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23章 烧钱的教育
说到这,孙连城垂下眸子,又给自己灌了一口酒。
看得出来,他这个教育局长真的很头疼,也很无奈。
不像现在,97年的教师,工资都不高。
甚至很低。
延远县教师工资更低,正因为如此,之前为了招老师时,很多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也都破格录取了进来。
如今教育要改革,这些问题,也都开始接踵而至。
祁同伟点了一支烟,沉默良久后,看向了李达康。
“达康县长,咱们政府还有多余的资金没?”
“有。”李达康点点头,“可教育这玩意是个无底洞,一直投资,短时间看不到回报。”
“而且,咱们延远县在教育上,真的花了很多钱了,再投入下去,恐怕不妥。”
李达康的担心不无道理。
一个县的好坏,主要还是看经济,可把经济都投入到了教育上,那得花很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政绩。
想经济教育一手抓,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特么的,还得搞钱。”祁同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油然而生。
作为一个重生者,祁同伟不是没有搞钱的办法,只是他身份特殊,如果想搞钱,就不能用自己的名义。
为今之计,得再弄一个许春风出来。
搞钱。
搞大把的钱,再把这些钱,投入到教育中,就算延远县的教育是个无底洞,他也得填上。
教育和其他的政绩不同。
这事儿,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而且祁同伟已经付出很多了,剩下来的路,更不能半途而废了。
聊完教育,谈经济。
“祁书记,经济方面,咱们延远县一直都是有条不紊在发展,速度很快的那种。”
“所办的工厂,都已经实现盈利。”
“尤其是卢老板的钢厂,还在扩建,按照这个发展,咱们延远县的劳动力,可能都跟不上了。”
“工资待遇更是没话说。”
“还有,马上不是要种小麦了吗?当地老百姓,为了拿加班工资,连地都不种了。”
“还说什么辛辛苦苦种一年地,不如在厂子里加两个月的班。”
“反正有钱也可以买小麦,还能买更多。”
“按照这个趋势,以我的估算,到了今年底,咱们县的人均gdp在延红市,稳稳的能坐二观一,如果后续发展够理想,也许能拔头魁。”
“从人均gdp倒数第一,到全市前二,咱们县只用了两年。”
“祁书记,你功德无量,以后延远县会记住你,这里的老百姓也会记住你。”
“……”
聊到经济发展,李达康很得意。
这是他的强项。
也是他来陕甘的目的,如果连这都做不好,真该打包走人了。
可祁同伟却嗅到不同的味道。
“你说,老百姓不愿意种地了?”
“是啊。”李达康乐呵呵道:“咱们县的工价高,两个月的工钱,比在地里一年收入都高,谁轻谁重,老百姓拎得清。”
“换做是我,我也不愿意再种地。”
连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