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59章 计划
\"不如在京师城外建一个大型农田,专门用来试验新品种。这样不仅方便观察,也能让百姓看到效果。\"
\"好主意!\"朱雄英眼前一亮,\"就选在通州那边吧,那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消息传来:\"报!西域传来消息,说是发现了一种新的灌溉方法!\"
原来是当地的农民发明了一种用地下水灌溉的方法,通过挖深井引水,即使在干旱的地方也能种植农作物。
\"这个好!\"蓝玉激动地说,\"如果这个方法可行,那北方的旱地就有救了!\"
朱雄英立即下令:\"马上派人去学习这种技术,回来后先在通州试验。如果效果好,就在北方推广。\"
众人正在讨论技术细节,外面又传来通报:\"陛下驾到!\"
朱元璋走进来,看着众人忙碌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不错,看来你们是真要干一番事业。\"
\"皇爷。\"朱雄英上前行礼,\"孙儿正在和众臣商议具体事宜。\"
朱元璋摆摆手:\"不用管朕,你们继续。朕就是来看看,顺便提醒你们几件事。\"
\"皇爷请说。\"
\"第一,这农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远打算。光靠一时热情不行,要建立长效机制。\"
\"第二,要注意节省开支。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一分都不能浪费。\"
\"第三,要防着点那些大户和官僚。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捣乱,你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朱雄英认真记下:\"孙儿明白。\"
朱元璋又看了看图纸和奏章,又补充道:\"对了,朕还有个想法。这农学堂既然是新鲜事物,不如就趁机改革一下科举制度。\"
众人一愣:\"什么意思?\"
\"就是说,\"朱元璋解释道,\"科举除了考经史子集,也要考考农业知识。让那些读书人明白,农业也是学问。\"
朱雄英眼前一亮:\"皇爷英明!如此一来,不仅能吸引人才去研究农业,还能改变士大夫轻视农事的风气!\"
\"好了,\"朱元璋站起身,\"朕就说这么多,你们继续忙吧。记住,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一定要办好。\"
送走朱元璋后,朱雄英看着手中的计划书,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一场改变大明命运的农业革命即将开始。而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通州城外,一片广阔的农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垦中。朱雄英站在高处,看着下面忙碌的场景,神情专注。
\"殿下,您看这里。\"黄珀指着地图说道,\"按照规划,这片试验田分为三个区域:北边种植东瀛水稻,中间种植本地粮食,南边预留给西域的棉花和果树。\"
蓝玉跟着补充:\"水利设施也已经规划好了。从通惠河引水,修建三道水渠,保证每块农田都能充分灌溉。\"
朱雄英点点头:\"进度如何?\"
\"回殿下,开垦已经完成了大半,水渠也挖通了两道。如果一切顺利,月底就能完工。\"
正说着,一名信使匆匆而来:\"报!西域来信!\"
朱雄英接过信件,快速浏览一遍,脸上露出喜色:\"好消息,朱棡朱慡他们已经抵达了西域,而且带去的农学专家已经开始考察当地土壤了。\"
\"这两位殿下倒是雷厉风行。\"蓝玉笑道。
信中提到,西域的棉花已经开始试种,当地的灌溉技术也很有特色。朱慡特别提到,他们发现了一种用地下水道灌溉的方法,可以大大节省用水。
\"这个好!\"黄珀眼前一亮,\"如果这种技术可行,就能解决北方旱地的问题。\"
朱雄英正要说话,又一个信使赶来:\"殿下,东瀛的水稻种子到了!\"
\"来得正好。\"朱雄英立即下令,\"马上请太医院的人来检查种子,看看路上有没有受潮。然后分成三份:一份留在通州试种,一份送去南京农学堂,还有一份送去北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当地的几个大户来了,带着一群家丁,气势汹汹。
\"怎么回事?\"朱雄英问道。
黄珀低声解释:\"这些人的祖坟在试验田的范围内,一直不愿意迁移。\"
四月的枇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