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穿成假千金,系统每天哭唧唧

第91章 这是几个保镖吗(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91章 这是几个保镖吗

对于封昱今日的晏家之行,封太太十分重视。

主要是封昱这几天遭遇太多的不测,即便是求了那护身符,她也不是很放心。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出门的时候她点了八个保镖跟着,一辆车都塞不下。

封昱对此表示抗议。

他是去别家参加宴会的,不是去找茬的,带这么多人算什么事。

封太太不为所动。

虽然八个保镖是夸张了一点,但是和封昱的安全比起来,一点也不夸张。

封太太表示:“你要是这几个保镖都不愿意带的话,那就别去了,难不成你真想让你妈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封昱的视线从亲妈那乌黑的秀发上掠过,有些无语。

也没那么夸张吧。

虽然是受了点伤,但也没到要丧命的程度。

封太太翻了个白眼:“别看我,不答应就别去,正好在家待着更安全。”

封昱没有办法,只能同意。

于是晏明源和周海英看到的,就是浩浩荡荡一行十个人进门。

最显眼的莫过于那八个保镖,一个个身高都在185往上,统一穿着黑色西装,嘴角下耷,神情严肃。

晏明源都惊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家是什么龙潭虎穴呢。

周海英也有些呆滞:“封太太,您这是?”

她其实和封太太也不是很熟,就是在另外一位太太组的局里见过几次。

她给人发请帖的时候,都没指望人家会来。

封太太也知道自己带这么多人有些夸张,她干咳一声,稍微解释了一下:“没什么,就是我儿子最近遇袭,我担心有危险,所以带了几个保镖。”

周海英这才注意到封太太边上还有一个年轻男生在。

不过……

这是几个保镖吗?

最后还是晏明源率先回神:“海英别发呆了,你带封太太进去,我在这就可以了。”

周海英如梦初醒:“看我这脑子,对了封太太,这是我的两个女儿,一个叫晏秋,一个叫晏宝珠。”

封太太的视线这才落到周海英身边的两个女孩身上。

她倒是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晏家的亲生女儿。

这个叫晏宝珠的,眉眼简直和晏太太一模一样。

至于另外一个,漂亮归漂亮,听说性子好像不太好。

之前她听小道消息说,这个假千金为了阻止晏家把亲生女儿接回来,还闹过自杀。

那个时候她还感慨过一句,假女儿当真的养了那么多年,哪能这么轻易就揭过去的,等那个真的回来,家里肯定还有的闹。

虽然现在看着没什么异样,但是现在小孩都早熟的很,尤其是像她们这种家庭里的孩子,谁能知道这个假千金的内心真实想法?

没准在演戏呢。

封太太感慨了一会,也没多想,反正她就是一看热闹的,这都是晏家的家事罢了。

Lychee荔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凡人问天
凡人问天
[凡人流无系统] 九州世界,仙宗林立! 少年小修士因丹田被毁,失去修仙资质,却偶然获得一块神秘青铜。 此后机缘巧合修复丹田,再得新生,重踏修仙路。 且看他如何从一介不入流的小修士,一路成长,一步步走上仙道之巅。
佚名
不原谅!真千金断亲后全家悔断肠
不原谅!真千金断亲后全家悔断肠
【学霸,真假千金,全家火葬场,换亲,断亲,欢喜冤家,对照组】 被抱错,亲生父母认回后却又因为更爱养女将错就错,答应换亲再一次抛弃我,还对我冷嘲热讽。 我果断跟爱我的养母离开,断亲! 在学校流言蜚语的传言中,他们依旧维护养女,只相信养女的话,让我被万人唾骂欺辱。 后来真相揭开,我也成为了省状元,养女生命狼藉人人喊打,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全都来道歉,忏悔,挽回我。 然而我并不在乎,只是淡
麻辣花卷
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
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
关于重回1990,开局一网大黄鱼:冯晔只不过是想救一个落海的人,没想到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回到了1990年。他也想去和老毛子做生意,用衣服罐头等轻工业品去换飞机大炮。奈何他一没资源,二没人脉,三没本钱。只好安稳地待在小渔村,干着自己捕鱼的老本行。
第五空间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刘毅穿越东汉末年,将能横扫千军,士能呼风唤雨,他却获得捡尸之术,从刚死之尸拾取各种物品。 “你从士兵甲尸体上拾取到力量之书,力量+1” “你从校尉尸体上拾取到基础剑法,剑术+1” “你从张角尸体上拾取到术法《黄天当立》,是否立刻学习?” 从此,刘毅乱世重生,三国崛起,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紫气浩荡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相传,蛇化龙有七个阶段。 蛇百年化蟒,蟒千年化蛟,蛟经雷劫化龙,此时的龙还并非真龙,想要化成真龙,还要经历四个阶段,极其不易。 万年,千万年,甚至上亿年…… 可蛇之寿命,只有短短几十年。 而他,一条普通小蛇,因为误食仙帝人丹而开智,从此走上了一条修行之路! 龙鳞,龙骨,龙髓,有朝一日,他定会掀起滔天巨浪,顺流而下,脱胎换骨,飞跃成龙! 他:“在下蛇仙,有求必应。”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