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小旗兵

第33章 复活节的彩蛋(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33章 复活节的彩蛋

看着比周围的平房都高大不少的尖顶建筑,还有它顶上那醒目的十字架,付宁又往下扽了扽衣袖,抬腿走了进去。

教堂大厅的椅子上坐着的人不多,几个孩子组成的唱诗班在一旁唱着赞美诗。

马克神父今天穿得非常正式,手里拿着圣经,正在努力的用他那洋腔洋调的中国话说着什么。

付宁在最后一排找了个座位坐下,静静的看着神父主持仪式,他自己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得尊重别人。

等到仪式结束,神父又挨个儿跟信徒们交流了一番,就叫人把大门打开了,把门外的孩子们放了进来。

这些孩子是马克神父这些日子在附近的胡同里,操着一口蹩脚的中文交流来的,他告诉这些小孩,今天是复活节,到教堂来有鸡蛋。

孩子们可不知道复活节是什么意思,但是鸡蛋都听懂了。

现在这年月,能天天吃上窝窝头就不错了,鸡蛋可是稀罕物,所以家里大人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孩子们一窝蜂的跑去了教堂后面的小花园,那里藏着不少染成红色的鸡蛋,谁找到了就算谁的,但是也说好了,不许在教堂里打架。

仪式基本上结束了,马克神父早就看见付宁了,现在一脸解脱的表情走了过来,用英语跟他打招呼。

他跟付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中文真的是太难了,他从大洋彼岸出发的时候就在学,现在都过了半年多了,依然只能打招呼。

付宁听了笑得很开心,你以为他这么多年英语考得很容易吗?!

两个人轻松的用英语交流,马克神父时不时的就给付宁灌输些宗教思想。

而付宁则是引着他多说一些大洋彼岸的农业情况,引子就是当初粮食铺子里的那一串玉米棒子。

马克神父说那些玉米应该就是他带来的,是上一任神父给他的一位中国朋友特意带的,他的朋友听说有这么好的玉米,想要一些做种子。

“后来呢?他为什么又不要了?”付宁对这个跟自己想法一致的人很好奇。

“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人一直没有来拿,可怜的老约翰,一直在等着他,后来身体实在是不好了才走的,临走的时候还在念叨呢。”

哦,真的是挺遗憾的!

这些玉米马克神父也没打算吃,正好有到教堂里帮忙打扫的人认识粮食铺子的东家,就两吊大钱换出去了。

看着马克用手比划的那个半人高的大麻袋,付宁觉得粮食铺子的东家绝对是个奸商!

这么一麻袋玉米才花了两吊大钱,他卖的时候可是大的两吊、小的一吊,就一把散碎的玉米粒还要了他五十个铜子呢!

心里吐槽了几句,话题又回到了农业上,马克神父也是想家了,说起那些大洋彼岸的事情都是兴奋的。

从他的描述里,付宁了解到在那边化肥已经是使用比较普遍了,主要是氮肥和硫酸铵。

还有就是拖拉机作为农用机械已经登场了,但是普及率并不高,现在的履带式拖拉机还是蒸汽动力和汽油内燃机动力的。

据马克神父说,蒸汽动力的拖拉机比较笨重,而汽油内燃机动力的拖拉机又爱坏,所以那边的农民还是用马的多。

付宁跟他聊得越来越热烈,也很诧异这位神父对农业情况的了解,对此马克表示很不好意思,他的家就在农场,也是从小在地里长大的。

这一聊就是半天,直到找彩蛋的孩子们都回去了,付宁才离开了教堂。

他对农用机械是很感兴趣的,但是那个价格真的是高攀不起,而且他就两三分地,根本用不上。

前面街角一拐弯儿,正好有几个小吃摊子,付宁今天心情好,决定奖励自己一顿。

吃着烧饼、油条,喝着丸子汤的他,现在还不知道,家里有多么大的一个“惊喜”在等着他!

海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真龙下山,青梅竹马要嫁人?
真龙下山,青梅竹马要嫁人?
多年前,他从富豪手下救出一位女孩,却惨遭报复,含恨逃亡。多年后,他强势归来,从此八方风云动,天下英豪拜服!
爱吃醋的猫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一次意外,他穿越回了大唐盛世。原主双亲过世,只身来到长安投亲。谁知道刚到长安,身上的盘缠就花没了,成为流民。还正好患上重病,无法独自行走,因此被关入京兆府大牢,以免惊扰圣驾。后来他才得知,他其实是当今
佚名
重回订婚这天,我踹了缺席的未婚妻
重回订婚这天,我踹了缺席的未婚妻
“我怀孕了,孩子不是你的。”“我爱的人一直是他,我从来没有爱过你。”“当初要不你跟爸爸告密,我们早在一起了。”“等你死了,我会带着孩子和百亿家产风风光光嫁给他的。”结婚十周年纪念日那天,我在给妻子买纪
佚名
军婚:冷漠丈夫怎么成宠妻狂魔了
军婚:冷漠丈夫怎么成宠妻狂魔了
上辈子,为了报恩我嫁给了他,一生都为他们这个家操劳。为公公捐肝,培养八个侄子侄女成才,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没想到他们一家对我极其苛待,公婆害我操劳过度终身不孕,八个侄子侄女在病床边拔我氧气管。再一睁
佚名
重生后我立马辞职,铁饭碗其实不香
重生后我立马辞职,铁饭碗其实不香
“厂长,我不想转合同工。”“要不您直接让我下岗吧。”听到我的话,工友们瞬间安静了下来,在他们看来,这是铁饭碗,抢都来不及,我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毕竟在90年代人的眼里,在工厂工作待遇好又体面!但我是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