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第170章 折服(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70章 折服

无数的墨落在了他的身上,就像是一把芝麻撒落在他身上一样,一个个黑点,密密麻麻,布满了全身。

瘙痒一点点传来,最后是全身上下无一处不痒。

有些蚊子甚至钻进了他的口鼻中,体表的蚊虫已经不是密密麻麻了,而是层层叠叠,像是穿上了一件由蚊子织成的衣服。

而胡惟庸四肢被绑,无能为力,只剩下痛不欲生的大喊。

“啊,啊,啊——”

“痛快!痒得痛快啊!”

“我胡惟庸应是古往今来被痒死的第一人吧!”

“朱元璋,我搓你早八,为什么?为什么从一开始你就想整死我胡惟庸!为什么?!”

“啊,啊,啊……”

“……”

渐渐地,喊声越来越低,直至再没有声音……

……

胡惟庸死了后,围绕着他的清算也开始了。

他的背后其实是李善长和淮西党,胡惟庸目前的定位只不过是一杆枪罢了。

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特别是李善长。

他还清楚的记得,洪武三年,朱元璋曾有过劝他告老还乡的意思,但是他贪恋权势,还想着要安排他退出朝堂后的一切,朱元璋索性就不让他退了。

他现在悔不当初。

如果他当初退了,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惶惶不可终日。

万幸的是,朱元璋这一次并没有打算大开杀戒。

李善长深谙朝堂之道,自然是敏锐的察觉到了皇上有意放过他的意思,如果皇上不想放过他,早就在和胡惟庸对话的时候,随便提及一下自己,自己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看来皇上还是念旧情的。”

李善长感激涕零,在第一时间便递上了辞呈,皇上既然给了梯子,他不可能不顺势下去。

这一次,李善长不再多话,而朱元璋也不再卡他,同意了他的辞呈。

李善长顺利辞去丞相之位,告老还乡。

与此同时,丞相之位一并被撤掉。

在华夏大地,传承了长达上千年的丞相之位,从此成为历史。

按照原本历史的轨迹,胡惟庸案牵连甚广,包括宣国公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一共被斩杀的人数高达三万余人,堪称历史牵连最广的大案之一。

但是这一次,朱元璋却节制了,只处理了少部分确实和胡惟庸一起犯事官员,至于李善长他们,朱元璋决定暂时放他们一马,。

因为这一次,他不再害怕李善长他们,甚至他都不再把他们放在眼里,而且就像他对胡惟庸说的那样,他要留他们看一看,他是如何带领大明走向历史前所未有之高峰的。

武英殿中。

朱元璋心情很好。

“刘基,从今往后,不会有人再敢搞小动作了,你放心大胆去做就好了,咱说过,咱会在背后支持你的!”

“谢皇上,皇上英明!”

这一声皇上英明,刘基发自肺腑。

他为朱元璋这一次的手段所折服,一旁的朱标亦然。

上一次他们去书店的时候,朱辰说过,从上至下的改革,在权威性,统一协调性、高效执行和资源集中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样存在缺点,那就是过度依赖高层权威,下级可能消极应对,甚至暗中抵制,影响改革推进,基层参与不足等问题。

就像现在,执行大明这场重大变革的人,仍旧是他们几个人而已,而他们手下能够用的人其实也不多。

然而经过此事,朱元璋已经开始向百官输出新的观点和认知,不管有没有用,至少是一个开始,而且,经过朱元璋的这番敲打,执行力应该会得到不小的提升……

……

这时,午门外。

一名信差正骑着一匹快马飞奔而来,风尘仆仆,神态焦急,高高的举着一封文书。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很快。

这名信差便被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报,鄂西土司反!”

楚山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池中物
池中物
池鸢一穷二白,为了去雪山滑雪,去欧洲宫殿参加宴会,买私人飞机...“醒了?”一个温柔的声音传到她耳朵里。她转过头来看着那个男人,他有着一张英俊的脸庞和完美的身材。“你是谁?!”池鸢警惕的问道。“我是你
柒淼
都市至尊魔医
都市至尊魔医
江北妹妹被害,妻子背叛,被打成重伤,扔进大海之中。幸得魔祖传承,修成无上医术、神通,开启复仇之路。他要让这世上所有对不起他的人都付出沉痛的代价,要让这芸芸众生,臣服在脚下。
最耀眼的流星
弃徒认错了吗?没有,她掘了全宗祖坟
弃徒认错了吗?没有,她掘了全宗祖坟
关于弃徒认错了吗?没有,她掘了全宗祖坟:姜黎曾是御兽宗的天之骄女,一袭红衣,耀目无比。直到她为了掩护师兄们撤退,身陷魔渊三年,好不容易逃出生天,返回宗门,却发现宗门里多了一位长相与她有七分相似的小师妹
在逃鸽子
剑道封神
剑道封神
传言,暴发户首富李家之子乃惊世天骄,有剑仙之姿。梅花剑仙被惊动,入世一趟,只为收其为徒。却不曾想,此子根本无法习武,若要修炼,先要强行将经脉震碎重开……修道之难,难于登天。此过程中他若退却一步——便是
佚名
恶婆婆她不洗白,渣儿她全扔
恶婆婆她不洗白,渣儿她全扔
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三个儿子,可他们为什么还念叨着自己偏心,还骂她老不死的。没人尊敬她,养儿也不防老啊。她又想起早死的女儿,。女儿在乡下被人哄骗匆忙结婚,因为把女儿的彩礼拿去给大儿媳让家里清静些,导致她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