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70章 大宋水军阅兵式——看争标
“《向前走》是你大姨姥她们小时候根据《红色娘子军》改编的,你没听过吧。”
“脑脑,你唱一哈窝听听,好不好哇。”小公主用请求的语气说。
老张媳妇儿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喉咙,开口唱到:“向前走,向前走,走到了家门口,摔了个大跟头。起来摸摸头,心里好难受。回家挨顿揍吃个大馒头。”
“脑脑,为神马挨顿揍七馒头鸭?”小公主表示窝不李姐。
“你大姨姥小时候正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苞米面能吃上溜儿就不错了,白面馒头根本吃不上,所以挨顿揍能吃个馒头小孩儿都很开心。”老张搂着小公主给她解释说。
“可系,苞米面的发刀(糕),糊涂粥(玉米糊糊),都很好喝呀。”小公主天真地说。
老张媳妇儿说:“那是因为发糕里面姥姥放了好多白面和糖,只是玉米面的,就剌嗓子了。”
“哦。原乃系介么肥系。”小公主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小脑袋说。
小朋友都喜欢搞怪胡闹,改编的明显更对小公主的胃口,舞蹈也……本色出演。
小公主边唱着“向前走”边捣腾着小短腿儿在屋里转悠,唱到“摔了个大跟头”,她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唱到“起来摸摸头”,就撅着小屁股爬起来,装出一副小哭脸儿,伸出小短手摸摸自己的小脑袋瓜,就跟熊猫兰兰卖萌似的……
把老张一家都笑岔气了。老张抱着小公主稀罕说:“你说说你,一天天咋这么多故事呢。有你不知多有乐。”
小公主反反复复地表演,乐此不疲,把老张一家都洗脑了,做梦都是一个小娃娃摔屁蹲儿,然后摸头起。
我们言归正传,再说回检阅水军这一趴。歌舞剧结束后,就是“水秋千”的表演,相当于文工团里的杂技表演。
水秋千,顾名思义就是在水上荡秋千。
表演“水傀儡”的船退到一边后,又来了两艘画船,上立秋千,船尾有杂技演员表演上竿。一个人上蹴秋千,荡到和水面相平时,一个筋斗翻入水中。
要不然种花国的跳水牛逼拉丝,从大宋就开始跳,都成写在基因里的本能了。可惜足球技能没有写进去。
这些水上的表演统称为水戏。
表演完水秋千,水戏也就结束了。这些船也就在指挥下依次退场。
接着上来小龙船二十只,上有绯衣军士各五十人,各设旗鼓铜锣。
船头有一军人校,拿着旗帜挥舞指挥,是虎翼指挥兵丁。
又有虎头船十只,上有一锦衣人,执小旗立在船头,其余的人都穿青色短衣,带着长头巾。这是民兵团。
又有飞鱼船二只,彩画间金,最为精巧。上面有穿着彩色戏服的五十余人,有的撑着绯红色的伞,有的拿着五彩小旗,敲锣打鼓的,一看就是啦啦队,气氛组。
这些船都争先恐后去专门的码头接应宋仁宗将要乘坐的龙船。
小龙船在前面做导向,虎头船则用挂着彩带的绳子牵引大龙船。
宋仁宗乘坐的大龙船长约三四十丈,宽三四丈,船头船尾的龙鳞,皆雕镂金饰。楻板都用退光漆磨退。
大龙船有几层看台,每层都装着防护栏杆,最上面安放龙椅。两边有十个阁子,供妃嫔公主们休息使用。
大龙船停靠在宋仁宗设宴群臣的帐篷前。宋仁宗率领众人登船了望。
宋仁宗高高在上坐在龙椅上,左下首就是老张一家,右下首是福康公主。
皇亲国戚在下一层,然后是百官。曹皇后则带着妃嫔则在阁子里观看。
宋仁宗等上了船后,船驶到距离岸边不远的位置就抛锚停住了。小龙船停在大龙船的前面。虎头船和飞鱼船则停在船后,像两军对战。
首先是方阵表演。
岸上一个军校拿着红旗挥舞指挥,小龙船就敲锣鸣鼓向前,各自依次掉头旋转,最终形成一个首尾相接不断旋转的圆圈,叫做“旋罗”。
那个军校再挥舞一下红旗,刚才的圆圈一分为二,变成两队,各自组成新圆,叫做“海眼”。
军校再挥舞一下红旗,两队小龙船互换位置,叫做“交头”。
方阵表演完毕后,小龙船列为两队,划到指定位置去,为接下来的军事竞技赛——争标做准备。
这时,划出来一艘小船,有一个军校手持挂着彩缎、锦绣、银杯银碗的竹竿——即标杆插到距离大龙船前方不远的水域。
两队小龙船就敲锣打鼓,争先恐后的来抢这个标杆,都想第一个抢到手,这就是争标。
第一轮是只有小龙船参与,第二轮是所有船都参与进来。举行两轮后才会结束。
岸上围着观看争标的人围得密密麻麻,在黑压压的人群中有数顶颜色光鲜的帐篷,是租赁给权贵看争标的“雅坐”。
加油声,喝彩声,叫好声,还有嘘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此时已争出标魁,顿时四下里欢声雷动,沸反盈天。
老张居高临下,视野最佳,能将所有的精彩尽收眼底,也将人的阶级看得分明。
他突然理解了为什么现代社会那样发达,有如此多的便利,为什么那些能够穿越到现代的帝王不会思考留下来,因为放不下“权势”。
在古代,你是人上人,高高在上;在现代,你只是个平民,低如尘埃。
或许,这也是小公主最终选择回大宋登基即位的原因。
夜星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