱:千亿大佬为我装穷
实在是没能顶住家里的压力,她只好答应了别人递过来的闪婚邀请。本来打算两夫妻相敬如宾、各自安好地过一辈子,不成想这老公有点东西——有他在,连遇到的问题都好解决了很多!他莫不是传说中的锦鲤命?后来,老公的
佚名
全职在家后,总裁妻子却和别人缠绵
全职在家后,总裁妻子却和别人缠绵
为了全身心支持妻子,我甘愿洗手做羹汤,成为一个家庭煮夫。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扎心的疼——妻子和她的白月光不断传出绯闻!回想我们的相处模式,我感到一阵阵疲惫,这个女人我好像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偶遇陋巷,
佚名
绑定长生抽奖系统后,我抽奖就变强
绑定长生抽奖系统后,我抽奖就变强
【扮猪吃虎+杀伐果断+阴险狡诈+同级无敌】叶凌天穿越到一本女频权谋小说中,成为大周反派三皇子,开局便要和女主凤惑君成婚?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疯批女主竟然要置我于死地,原因是她爱我入骨?当涂有剧毒的匕首插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