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浮沉

第143章 嫣然的追求(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43章 嫣然的追求

乔嫣然说:“我回去得先买好降压药。”

周胜利没有反应过来她话里的意思,“为什么?”

乔嫣然道:“我怕老头一兴奋,晕了过去。”

周胜利在她的怀中抚摸着,控制不住地手指抚向了她的峰尖。

乔嫣然心头一阵颤栗,连忙把他的手往外拉,“快拿出来,不然再过一会我的chu女生涯就要结束了。”

周胜利就像小偷被人当众抓住一样无地自容,讪笑着说:“我没有忍住。”

乔嫣然亲了他一下,说:“我没有怪你,是对我自己没有信心。”

说着站起身来到卫生间里整理衣服、头发。

门口传来“笃笃笃”的敲门声。

比起先前乔嫣然的敲门来,很没有节奏,周胜利有一种熟悉感。

乔嫣然在门口,很自然地打开了门,看见门外站着一个着装时尚的陌生青年,问道:“您找谁?是不是找错房间了?”

时尚青年抬头看了看门上的号,说:“没错,我是看着他进来的。”

周胜利在里面听到声音,喊了声:“哥”,接着迎了出来。

门口站着他几乎不认识的周胜刚,一身绿色邮政服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角裤、花格子衫,头发还带着波浪。

周胜利道:“哥,你这身打扮,到电影里演个小特务、小混混不用化装,回家咱爹非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不可。”

周胜刚看着堵在门口的乔嫣然,问道:“胜利,这位女士是——”

周胜利道:“江海市来出差的乔女士。嫣然,这是我哥。”

乔嫣然闪身让周胜刚进屋,说道:“你们两个长得还真有些像,你们兄弟两个说话,我回去了。”

周胜刚说:“我今晚上是过来看朋友的,刚才看见进这屋的好像是胜利,但我朋友已经出门迎我了,我就没过来。从朋友屋里出来就过来了,不知胜利这边有人过来,我这当哥的做的已经不对了,你再走了他还不记恨我一辈子。”

他听到两人互相喊名字,把乔嫣然当成周胜利的女朋友了。

周胜利不想让哥误会,说:“嫣然,我哥让你坐你多坐一会,反正都住在一个楼上,你不怕晚了回不去。”

三人都坐下后,周胜利问周胜刚:“哥,你不是辞职到南方经商去了吗?”

周胜刚一脸懊恼,“别提了。我先干了两笔买卖挺顺的,想干一笔大的,却让一个朋友给骗了。”

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我那个南方的朋友说深州的打折服装特别便宜,在他们那里已经过时的服装我们北方正兴时,进货便宜到用秤称,要买得抢先,过了季节就拿不到货了。”

“我觉得他这个人没有问题,先把钱汇了过去,办完辞职手续再打电话就找不到人了。我去了他原来工作的单位,人家告诉我,他因为经济诈骗被判了缓刑。也幸亏了那边公安上的朋友,硬逼着他把钱还给我了。”

“我也考察了那边的市场,服装、电器太便宜了,贩到这边肯定赚钱,但被我那个朋友坑怕了,钱一直没敢脱手。”

乔嫣然一直努力地听说他说话,基本上弄明白他话里的意思,问道:“你被骗了多少钱?”

周胜刚答:“五千。”

乔嫣然“咯咯”地笑了起来:

“五千块钱你就去深州做生意?简直笑死我了。在深州做生意,几十万元也只是“溼溼碎”,你五千块钱什么也做不成。”

周胜刚和周胜利兄弟两个四只眼睛看着他,还是周胜利开了口:“溼溼碎是什么意思?”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棺大吉
开棺大吉
有人说我是无垠之水,注定一生漂泊,晚年凄凉。我认为他说的对,因为我这一生不仅居无定所,四处漂泊,人生轨迹更是起起伏伏,时运时好时坏,短短十几年,就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在我最阔的时候,在全国各地有十三家商铺,土地数块,投资过房地产,和山西煤老板一起投资过电影,还资助过内地某男歌手出唱片。而在我最穷困潦倒之际,寒冬腊月睡过桥洞子,就着雪水啃过冻馒头,甚至翻过垃圾桶,只求能翻到一些别人扔掉的残羹剩饭。
末日诗人
乡村美妇
乡村美妇
偏僻山村,美女如云。杨小朋在村里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一次次的偶遇,一次次的创造奇迹,让他拥有了一个牛逼轰轰的人生。
闻曲星本尊
我不爱了,你却回头了?
我不爱了,你却回头了?
我父母去世这天。 相恋五年的未婚妻把我独自丢在灵堂。 “你爸妈什么时候都能祭拜,但他今晚睡不着,不能没有我陪着。” 她毫不犹豫地离开。 去陪她的竹马白月光。 我选择成全他们,解除婚约。 她却追悔莫及,求我回头。
亮婧婧
我在乡下打造桃花源
我在乡下打造桃花源
工作不如意的李青龙回到乡村,得到一副山河社稷图,获得大量的物质和改变环境的能力,从此过上桃花源一般的乡村生活。 没事就打野,挖药草,培育极品鱼类,经营水产品,养各种各样的动物! 于是,山上的野猪成了看门护院,猫头鹰负责晚上巡逻,天边的白鹤以乡村为家,早出晚归的野鸡野鸭,在田野肆意的游荡……村民们每日笑脸,迎接着和谐美好的生活。
济世扁鹊
二十四异
二十四异
刽子手捡来的孩子,道门大辈加上一个黄仙的干儿子,三个人为首,陆续加入二十四位异士在民国时期成了一个专门处理特殊事件的组织。
耳东水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