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

第135章 众将归心(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35章 众将归心

张辽瞧见张新眼神,自知失言,忙闭口不语,只是一脸不服之色。

再看赵云、典韦等人,亦是如此。

这时,一群宦官走了进来,为首之人喊道:“圣旨到!”

张新忙令人摆好香案,下拜听旨。

诏曰:假司马赵云先登有功,拜为羽林左丞。

假司马张辽征战有功,进为军司马。

虎威都尉典韦征战有功,拜虎贲郎中。

军司马杨毅,进为屯骑司马。

羽林左丞秩比六百石,掌羽林左骑,是羽林中郎将的副将,是个亲近的职位。

虎贲郎中秩四百石,虎贲军和羽林军差不多,都是负责随侍皇帝的。

司马不必多言,秩千石,校尉的副官。

杨毅的屯骑司马,就代表着他归属于北军五校中的屯骑营。

“刘宏这是要把我这边这点人都挖光啊!”张新心中骂骂咧咧。

宦官念完,收好圣旨,“诸位,接旨吧。”

众人起身,赵云躬身道:“云本山野之人,得蒙君侯召唤,从征左右,方有微末之功。”

“君侯对云有知遇之恩,今君侯落难,云不能弃,愿辞官随侍左右,还请内官如此上达天听。”

“子龙”张新动容。

“辽亦是如此。”张辽也躬身道:“愿辞官随侍君侯左右,还请内官上达天听。”

“毅亦如此。”杨毅也道。

典韦挠挠头,“俺也一样。”

“奴婢知道了。”宦官点点头,带着人回宫去了。

封赏的圣旨不是命令,可以不接。

“诸位”

张新看向众人,眼中有泪花闪动,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众人皆微笑以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宦官回到宫中,刘宏听完汇报,心情大好。

“不愧是忠义之臣,身边跟着的也都是忠义之士。”

很快,张新被罢官的消息便传开了。

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幸灾乐祸者有之,仗义执言者亦有之。

还有些老狐狸看穿了刘宏的意思,选择闭口不语。

蔡邕知道后,当场就要去找刘宏理论,被张新拦住。

他总算明白,为啥这位爷日后会被王允弄死了。

政治敏感度太低了。

这种人还是适合搞学问。

何进在知道后,派遣田楷过来慰问了一下,并让张新不要多想,两日后正常前来赴宴即可。

这让张新彻底放下心来。

何进的智商虽然堪忧,但身边有着许多名士辅佐,既然他们都觉得没问题,那就是真的没问题了。

两日后,张新带着典韦,携带拜帖来到了大将军府。

通禀过后,家仆引着张新来到正堂。

堂中高朋满座,一个留着络腮胡的中年大汉坐在主位,正与众人谈笑。

大汉见到张新,起身走了过来。

“张新拜见大将军。”张新躬身行礼。

“子清来了,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何进拉着张新的手走进堂内,来到一名文士面前。

文士年约三旬左右,耳朵上有一道明显的伤疤,神情木讷,一副看起来似乎不太聪明的样子。

“这是颍川名士,黄门侍郎,荀攸。”

三月流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我靠系统返利不断升级
玄幻:我靠系统返利不断升级
一次意外,他穿越到了玄幻世界。前世的他是国企员工,朝九晚五不加班,一个月工资足足上万,更是没有结婚,过的不要太舒服。 而自己穿越而来的这个身份是一个小家族的十八岁年轻人,会一点炼丹术。本应该在家族里享受资源,继续精研炼丹之术提升修为,却被家族打发出去赚钱。 好在他觉醒了神秘系统,只要给女修送礼就能得到万倍反馈作为奖励。 只是这系统确定不叫舔狗系统吗?!
佚名
割鹿记
割鹿记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谁人不想去长安。
无罪
鬼眼话事人
鬼眼话事人
关于鬼眼话事人:陈诚生来自带鬼眼,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被道门高人看中,收为关门弟子,为鬼魂申冤,为人间除妖,师父离开后,他接替师父成为了新一届的鬼眼话事人,斩鬼王,战僵尸,脚踢吸血鬼,拳打木乃伊,手撕狼人,为华夏平安站在国境一线,,
用挚爱守护你
常安在
常安在
穿越之后的庄青如本以为会过上咸鱼人生,不想大梦一场后,预见了凄惨无比的未来,美好的日子不复存在,庄青如只能咬咬牙决定逆天改命,她就不信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陆家郎君陆槐体弱多病,空有理想抱负却有心无力,人人都说他活不久,直到他遇见了一个叫庄青如的女子,才知道原来老天是公平的,总有一个人为他而来。 遇见她之前,他许愿活到三十岁,遇见她之后,他想活到六十岁,前二十年给耶娘,再二十年给家国,后二十年与她
三七之间
人刚穿越,开局强制退役
人刚穿越,开局强制退役
穿猛了的他,居然一下子回到了一九四五年鬼子投降前夕。 还是穿越到一个,娘死爹嫌弃的半大小子身上。 至于穿越者的标配,只给了个十立方米的空间和一支强化药剂?! 好好好,这么玩是吧? 虽然不是地狱开局,可也活的跌跌撞撞,好不容易加入了队伍经历了连番恶战,最后因为一件事情被强制退役。 既然结果不能改变,那就回归地方开始自己的正常人生, 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了,也该是享受享受的时候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