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74章 都在
无论是面对距离的遥远,如同相隔千山万水,使得每一次的相聚都像是跨越了银河的牛郎织女;
还是生活习惯的冲突,一个习惯早睡早起,生活规律得如同精密的时钟,一个却是夜猫子,喜欢在夜晚的狂欢中寻找生活的乐趣,真正的爱都不会像一个理性的决策者那样,去权衡得失,然后做出所谓明智的选择。
它不会去算计因为这种距离或者习惯差异可能带来的痛苦或者不便,然后决定是否要继续这段感情。
真正的爱无视时间的考验,它不会因为相处久了,发现对方的缺点逐渐暴露,那些曾经被隐藏在美好表象之下的小毛病,如同一颗颗沙粒逐渐磨人,就理智地思考是否要继续相伴。
它不会因为岁月像无情的刻刀改变了彼此的容颜,从青春年少的朝气蓬勃变得满脸皱纹的沧桑,或者境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的一帆风顺到如今的穷困潦倒,就去权衡这段感情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真爱是那种即使看到对方最不堪的一面,也许是在最落魄、最失态的时候,依然坚定地想要紧紧相拥的情感,是一种不计后果、不求回报、无条件的包容与接纳。
这种包容不是勉强自己去忍受,而是从心底里将对方的一切都视为自己爱的一部分,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是荣耀还是耻辱,都欣然接受,就像大海接纳所有的河流,无论是清澈的还是浑浊的。
爱,永远是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它宛如那雄伟壮阔、高耸入云且历经岁月沧桑仍岿然不动的高山,无论遭受何种狂风暴雨的猛烈侵袭,也不管岁月的长河如何无情地冲刷打磨,它都始终稳稳地扎根于大地,毫不动摇,以一种傲然屹立、不可撼动的雄伟姿态坚定地守望着。
真正的爱绝不应该被“喜欢不能在一起”这种充斥着无奈与无尽遗憾的状况所束缚住,因为当爱真实地存在时,它自身蕴含着一种能够冲破世间一切阻碍的雄浑磅礴的勇气。
这种爱并非那种仅仅停留在表面、如同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的喜欢。
那种浮于表面的喜欢,往往只是基于外貌的短暂吸引,或是在短暂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片刻愉悦之感,所以极其容易因为诸多外在因素的干扰而无法走向在一起的结局。
这些外在因素,就像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两人之间。
家庭的强烈反对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反对可能源于家庭传统观念之间的严重冲突,例如一方家庭秉持着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认为双方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必须相当才能够结为连理;
或者是家族利益的深度考量,家族可能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社会关系等,期望成员与特定的对象结合,而不接受这段感情。
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阻碍,一方可能身处社会的高层,享受着荣华富贵,被尊贵的社会地位所环绕,出入皆是高档场所,交往的都是社会名流;
而另一方却在社会的底层艰难地为生计奔波,面临着贫困与艰辛,每日为了基本的温饱问题而忙碌。
还有距离的遥远这一因素,这种距离可能是跨越国界的遥远,双方所在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制度,这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变得异常困难,就像被一道无形的屏障分隔开来。
但爱全然不同,爱是深沉而浓烈的,它恰似那奔腾不息、一往无前的江河,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能够跨越这些看似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
就如同历史长河中那些勇敢无畏的情侣,他们冲破了世俗的偏见和重重困难,凭借着对爱的执着信念,书写出一段段动人心弦的爱情传奇,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爱也绝不应该被“爱而不得”这种充满悲叹与哀怨的概念所定义。
爱不是一种只能远远观望、永远无法触及的虚幻泡影,不是那种在心底默默祈求却得不到丝毫回应的单恋,更不是像夜空中那遥不可及的星辰,只能给人带来无尽的伤感与失落。
当爱真正在两个人之间生根发芽时,它就会像一棵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为彼此的心灵遮风挡雨,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温暖的港湾。
这棵爱的大树会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深入的理解以及无尽的包容,去克服那些可能出现的重重困难,不断地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而不是让距离成为爱的天堑。
这种努力可能体现在诸多方面,例如双方为了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不辞辛劳地学习对方的语言,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内涵,用心去适应对方的生活习惯。
他们可能会为了共同的未来而齐心协力地努力奋斗,积极改善经济状况,逐步提升社会地位,从而消除那些可能阻碍爱情发展的不利因素,让爱情之树能够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目睹的所谓“不能在一起”或者“爱而不得”,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遇到事情和面临决策时权衡利弊之后的无奈放弃。
当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时,比如职业发展方面的冲突,一方可能因为一个绝佳的工作机会而需要前往另一个城市甚至是遥远的另一个国家。
这个工作机会或许是梦寐以求的晋升机遇,能够让其在职业生涯中迈出巨大的一步,接触到行业内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社会声誉;
而另一方却由于自己的工作已经在本地稳定下来,拥有自己的工作团队、稳定的客户资源,家庭的根基也深深扎根于此地,有着年迈体弱需要照顾的父母,以及熟悉且难以割舍的朋友关系网络等诸多因素而无法同行。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便开始在爱情与事业之间进行权衡,比较二者的重要性。
他们会深入考虑如果放弃事业追随爱情,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比如失去现有的高薪工作后,可能无法按时偿还房贷、车贷,从而导致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甚至可能陷入财务困境;
同时,还会面临未来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例如新的城市可能缺乏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即使有,也可能需要从头开始建立自己的职业声誉和人脉关系,这无疑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而如果选择事业,爱情可能就会在时间和距离的消磨下渐渐消逝,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到与爱人分离后的孤独寂寞,可能会错过与爱人共同经历的许多重要时刻,比如组建家庭、生育子女等人生大事,这些美好的憧憬可能都会化为泡影。在这种权衡之中,爱情往往就成为了被放弃的一方。
又或者在家庭因素方面,当双方家庭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时,一些人会在面对家庭的压力和可能产生的家庭矛盾时,开始权衡维持这段爱情关系可能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和压力,与放弃这段关系回归家庭舒适区之间的利弊。
例如,一方家庭非常注重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家族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家族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行为规范;
而另一方家庭则更崇尚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自由和发展是最为重要的,鼓励家庭成员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个性。
或者一方家庭有着浓厚的宗教信仰,在饮食、生活方式、节日习俗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特定的饮食禁忌、宗教仪式的参与等;
另一方家庭却没有这些宗教约束,生活方式更加自由随性。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仔细考虑如果坚持爱情,可能要面对家人的强烈反对,这种反对可能表现为家庭关系的极度紧张,家人之间频繁的争吵,自己可能会被家庭边缘化,被视为违背家庭意愿的叛逆者,甚至可能会遭受家族的排斥;
而放弃爱情则可以避免这些家庭纷争,能够继续享受家庭的和谐与温暖,遵循家庭的传统习俗,得到家人的支持与认可。
于是,在这种权衡之下,爱情再次被牺牲。
在社会舆论方面,当一段爱情不符合大众的传统观念或者社会的普遍预期时,例如年龄差距较大,一方可能是风华正茂、充满朝气的青年,另一方却已步入中年甚至老年,这种年龄上的悬殊差距往往会引发外界的诸多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