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家姑奶奶

第四百七十六章:立皇太孙(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四百七十六章:立皇太孙

宋元帝在这边又待了一天就离开了柳河县,走的时候拉走了三百斤的菜籽油,三万斤的油菜籽种子,这给宁秋心疼坏了。

钱,这都是钱啊。

本来只打算留个三万多斤的种子,结果皇帝一下子就拿走了三万多,那就只能少榨点油了。

心疼归心疼,给还是要给的。

再说宋元帝之前给她的那个皇庄,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以为她是他的女儿,补偿性的给她的。

如今她都不是了,宋元帝也没收回去,那以后也不会收回去了吧?

宁秋这么一想又平衡了,以后不用心虚了。

宁家三人在这边收尾,那边宋元帝回到京城后,又下旨砍了几个侵占农田太过分的世家门阀,主家砍头,其他流放,所有归国库所有。

这对其他世家门阀也是一种警告。

这后宋是我宋家的,这天下子民都是我宋家的,你们不要做的太过分了。

因为之前明王案,世家门阀就损失了一批“精英”,如今又被宋元帝砍掉了一些臂膀,世家门阀们也都收敛了不少。

宋元帝让宋子豫去江南,主持涉案的田地分配问题,一定要把那些恶意侵占的农田还给老百姓,还有那些黑户也要彻查。

没地种,就做佃户,但做佃户要交租子跟税,有些黑心的世家门阀就诱导这些走投无路的人成为黑户。

十几二十户人家共用一个户籍,税一同分担,他们的压力就轻了,但该给的租子一点少。

这就导致朝廷就收不到税收了,没有税收国库就没钱,就发不出军饷,武装不了军队。

世家门阀们一个个富得流油。

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要不是这次下去,他都不知道江南居然也这般黑暗,不肃清一番,后宋也走不长远。

也不知道是明王的叛乱给他带来的打击,还是真的老了,出去一趟后宋元帝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如年前了,不服老不行了。

在宋子豫南下的前几天,宋元帝正式下旨,立昭元太子之子宋子豫为皇太孙。

长孙就是第一个孙子,太孙就不一样了,这个太字就代表着接班人的意思。

这个圣旨一颁布,朝野上下虽然有意外,但也觉得还是意料之中的事。

陛下那么多儿子,但成年的目前就剩下老四老五,以及老九了。

前两个都是没什么太大用的,老九又是瘸子,不可能登基。

十二皇子又被打发去守皇陵去了,剩下的三个小皇子,都太小了,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再去培养他们了。

宋子豫在东宫里长大,虽然被忽视了很多年,但还是比那些未成年的皇子们出色一些,最最重要的是,他是昭元太子之子,没有谁比他更名正言顺了。

宋子豫在这一刻是激动的,激动后也很快平静了下来。

他本就是昭元太子之子,他本就该是下一任继承人……

虽然下了圣旨,但正式的册立大典要等他从江南回来后再举行。

这次一起去的,除了宋岩外,还有之前的禁军统领王平,兰晟,席沐云,宁夏,还有其他一些年轻官员。

这些年轻官员都是二十多岁,分布在六部,官职最高的也就是从五品,其他的都是六品居多,其中又以寒门出身较多。

这些人心中还有热血,还敢于跟世家门阀叫板。

他们将来也是宋子豫的左膀右臂,所以被点名去的官员们,一个个都热血沸腾,都想在江南好好表现一番,快速成为皇太孙的心腹。

宋元帝这次让宋子豫下江南,就是让他在世家门阀中立威,在百姓中立声望,这些都是在给他铺路。

等这一行人南下后,朝中老臣们都看出了宋元帝的决心了。

逗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儿抢救当晚,渣夫在给白月光儿子当爸
女儿抢救当晚,渣夫在给白月光儿子当爸
重病女儿生日那一天。宋乐颜发现她爱了四年的老公陪着白月光的儿子过生日。这一刻,宋乐颜清醒了。四年时间,被婆婆当小偷防范,被丈夫冷漠,女儿也险些丧命,她终于明白自己捂不热他们的心。怒提离婚,重操旧业,她
屠苏苏
阎王下山
阎王下山
神农之巅,阎王下山。一念生,一念死。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一剑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剑。
苍月夜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入宫报仇,皇帝疯狂求怜爱
妹妹在那即将嫁入皇宫的前夕,命运的恶意如风暴般袭来,她惨遭谋害,被凌虐致死。身为姐姐的她,听闻噩耗,悲愤交加,浴血归来。毅然脱去一身戎装,替妹出嫁,自此成为一国之后。从踏入皇宫的那一刻起,她便如同一柄
佚名
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
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
[孤注一掷:纯爱战神阿才][长相思VS七时吉祥:后宫向,同时更新]莲花楼/我的人间烟火/曾少年/玉骨遥/偷偷藏不住/当我飞奔向你/梦中的那片海/花戎/后浪热/护心/陈情令/战火中的青春/最食人间烟火色
小毛驴略略略
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
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
关于重生后,朕和皇后在逃荒:上一世的姜瀛,文能治世,武能开疆,是大盛朝第一明君,可他被皇后弄死了。这一世,姜瀛只求老婆孩子热炕头,可皇后只爱粮食不爱他。兄弟给他支招:“要讨姑娘欢心,你得甜言蜜语,再没
风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