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齐王对外族太残暴了

第21章 将反对者怼墙上去(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1章 将反对者怼墙上去

“身为大国之君王,就该有与其地位相配的器物,别说就修个洛阳宫了,奇珍异宝,古玩字画,世间一切金贵之物,我大唐皇帝皆可配得!”

“陛下贵为天下之主,这话我自是认同,可难道就不管百姓死活?”张玄素积极辩解,谁敢说陛下不配?

“你急什么,不妨听完我的奏疏,在急不迟啊。”

张玄素被王夜噎个半死,只能忍气吞声的说了句:“齐王请。”

“启禀陛下,我认为修筑洛阳宫一事,不应征集劳役,而是该以工代赈。”

“如何以工代赈?”魏征似是想到什么,急忙问了一句。

“近些年大唐灾荒不断,流民遍地,一策,征集所有流民参与修筑洛阳宫,反正朝廷也要救济他们,这粮食与其施舍般发给他们,不如让他们以劳动换取。”

“荒唐,近岁流民数十万,修洛阳宫又如何安排那么多人。”早被王夜一句句言辞激烈的话语,怼出一肚子气的张玄素,立刻反驳道。

“你脑袋石头做的?洛阳宫用不了,你不会去修河道,去年底刚因大水死了那么多人,你瞎呀!”一句话差点将张玄素怼墙上去,王夜是真不客气啊!

“河道用不完还可以修路,修房子,易干旱地区修井,这点人哪够用?”

“这些百姓与其等待朝廷接济,那朝廷想办法一边减轻负担,让其有份稳定能填饱肚子的活计,又把本该就需要做的,灾后重建工作完成,岂不美哉。”

“贤侄此策甚妙,就这么办。”李世民听完抚掌赞同道。

这下好了,洛阳宫可以修了,难民的事情也解决了。

转头看向李承乾:“承乾,现在你知道陛下,需要什么样的臣子了嘛?”

“知道了老师!”李承乾颇有些兴奋。这小老师愣是一己之力,怼的大唐朝臣说不出话来。

“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千千万万的百姓,如果事事都得陛下解决,那不得累死。”

“以后我们的国土会更大,人口会更多。这种只会把难题推给陛下的臣子,拴条狗都能当。”王夜此言说完,只有李世民和太子最高兴。

李世民都恨不得站起来,给王夜鼓鼓掌了。

而朝堂众臣脸色全都抽抽了,最尴尬的是他们中不少人,都觉的王夜说的对。

为君分忧,可不得这么分吗,一个以工代赈就能解决多少问题。

在场的也不都是傻子,自是能想明白其中的关键,只是以前没人这么干过。

一旦开了头,凭他们的聪明才智,自然能想到很多可行性方案。

可被新任的齐王这么说,脸色也确实好看不了。

好看不了也没办法,明显陛下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再不长点眼力劲仕途也要到头了。

“此番策论齐王胜,张玄素,你可有异议?”

“陛下,臣认输!”张玄素也觉得没脸再说什么,实在是差距太大,他是阻止李世民。

人家是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还捎带解决好几件大事。

甚至有了此法,日后能解决的问题多了去了。

不胖的大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权力巅峰之绝处逢生
权力巅峰之绝处逢生
关于权力巅峰之绝处逢生: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飞来的横祸让陆凡家破人亡,留下破败不堪的残垣破瓦。苦厄难夺凌云志,不死总有出头日!一个偶然的机会,陆凡闯进官场。在基层历练、成长、蜕变后,陆凡淬火成钢、破茧成蝶,终得偿所愿!爱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西北的土地种不出浪漫的玫瑰,满天的黄沙撒着最淳朴的爱恋!
骑狼的汉子
镇神
镇神
夺命的邪咒,羽化的道士,大劫将起。 道门小师祖不得不下山救世,谁知更大的阴谋接踵而至。
暗丶修兰
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
举国对抗异界入侵:开局上交一颗星球
有了系统要做什么?那肯定是发家致富,咸鱼翻身,平步青云……!等等!谁知道这系统竟然给自己开了一道门。当桌尧进了这扇门后,却发现这是一个刚刚被征伐过满目疮痍的星球,而更恐怖的,三个月后,地星也要面临同样的沦陷!为了自己的小命,桌尧果断的选择绑定了国运,势必要守护地星到底……
顺我心意Y
系统在手!要妹妹至尊骨何用
系统在手!要妹妹至尊骨何用
穿越玄幻世界,他开局降生长生世家,伴生荒古圣体、七窍玲珑心! 背景无敌,天资妖孽! 开始就是王炸开局! 可,任是这样,长辈还要夺妹至尊骨给他增加筹码。 下一秒,无敌返还系统到账! 宿主只要赠送神通、功法、神兵、天材地宝给符合本系统绑定的目标,就可以获得各种超值返还。 如此逆天外挂,何须妹骨证道! …… 从此,他成为三千道域唯一的长生者!
佚名
重生后,我帮濒危动物发家
重生后,我帮濒危动物发家
曾为国家顶尖动物专家的他重生,带着一身知识回归家乡,成为乡村兽医。 某天,外甥梦碎回家啃老,镜头意外对准他。他被调侃是“辣手摧花的拆蛋专家”,还因救下众多牛被赞配享太庙。 他自称普通兽医,却因身边出现狼崽子、雪狐、海东青等动物而引发热议,在网上迅速走红。 与此同时,国内顶尖动物研究所里,有人喊着“终于找到小师弟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