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国兴亡史

第36章 蛟龙腾空(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36章 蛟龙腾空

我们现在所共知的是,记录赵匡胤生平的《太祖实录》是在其驾崩之后被修改整理过的,而且是在赵光义当上皇帝之后。在赵光义的儿子赵恒当上皇帝之后,《太祖实录》再一次地被修改整理。这也就是说,太祖时期有关于赵光义的某些事在正统史料里要么被删除,要么做了美化,比如陈桥兵变赵光义是否参加这个问题在史学界就存在极大的争议,而《太祖实录》里有关于赵光义的争议还不止这一处。总而言之,宋朝历史上前后两次修改《太祖实录》就只有一个原则:有损赵光义伟光正形象的事全部抹去,增加或是美化一些或许根本就不存在的有利于提升赵光义伟光正形象的事。前者应该是赵光义干的,后者则无疑是他的好儿子赵恒干的。

何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何为篡改历史?何为欺负死人不会说话?此即是也!

赵光义修改《太祖实录》时还不敢过于太过嚣张,毕竟当时还有那么多亲眼见证了历史的人还活着,即使那些人都匍匐在他脚下对他高呼万岁,可这时候已经贵为皇帝的赵光义毕竟多少还是得要点脸的,所以过于美化自己这种事他还干不出来,但把一些明显不利于自己名声的事给删了倒也还算是双方都能接受。

等到赵恒登基之后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别看登基前赵恒这个小青年表现得是那么的乖巧得体,他登基之后修改起《太祖实录》来比他老爹的手脚可放开得太多了。对此,他当然也有自己的解释:我孝敬自己的老爹有错吗?子不言父之过,我伟大的如太阳一般光明的父亲怎么能在史书里留下黑斑?必须得改,另外还得加点优秀的事迹进去,这样才叫伟光正!至于我敬爱的大伯,你就受点委屈,反正我登基之后是补偿了你们家的,我的堂兄弟德昭和德芳尽管都死了,可我对他们的后嗣那是相当的优厚,这就算是我的一点歉意和补偿吧!至于那些总喜欢说三道四的大嘴巴,我根本就不屑于搭理你们。我大伯当皇帝时的那些大臣都死得差不多了,即使没死他们也不知道我具体都修改了什么,再过几十年,我修改的这些史料就是流传后世万代的唯一官方正史。你们谁又能奈我何?

我们说这些话其实没有什么别的用意,我们就是想以此来解释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和事实:在正史的记载里赵光义只是寥寥数语竟然就让铁了心要迁都的赵匡胤放弃了迁都的打算。我们都知道这其中肯定是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较量,但史书里就是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它给我们留下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在众大臣都保持沉默的情况下,只是一个亲王的赵光义竟然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胜利了。赵匡胤贵为皇帝却迁都失败,他最后只能郁闷地再又回到了开封。

我们来看史书里的记载:李怀忠劝谏失败后,赵光义亲自赶来见他的哥哥,他直入主题细说迁都的诸多不利,但这些话赵匡胤的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他对赵光义说道:“你根本不知道朕之所以迁都洛阳的用心和想法,朕不但要迁都到洛阳,朕将来还要把都城迁往更远的唐朝故都长安。”

赵光义一听这话更慌了,他直接给赵匡胤跪下磕头了,他再一次地表明自己反对迁都的态度和理由。赵匡胤随即向他解释道:“朕之所以要迁都不为别的,开封城四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面对辽国骑兵的冲击几乎毫无防御力,后唐的李从珂和后晋的石重贵其亡国的教训不可谓不深。我大宋为了防御契丹人南下袭扰而不得不在开封城里囤积重兵,可一旦迁都洛阳和长安就可凭借山川之险抵御外敌继而无需常年在国都里屯驻数十万的大军,如遇外敌入侵只需各处据险而守然后对来犯之敌聚而歼之即可,这样的话就可在军备开支上面为国家省下千万钱粮。”

很遗憾,赵匡胤这一番极具战略眼光却也苦口婆心的解释对赵光义全无说服力,他抛出了一句他自认为神圣而光辉实则却是狗屁的御敌之道:“陛下,我亲爱的哥哥,国之安危存亡,在德不在险啊!”

赵光义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我们大宋的皇帝个个都德行高尚就能万事大吉,就能让四夷臣服,而想着用天险来稳固江山社稷根本就没有什么用,也只有那些无德的帝王才会把江山的安危寄托在那些所谓的天险之上。

赵匡胤对此的回应是当场沉默,可我在这里就很想问一句未来的太宗陛下:“既然如此,那你后来为何要在开封屯积比你哥哥当朝时期数量还要庞大的禁军?你不是有德吗?你的德行不是可以保社稷安全吗?”

在德不在险,这话用来治理内政、防止内乱上面绝对是真理,是神圣而光辉的治国之道,但在抵御外敌这方面这句话简直就是脑残级别的屁话。请问你赵光义有德吗?就算有,可后来的辽国人被你的德吓住了吗?党项人被你的德吓住了吗?如果国家之安危真的是在德不在险,那你干嘛不解散军队让全国人民都读书修德,那样你的国家不就万年永固了吗?可事实上在你的手里大宋朝可是四处漏风啊!那时候你的德又在哪里呢?怎么不把它们派出去抵御外敌呢?

另外,说到德,先是有赵匡胤不明不白地突然暴毙而崩,然后你赵光义又吃相极为难看地抢夺了自己侄儿的皇位,然后你哥哥的两个儿子先后离奇地死去,你的弟弟赵廷美也贬死于房州,你的皇嫂死后你却拒不发丧,还有你对李煜老婆小周后的那些传闻中的所作所为,这些事哪一件能够体现你的德?在德不在险——你配说这句话吗?配提这个德字吗?

很抱歉!我承认我在个人主观情绪上对赵光义这个人有很深的成见,关于他这个人我有很多话想说,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还是回过头再来说迁都这件事。

在赵光义说出那句经典的“在德不在险”之后,气急败坏的他竟然很是狂妄地直接当场拂袖而去。诚然,赵光义是当朝皇帝的胞弟,可是他毕竟是臣子,如此失礼的行为实在是有违君臣之道,可他仗着赵匡胤对他的宽容愣是把君臣之礼给抛之于脑后且根本不担心赵匡胤会把他怎么样。

更离谱的是赵匡胤对此的反应,他先是望着赵光义渐行渐远的背影发呆,等到其走远之后,他才对左右之人说道:“晋王这话说得的确没错,然而不出百年,开封这种举全国之力供保一方的局面必定会耗尽天下之力。”

很不幸的是,天选之子的这个预言后来真的就应验了。百年之后,开封依靠全国各地的供养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但当它被金国人攻破之后,北宋也就此灭亡。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只是如今的我们总是会去想象:如果宋朝当时真的把都城西迁至洛阳或长安,那么后来的靖康之耻以及所谓的二帝北狩的历史悲剧是不是就不会上演呢?

历史写到这里的时候,史书再次出现了断篇。赵光义公开站出来表示反对迁都,叩头请谏未果之后就扬长而去,而赵匡胤则是沉默。在这之后,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然后赵匡胤就又乖乖地回到了开封,迁都之事就此不了了之。然而,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很遗憾,关于这段历史在史书上被抹得一干二净,真的就是什么也没有记载,如果有只能去野史或民间传说里去找。但是,就如前面所言,这中间肯定是有事情发生的,只是可能太过劲爆或敏感以至于落得个被人为抹平的下场。所以,我们只能去猜,即使是猜都只能瞎猜,但可想而知的是,凭借赵光义手中的资源和实力他一定会加以利用并最终促使赵匡胤不得不在重压和形势面前低下自己高贵的帝王头颅——放弃迁都。

赵光义手中的资源和实力有多强大呢?他自己做了十几年的开封府尹,其影响力可谓是遍布开封城的每一个角落:他很早就在私底下通过自己的手下干着交结地方官员、朝中大臣以及禁军将领的事儿;在扳倒赵普的时候他更是心照不宣地与一帮宰执大臣结成了某种形式的政治利益共同体;他的手甚至伸到了赵匡胤的后宫之中,这一点从赵匡胤死后他身边的太监王继恩抗拒皇后的懿旨直接去找赵光义进宫夺权便是铁证。

此外,还有一件以前发生的事可以证明赵光义的能量和本事有多大。

公元972年秋(这件事发生具体的年份在史书上有不同说法),掌管国家盐铁、钱粮以及度之等事务的三司部门向赵匡胤报告说因为漕运出了点问题,所以京城的粮食现在快吃光了,储量最多够吃半年。为了不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三司建议赵匡胤把禁军分散到外地去就食,等到将足够的粮食从南方运到开封后再让他们回来。

听到这话,老赵差点吓晕过去。堂堂大宋京师之地竟然只有半年的存粮,这要是谁来个围城不就瞬间死翘翘了吗?老赵大怒,他召来三司使楚昭辅质问道:“你楚昭辅是干什么吃的?作为三司使,国家没有九年的粮食储备你就该被问罪,你的人现在竟然跟我说京城里只有半年的粮食储备,还叫我把负责守卫京城的禁军派出去讨饭吃,疯了吧你们?朕告诉你,赶快想办法解决这事,如果到时候真的缺粮了,到时候朕就拿你治罪!”

楚昭辅颤颤巍巍地出了宫,内心是无比的崩溃,如果能想出法子他至于主动坦白跑来挨骂吗?可赵匡胤那里显然没有商量的余地,绝望之中他想到了赵光义,他跑去跟赵光义倒苦水并希望赵光义能够去给他说说情,至少希望赵匡胤能够多给他一些时间筹粮。三司使,这在行政级别上可是仅次于宰相和枢密使的宋朝第三高官,赵光义哪能放过这样的一个可以施恩于朝廷重臣的机会,再加上他本来与楚昭辅就有私交,于是他不但答应给楚昭辅说情,还愿意帮楚昭辅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

很快,结果出来了,赵光义让自己的幕僚陈从信出面帮楚昭辅搞定了此事,出产自江淮的大量粮食顺利地运入了开封。如此一来,禁军不用出去讨饭,楚昭辅的官位甚至是身家性命也得以保全。

这件事能说明什么?中央政府的一级职能部门都搞不定的事居然被市政府里的一个秘书给搞定了!可怕吗?赵匡胤知道这事会是什么反应?会作何感想?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光义及其党羽和势力的能力和能量从这件事里由此可见一斑。更令人惊悚的是,这件事可是发生在四年前的公元972年,四年之后的赵光义其实力和能量比起那时候完全就是另一个量级。

赵光义既然决心反对迁都,那他就一定会动用自己手里的那些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意图,对他来说迁都几乎可以说是他与自己哥哥的一场生死较量。一旦离开了开封,他苦心十几年所经营的一切将毁于一旦,他在洛阳就只能是一个有名无实的亲王,他也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赵普,最后被赵匡胤给安乐死。于是,我们所猜想的赵光义动用各种能量逼迫赵匡胤最后放弃迁都洛阳的事就很有可能是存在的,至于具体的方式和行为就只能是个永远的谜。

不管怎样,赵光义最后胜利了,在洛阳停留了一个月之久的赵匡胤最后下诏返回开封。只是,这件事定然也让兄弟俩的矛盾被公开化,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面前,赵光义终于是凶相毕露。

对于赵匡胤来说,他在迁都一事上的最终妥协无疑是一种耻辱,而赵光义的势力如此庞大也逼得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剪除自己这个好弟弟的羽翼。他如今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还是太过小看大宋的这位晋王殿下了,所谓虎大伤人,如今的晋王殿下再已不是他当初的小弟光义。

海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觉醒每日情报面板,肝成万法真仙
觉醒每日情报面板,肝成万法真仙
秦望穿越大苍国青牛集,有个相依为命的姐姐,险些饿死,这时,每日情报系统突然激活。【每日情报已唰新】【1:李老财为斩草除根,正和管家商量以介绍营生为名,将你卖给‘大官人温柔乡’赚一笔。8 w0-177438
龙巽天
大渝筹算师
大渝筹算师
【女强+虐渣+轻松+双洁+扮猪吃老虎+HE】 好消息:有婚约的未婚夫婿乡试中了头名解元。 坏消息:中了解元的未婚夫婿想体面的悔婚,算计了商户出身的未婚妻。 好吧,既然你想体面的悔婚,算计别人,那大家都不要好过了。 换了瓤子的叶辞书果断反击。 你不是喜欢算计吗?一场场算计都落空了,你会疯吗? 既然你喜欢算来算去的,那叶辞书就和你一笔一笔算。 叶辞书什么都不会,最会的就是打算盘了。 一把算盘,算的是
佚名
华娱:大导演就是能为所欲为
华娱:大导演就是能为所欲为
【无系统】【娱乐】【导演】【推推推推】【获奖】 同行:有才华了不起?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叶寒:对不起,有才华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叶寒:别骂我,我是想给每个美女明星进步的机会, 叶寒:我没主动啊,是他们主动对我下手。 一场梦境让北电表演系,号称二十年来最帅校草的叶寒拿起导筒。 柏林电影节开始,从欧洲三大到国内三金,从金球到奥斯卡,成就文艺票房双开花华夏最顶尖的导演。
佚名
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
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
关于我一个C级天赋,无限进化很合理吧:叶秋作为一名标准穿越者,刚刚觉醒C级天赋【影刃】,没有战斗力,在异能者中,是垫底的存在。此时,金手指出现,新手礼包自带SSS级天赋【无限进化】,拥有进化万物之能。只要击杀生物,将获得一定比例进化点,可以进化万物。觉醒天赋后,异能大考即将开始,为了快速变强,叶秋前往异兽战场,不断击杀异兽,快速变强,同时天赋异能也走向诡异画风。叶秋不断在异兽战场探索,无意中发现
木溆
闺蜜齐穿书,不创飞女主算我输
闺蜜齐穿书,不创飞女主算我输
【双穿书+年代+女主甜宠+闺蜜父女火葬场+磕cp+吃瓜吐槽+大女主+白手起家 。】 我和闺蜜齐穿年代文,我嫁的裴斯野,单臂提抱杀,杀穿一众少女嗷嗷待哺的春心。 闺蜜嫁的斯文病娇霍绍桁,忠犬虐恋结局更是赚足读者眼泪。 我俩白日黯然神伤,晚上凑在一起狂嗑cp。 区区两根,何足挂齿。 这才是我们大女人喜欢看的! 死丫头要是演够了,能不能换我演演! 后来攒够创业基金,我和闺蜜一合计准备携款跑路。 闺蜜一
蓝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