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第154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23-诸葛亮篇(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54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23-诸葛亮篇

听见“五丈原”的字眼,刘禅心中一紧,满目的担忧和害怕瞬间投射到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心底也是一沉,不是因为他的死亡,而是为了这几场没能如愿的北伐。

他看着这几次失利的北伐,最后把目光定格在自己和司马懿在渭水河畔的对峙,沉默良久。

司马懿?这还真是靠时间熬走他们吗?就他所知,现在曹丕身体也不大好了,接下来继位的应该就是玉不识提到的那个魏明帝曹叡了。这样看,他也还真是能活啊!

诸葛亮心念电转,思绪万千,但很快便收拢住,转向了对刘禅的安抚。

“陛下,不必担心臣,这一次五丈原并不会是臣等的结局。”

刘禅并不想听这些,他最为关心的是相父的身体康健与否:“相父,真的不要太累了!有些事情就给其他人做嘛!”

面对刘禅泪眼汪汪的样子,诸葛亮安抚性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操劳过度吗?

他确实应该好好保证自己的身体,也只有自己身体康健了,才能有这个时间的本钱来进行北伐大业。要说这一次会像天女的历史那样病逝五丈原?他是不愿意的,曹贼尚且当世,他怎么愿意先走一步呢?

而此时,随着玉不识话音落下,天幕上展现出诸葛亮在营帐中日夜操劳的画面,帐中的灯火映照着他疲惫却执着的脸。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八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

在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成都后,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

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经殒没,率军追击,姜维击鼓整军,做出击状,司马懿不敢进攻,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而此事后来也被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其后,司马懿虽然不认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说他“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但视察蜀军遗留的营寨之后,叹服诸葛亮治戎布阵之才,曰:“亮真天下奇才也。”】

虽然后面的内容又说到了司马懿身上,但大家依旧能够感到玉不识话中透露出来的遗憾。

哪怕在最后,诸葛亮也依旧用自己的死设计了曹军和司马懿,让蜀汉能够从容退去。

康熙看到这里,也是轻声叹道:“如此忠臣良相,实乃社稷之福。”

相同的话也在其他时空中响起,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值得敬仰的人,只是——“只恨未能得偿所愿。”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秋风五丈原,诸葛亮病逝,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北伐生涯——汉朝的最后一位丞相也陨落了。

刘禅是否是一位好君王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觉得一篇《出师表》让他支撑蜀汉继续走下去,有人觉得他未能完成先辈北伐大业,最后留下个“乐不思蜀”的诨名。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诸葛亮是真的好,他或许不是一位好君王,但他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大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诸葛亮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穿平时的衣服入殓,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

当时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蜀汉朝堂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

直至景耀六年,即公元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终于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相父……”

对于这个孩子,诸葛亮难得严肃了神色:“陛下万不可再做此等之事,修祠立庙是极不必要的事,陛下还是应当以政事为要。”

对于天幕中说起朝廷的决议,他是认可的。对于什么修祠立庙他是觉得没什么必要,有这个钱,还不如多往朝政上使劲。

但对于这一点,刘禅有不同的意见——

只见他紧紧握住诸葛亮的手,眼中满是倔强:“相父一生为国为民,立下赫赫功劳,若连这点敬意都不许臣民表达,孩儿于心何忍。”

诸葛亮轻叹了口气。

虽然现在谈这个话题显得很是怪异,但诸葛亮还是想要再劝上几分。

刘禅却是已经不想听了,不要说诸葛亮劝他不要为自己修祠立庙了,他现在连诸葛亮病逝都不愿意面对。

其实诸葛亮率先谈起这个话题,一是想要明确自己的要求,立庙真的没必要,一切从简即可,二也是不想刘禅听到玉不识那几句评价。

在他的心里,刘禅虽然有些笨拙,但他做事还是很认真的、也爱德下士,或许有一天,刘禅能够成长为真正的君王。

但其他人可不像诸葛亮有滤镜。

他们是承认诸葛亮的地位,但对于刘禅,他也一直多以负面的形象出现——怯懦、决策力薄弱,缺乏君主应有的果敢和才干。更是有人认为他是“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

不过玉不识对于刘禅也是一带而过,重点依旧在诸葛亮身上。

【诸葛亮的死,对于当时的蜀汉是极大的打击,对于后世的我们,更是莫大的遗憾。

哪怕到了现在,丞相的影响也是不必多说的。

一如蜀国都灭了那么多年了,但西南的佤族依然遵守着诸葛阿公的盟约,守护着边疆;

一如现在的大家纷纷在丞相墓前供奉上的来自长安的土;

一如当时成都修路,在昭烈庙经过与否争执不下,最后只是因为武侯祠在里面而选择绕道;

一如从成都到西安的高铁票价一直是263元——六百多公里的路,我们现在短短三个小时的车程,但丞相却走了整整一生,最后仍是遗憾。】

萤火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帝上岸斩功臣,逼我黄袍加上身
女帝上岸斩功臣,逼我黄袍加上身
【我扶女帝青云志,女帝罚我晒三日】因女帝一梦,所有人都污蔑秦王要造反,功高盖主的李季泽被女帝活活暴晒三天三夜而死。这一世,穿越而来的李季泽表示女帝看人……真特么准!利用现代知识,造火枪火炮,收拢灾民进行武装。当浩浩荡荡的火枪兵出现帝都,女帝高呼“秦王别造反!”
林森森
王爷府内都是异能女,我抱紧大腿
王爷府内都是异能女,我抱紧大腿
她,生得一副娇柔模样,脸蛋绝美如天仙下凡。谁能想到,一场穿越,让她陷入了困境,那些曾烂熟于心的诗词歌赋,在穿越后竟忘得一干二净。 穿书而来的嫡姐,因熟知剧情,轻而易举地夺走了属于她的一切。嫡姐风光无限地嫁给了文官之子做正妻,而她却只能委身成为锦王的妾室。 踏入王府,她才发现这里简直是龙潭虎穴。王妃手段阴狠,令人胆寒;侧妃是重生归来的复仇之女,满心算计;同她一道成为侍妾的穿越女,诗词歌赋无一不精,
佚名
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
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
关于我当拉帮套的那些年:(都市+年代+种田+情感)邢如意因为贫穷,到王桂花家去做拉帮套,不但照顾桂花夫妻的生活,还自力更生种田养鱼,开工厂办企业,最终成为远近闻名的亿万富豪,而他跟桂花的感情也与日俱增,纠葛不断。一段发生在深山里的诱人故事,一场灵与爱的感情纠葛,一个农民的情感成长经历跟事业奋斗史,一座山村近三十年的沧桑变迁
天天美好
官场:扶摇直上
官场:扶摇直上
副市长被双规,秘书陈向东霎时众叛亲离,女友分手,仇敌打击报复,组织上严格调查。掌握副市长的U盘,利用里面的证据,巧妙周旋,不但成功脱身,而且举一反三,连消带打,反而更上一层楼。陈向东,手握一众本市高层人物的把柄,纵横官场,一路翱翔。
青史
我非池中物
我非池中物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初中时,后妈带着漂亮女儿来到家里,她是我心动的校花。然而,她却欺我辱我,让我活成了一条狗。我不愿屈服命运沉沦,踩着泥沼,奋力抗争,终于逆袭而上,鱼跃龙门。我拥有财富无双,身边花团锦簇。惜我者当惜之,欺我者必弃之。站在巅峰之上,我看着她的背影远去,竟莫名心痛。
夜泊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