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05章 暗潮潜生
林婉赞同:“好,这样也好,省得我们平白对内部同事猜疑。”
王静点头,收起纸条:“那就这么办。”
话虽如此,她心里仍难免惴惴,想到这几句警示似乎暗含对“深海终无息,群山有裂痕”的指向,也与方舟末章的隐喻勉强能对上。如果真如对方所说,“有人”早在更高层面推动了方舟计划,这个人或势力是谁?是黑袍内部的大教主?还是国际上某些图谋不轨的组织?没答案,只能带着警惕等待更多迹象。
转眼又过两天,研究所内部的“极地行动表彰会”在多功能礼堂如期举行。萧远坐着轮椅上台,与王静、林婉并肩站在聚光灯下,一排领导或导师当众为他们颁发奖章与证书,台下众人鼓掌热烈,还有不少闪光灯拍照留念。对三人而言,这种仪式场景略有些尴尬,但也只能配合场面。李教授简短宣布了对先遣队的嘉奖决定,包括奖金与研究所职级的晋升,还会在所内再给他们安排更好的生活与训练条件。
典礼后半段有不少同事与学员献花或鼓掌,萧远玩笑般举起奖章示意,王静则温婉地点头微笑,林婉也笑容可掬,但三人心知肚明:这只是“胜利的名义”下短暂的欢庆,真正的阴霾尚未散去。不过,他们也都乐得暂时放宽心——至少在这个春意萌生的当下,不必与任何怪物生死搏杀。
台下坐着的宋菁与其他熟悉同事纷纷鼓掌祝贺,现场一派欢乐。表彰仪式结束后,研究所食堂还特别准备了小型自助餐,让大家互相敬酒、聊天。萧远坐在轮椅,身边围满那些对他敬佩的新人或者女同事,他倒是当仁不让地侃侃而谈,把自己在极地斩怪的过程讲得惊险又传奇,引来一阵阵惊叹。林婉则被技术部那些工程师包围,询问更多现场需求。王静喝了半杯果汁后,借故走到餐厅外透气,免得被人缠着采访。
结果她刚到户外平台上吹风,就看到方教授和李教授在那儿低声谈话,神色似有些凝重。她本想回避,但对方已注意到她出现,李教授便朝她招招手:“王静,你过来一下。”
王静走过去,稍感不安:“怎么了,教授?你们表情好像不太好。”
李教授苦笑:“刚得到消息,联盟那边在高加索地区尝试的二次侦察又失败了。无人机进入那片山区后不久,就失去信号,似乎遇到强磁或干扰。现在当地政府认为那儿可能不适宜空中监测,正建议用地面向导深入,但相关谈判一直卡着。”
方教授补充:“还有一点,根据我们刚拿到的卫星云图,那区域近来天气异常,频繁雾气和雷暴,好像随时可能出现塌方或山洪。这对任何地面团队都极其危险。”
王静皱起眉:“也就是说,那‘鲁恩峡谷’再度展现了不寻常之处?”
李教授叹气:“至少我们确认那儿绝不平静。可没合法途径和强力后援,我们不能强闯。”
王静握拳沉思,心想若余烬之灵真在那边酝酿坠落之仪,这些天或许已布置得七七八八。再这么拖下去,等他们真正获准进山时,会不会为时已晚?她将心中忧虑说给李教授,后者也只能无奈表示:“高层还在努力,我们也只能随时待命。你们放宽心,该来的任务躲不掉,不来就安心过日子。”
王静只得点头,却暗暗下定决心,要多留意任何可能的线索,绝不能放松警惕。方教授拍了拍她肩膀:“好了,别愁眉不展,这种事你急也没用。先回去陪大家好好聚聚吧。”
王静苦笑:“是,我再呆一会儿就回餐厅。”
两位教授先回大厅。王静留在户外平台上吹了会风,脑海里又浮现那神秘纸条的话:谁先点燃彼岸火?难道在“鲁恩峡谷”背后,还有别的势力推波助澜,不想让联盟轻易进入?想到这里,她心里莫名升起一股寒意,春日风中似乎都带了凉意。
转过天来,研究所恢复常态。林婉继续在技术部升级干扰设备,萧远留在康复区做腿部复健,也时不时到训练场教导新人刀术,王静依旧协助导师给术士做战术训练,偶尔帮忙整理信息。一切看似有条不紊,隐隐有种回到幽谷战后那段“平静期”的感觉。然而,王静心底的那份不踏实并未消减,尤其当夜深人静时,她常想起朔莱或神秘纸条所暗示的“永劫之门”威胁。
这一天下午,王静在研究所图书馆里搜索资料,一部关于“世界深层地质与远古传说”的古籍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该书由一位过去的欧洲探险家编写,内含他在欧亚高地山区里的一些笔记,提到某处险峻峡谷里曾发现大规模祭祀痕迹,以及一条暗河疑似通往地底湖。王静如获至宝,立刻把书借出来,坐在图书馆角落细细阅读。越看越发现书里描述的地点与“鲁恩峡谷”很可能重合。那探险家当时写道自己被神秘力量吓退,还声称“峡谷底部仿佛通往无底深渊,如跌落暗海”。这种记载与黑袍祭祀的思路几乎如出一辙。
她一口气看了两小时,把关键段落拍成照片,想待会儿去给林婉看下,或许能找到更多细节。等到快五点钟才意犹未尽地离开图书馆,准备回宿舍整理。然而刚踏出图书馆大门,王静就看到一道矮瘦身影闪进拐角,好像在躲避自己。她心中一惊,想起那日纸条的事,不会是同一个人吧?她快步追过去,却发现拐角是一条安全通道,里面空无一人,只闻到淡淡鞋底磨蹭水泥地的声音远去,想必那人跑了。
王静皱眉,这就更说明有人在暗中观察她?或者仅仅碰巧遇到?她不肯放松,索性往通道深处走了几步,却见到路灯光线微弱,无任何踪影。只得怅然退回,思忖若真有人想见她,何必闪躲?要是暗算她,何不在偏僻处下手?看来对方确实不想正面接触。
她略感无奈,只能回宿舍,将书里的资料都导进电脑。吃完饭后王静打算去技术部把这事告诉林婉,看看她有没有空帮忙分析。可这一晚林婉又忙到深夜,她等了好久才收到对方简讯:“别等我啦,设备焊接卡住了,我要跟工程师通宵,明早再说。”
王静看着手机屏幕发呆,最终叹口气:“算了,那就明早吧。”她无法独自集中精神,干脆收摊睡觉。夜里又做了乱七八糟的梦,醒来后天已蒙蒙亮。
翌日一早,王静照旧先去吃早饭,途中绕去看了下萧远的康复情况,发现他还在床上呼呼大睡,就没打扰。等吃完饭再去技术部,却仍不见林婉。工程师说林婉两小时前就回宿舍补眠。王静只得返程,想在宿舍楼看看能否把她叫醒。
等她到林婉房门口一敲,里面传来林婉睡眼惺忪的声音:“谁……哦,王静啊……进来吧。”王静推门进去,看到林婉头发乱糟糟趴在枕头上,显然很疲倦。她赶紧轻声:“你继续睡吧。我本想跟你讨论本书资料,但不急,你先歇好。”
林婉伸手揉眼睛,还是挣扎着坐起来:“也别拖了,我睡好几小时呢。你把资料拿来我瞧瞧。”
王静无奈,只得拿出笔记本和书中摘录,坐到床边简短说明:“这是一本欧洲探险家写的游记,里面描述他曾在某高加索山谷发现奇怪的暗河与祭坛痕迹,和‘鲁恩峡谷’很像。更可怕的是,他还提到深井与暗海的传说,与我们推测的‘永劫之门’暗合。你看这段:‘当我立于谷底,犹闻似深海潮汐在脚下呼啸……’”
林婉揉着太阳穴翻看那些段落,越看越瞳孔收缩,顿时打起精神:“确实很吻合。那作者写得挺详细,说那里不但地势崎岖,还有诡异氛围,仿佛存在某种古老封印。只不过结尾他吓得逃离。”
王静点头:“对,所以我在想,他描述的年代是上世纪初,黑袍可能还没彻底活动。但既然那里一直有神秘传说,现在余烬之灵若想复苏‘坠落之仪’,选此处再合理不过。”
林婉拿笔记下书里提到的几个地名与坐标:“看来咱们以后真得去那边走上一遭。只可惜现在没通行许可,白急也没用。”
王静无奈:“是啊,我也愁这个。只是越看越觉得危险。万一余烬之灵早在那儿设下埋伏,我们再晚一步,后果堪忧。”
林婉摇头:“我们没法擅自行动。别忘了那边可不是无主之地。”
两人沉默片刻,林婉终于伸个懒腰:“算啦,等再过些日子,看联盟如何安排吧。对了,你说昨晚又好像有人暗中观察你?怕不是跟那纸条同一个……”
王静耸肩:“有那嫌疑,但抓不到证据。”
“要不要我们暗中设伏?”
“在研究所里设伏?那也太敏感。李教授让我们别声张,我觉得还是观望吧。”
林婉点点头,没再多说。她转念想起自己还要去技术部收尾:“那我现在差不多醒了,去洗把脸再去加会儿班。你要不抽空把这本书翻录些关键点给李教授看看,让他评估一下?”
王静应下:“好,你先忙你的。别熬太久。”
林婉笑:“放心,我努力不熬夜。”
看到她恢复干劲,王静心里也多了几分踏实。她离开林婉房间后,径直去找李教授,可惜对方正出席一个外事会议,要下午才回。王静便把摘录整理好发邮件给李教授并“月晖”专员,标题是“关于高加索山谷远古传说资料”,以备他们随时查阅。做完这一切,她有种把手头能做的都做完了的感觉,心情略微轻松,也无处可施展了。她翻翻日程,今天下午没什么急事,索性就回宿舍写了半天“个人总结”,把幽谷到极寒的所有关键点再度梳理一遍,也当给自己一个彻底的交待。
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流逝。转眼间又过了一周,期间没有任何特别的警报,研究所的日常节奏仿佛回到最初。新人术士继续受训,技术部加速干扰设备的研发,欧亚方面的谈判进展仍然缓慢,但也没有任何坏消息传来。萧远依旧在康复中心做理疗,进展不错,已经能借助支撑拄拐行走短距离。林婉的工程团队亦拿出一台初步成型的“便携干扰原型机”,重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二,符文承载率更高,她欣喜万分,连夜编写说明文档。王静在所里则成了小半个“指导员”,兼顾帮助李教授处理一些繁杂事务,与新人交流。
然而,越是风平浪静,越容易让人升起一股隐忧,好像在厚重幕布后暗流涌动,却迟迟不见帷幕拉开。王静最初那些关于神秘纸条的猜测,也一直没有新的动静,对方像蒸发了一般,再无留痕。她有时甚至会怀疑,那次或许只是某个无聊之人搞恶作剧?可那纸条里包含太多核心词汇,并不是随便胡诌就能对得上的。这疑惑深藏在她心底,并未告诉更多人。
直到又一个周五下午,王静和林婉在研究所图书馆帮忙做资料归档时,意外收到了来自“月晖”专员的紧急联络——让她们俩立刻去李教授办公室集合,说是有重要情报到了。两人放下手中书籍,迅速赶去。抵达时,发现萧远已经被轮椅推到那儿,方教授、李教授、月晖都坐在电脑前浏览一些加密文档,神色凝重。王静和林婉对望一眼,预感事关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