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双

第532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532章

翌日,奉天殿中,老爷子和朱允熥召见杭州知府张善。

这一次,老爷子的脸上没了上回召见时的和气,而是有些冰冷。

“臣”

不等张善见礼,老爷子就开口说道,“行了,一天净看你们磕头了,你们不累咱都累了。有磕头那功夫,够说好些事了!”说着,扬扬手里的奏折,问道,“你的折子上说,杭州一带,种粮食的耕地只有十之二三,确有其事?”

张善不动声色的看了一下皇太孙的脸色,看到后者点头之后,俯首大声道,“回陛下,确有此事。”

“这些地方盛产棉布,丝绸等物,工坊沿河而立,城中百姓近半数都在工坊帮工,民间也是男耕女织,每年所出棉布丝绸等物,数以万计。”

“但饶是如此,天朝物产依然供不应求。臣进京之前,有色目商人在杭州最大的织造坊,一口气下了五万匹丝绸。”

顿时,朱允熥看到老爷子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惊愕。

莫说老爷子,就算是朱允熥其实心中也是惊讶不止。私人的织造坊,居然能有五万匹丝绸的产出?须知,丝绸之所以珍贵,乃是从养蚕到种植桑树都是一个细致的漫长的过程,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精力。

民间一个作坊就能织造五万匹?大明三个官办的织造厂,加起来一年也不过才十几万匹的产量。

“五万匹?多大的织造坊?”朱允熥开口问道,“有工人多少,养蚕种桑的农人多少?”

张善回道,“殿下,是一间织造坊接过,随后联合其他的织造坊一并织造!”

原来是联合分包的形式!

朱允熥明白了,不过心里仍旧赞叹古人的商业智慧。

“其实以孙儿看,江南之富不在鱼米,就在桑蚕!”朱允熥微微侧身,对老爷子说道,“孙儿在浙江办案时,也暗中查看过。乡下的农田种了桑,每年不管产出多少,那些织造坊都是全包的。”

“虽然江南一年两熟鱼米之乡,但是农田的产出和桑田不能相比。农人男耕女织,桑有人买,产出的生丝有织造坊收。而且,因为种的不是农田,交税时候可以直接用银钱,或者桑麻或者棉布生丝抵税!”

“城中百姓也是如此,男人在织造坊做工,女子在家织布,虽然辛苦了些。但是家家的手里,都有能见到现钱。有了现钱,地方才能更加繁华!”

说着,朱允熥笑笑,“江南吴地百姓的赋税,一向是天下其他地方的两倍,若是让他们交粮,就算是年年丰收,也不堪其重 。反而种桑养蚕之后,交了税也能一家富足。”

其实,朱允熥这话的含义中,最关键的地方在最后一句。当年老爷子和张士诚争夺江南基业,张士诚打仗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从不横征暴敛。即便是最后苏州被围,没有军粮的时候,都不愿盘剥百姓。决死杀出,以至被俘。

所以,浙江之地,百姓怀念张王,私下广设张王庙。再加上老爷子出身淮西,一向为浙人轻蔑。是以,大明立国之后,老爷子恼怒之下,浙人的赋税是其他地方的两倍。

这算得上,是老爷子为政的一个瑕疵。

此时,老爷子沉吟着开口说道,“耕地十不足三,万一要是有点天灾人祸,就要闹灾呀。银子再好,也不能当饭吃!”

“百姓的产出现在看着甚丰,可那是因为朝政清明,地方官商不敢大肆上下其手。若是朝政不明,官员商人贪婪。他们联合起来,低价收购百姓的产生,克扣工人的工钱,会如何?”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
悟性逆天,在现实世界创造五雷法
“宇宙浩渺,大道无常。”“你重生地星,拥有着逆天悟性。当福至心灵,便万物知之!”林北辰重生平行世界,脑海中突然响起一道玄奥声音,没有系统的他却意外发现自己悟性逆天,世间万物不过一眼窥探。“悟性逆天应该
晴天白夜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
一朝穿书,谢念月成为书中的小炮灰,睁开眼就在出嫁的花轿上。不对,原文里嫁到将军府的人分明是恶毒女配谢莺莺,为何会变成她?难道谢莺莺也重生了?不怕,手握万界交易系统,搬空渣爹库房和国库后,挂上去瞬间就能
花生西瓜
剖丹挖眼?我靠弹幕躲剧情
剖丹挖眼?我靠弹幕躲剧情
关于剖丹挖眼?我靠弹幕躲剧情:暮卿天资聪慧,剑术有成,还有一桩羡煞旁人的婚事她也一直觉得很满足直到乞巧节那日,未婚夫温霄辰姗姗来迟,递上歉意的玉钗暮卿正要说无妨,两行弹幕从她眼前飘过暮卿伸出的手僵在空
卷鸟归林
我在演艺圈里大杀特杀
我在演艺圈里大杀特杀
穿越后,我从一个扑街作家变成了演员。可我自会演僵尸啊!幸好,我绑定了影视名台词系统。只要在演戏的时候,说出影视名台词,我就能变强!开局就送新手大礼包,获得演技提升卡。还成功让名导青睐。我在演艺圈里走上
佚名
让你讲挖墓理论,没让你实操啊
让你讲挖墓理论,没让你实操啊
我是一个盗墓宗师,意外穿越到平行世界,我还激活了科普盗墓系统,系统说只要我科普古墓知识和盗墓知识,我就能获得奖励,这下可算是专业对口了。我当场开启直播科普盗墓小知识,赚尽系统的小钱钱,没想到,在我直播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