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453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453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什么可乘之机?”臧霸有点迷惑地问,“你还有什么后手吗?”

陆白扭头看看。

她的弩车也在那些堆了柴草,盖了油布的缁车当中。

“算不得后手,”她说,“但只要咱们赢下这一场,对面那些东西,都是咱们的了!”

太阳升起来了,一场平平无奇的战斗又开始了。

守城方总要时不时出城和攻城方战斗,直到援军来了,对面撤退了,或者是自己方士兵死得差不多了,只能逃回去困守孤城。

这次对面的主将也没拿出什么新花样。

看到那些马车冲过来,他不为所动,仍然是弩手齐射,先铺天盖地了一波。

大半扎在马车上,小半落在后面,又射死了不少女兵,但对面这次也死出经验了。

那些本该在家里纺线织布的小妇人咬着牙,流着泪,跨过同袍的尸体,继续向前。

——弩手!

军官高声喊道,阵中立刻传来一阵阵拉动弩机的声音。

一声令下,数百支□□不甘示弱地冲向了敌阵!

冀州兵已经猜到有这么一波,训练有素地躲在藤牌之下,片刻之后,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真是一群小娘子!

——这弩有一石吗?

——能扎进藤牌一寸吗?

——不愧是小娘子射的箭,气势虽凶,却这样娇俏!

健妇营不为所动,又向前走了十步。

——弩手!

当第二波,第三波的连弩袭来时,冀州军的笑容多少就有些收敛了。

——她们用的是连弩呢。

他们这样窃窃私语。

——也不过只能射两三支箭。

——那可就是三十步啊!

——三十步又如何?她们还能这样一直射下去,一直走到咱们前面来不成?

只要她们的弩矢射完,后排的弩兵就可以从容填装弩矢,他们的弩可不是对面那些小女孩的玩具,他们用的,是大汉军中引以为傲的八石弩!

健妇营还在缓缓向前。

——弩手!

那一张张脸渐渐近了。

他们也是人,并没有长出妖魔鬼怪的脸,若是几十年前,或许他们见到这样一群妇人走过来,老实人会红着脸躲开,不老实的则忍不住一双眼睛往她们身上飞,再或者互相捅一捅,挤眉弄眼,品头论足。

可是他们谁也不会如此时这般抓紧长·矛,一脸警惕而仇恨地对着她们。

她们也渐渐近了!

她们竟然走到面前来了!

中军的矛手丢出了长矛,两翼开始在指挥下缓缓前进,弩手们终于抛下了强弩,从腰间拔·出环首刀,准备接战。

有刀手速度飞快地冲向马车,一跃而过,向着马车后的女兵劈来!

她们足足射出了十根弩!老兵们记着呢!她们的弩矢必然是空的了!

这些女兵无论身体素质还是战斗经验都不如他们!只要接战,胜负就是再明白不过的!

那个刀手飞快地砍翻数名女兵,顷刻间便撕开了一条口子。

这一场血腥而残忍的混战在开始后,很快变成了压制性的屠杀。

陆白在后面,她身前有几十名女兵护着她,不令阵线崩溃,更不令阵线崩溃所引发的混乱影响到她和她身边的人。

她指着远处那华美绚烂的旌旗下的身影,“看得清吗?”

“只能看到一个小点儿,”射手疑惑,“没穿甲啊,将军,那是主帅吗?”

陆白看了看身侧这数架弩车,又看了看远处。

……她也看不清。

但她还是斩钉截铁地下了令。

“射!”她说道,“射了再说!”

蒿里茫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