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以天罡三十六斧横扫天下

第84章 投奔黑山军(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84章 投奔黑山军

就像现在的常山郡一样,哪怕袁绍兵强马壮,他率领兵马反攻,也不可能取得太好的成果。

经过张方这段时间的努力,现在的常山郡,已经变成了黑山军的形状。

毕竟黑山军给出的政策,比袁绍更优厚,更宽容。

既然百姓在黑山军的统治下,能够生活的更好,他们为什么要追随袁绍呢?

对于百姓来说,黑山军和袁绍并没有太大差别,无非是谁能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张方率领麾下兵马,赶到蒲阴城外,与李大目汇合。

当李大目听说张方回来,不由得面露喜色。

虽然他还不清楚,张方这段时间的战绩,但毫无疑问,少主安然归来,意味着他的事情完成了。

李大目带着手下出来迎接,很快看见了张方,连忙拱手说道:

“末将拜见少主。”

张方摆了摆手,他看了一眼蒲阴县方向,说道:

“李首领,最近蒲阴县情况如何?那张合可有出城试探?”

听得此言,李大目没有任何犹豫,他连忙摇了摇头,说道:

“少主尽管放心吧,这段时间,那张合根本不敢轻举妄动,一直防守于城中,全然没有出城的想法。”

张方点了点头,倒是没有觉得意外,这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

如今张方威名在外,张合不确定城外的敌军,是何人统领,自然不敢冒险。万一他出来,发现是张方,那岂不是麻烦了。

张合这么稳妥,自然没有问题,但这同时也错过了良机。

如果说,张合能够察觉张方并不在此处,率领麾下兵马袭击李大目,或许真能取得成功。

毕竟李大目麾下,虽然也是黑山精锐,但是黑山军的战斗力,比起袁绍军还是有所差距的。

如果说没有张方的话,现在的黑山军,根本不可能是袁绍的对手。

更不可能取得如此成果。

此刻张方所率领的,仍旧是他之前那一万新军将士,虽然经历两场大战,免不了有所折损,但是损失并不大。

毕竟有张方在前方冲锋陷阵,敌军根本无法阻挡新军的攻势。

至于那些俘虏,张方已经令人,将之押送回真定去了。

因为张方这边,并没有太多粮草。他也不可能直接将这些俘虏,变成自己麾下将士,这并不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要是这些俘虏临阵倒戈,将会给他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倒不如稳妥一些,送到常山郡去进行改造。

等日后,确定他们没有异心,再征召为士卒,这才是最明智的决断。

当然了,虽然大部分俘虏都被送走了,但张方仍旧带上了鞠义,并且从俘虏中,选拔了一些精锐之士,交给他统领。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鞠义表态归附之后,张方并没有任何怀疑。

他相信鞠义不是目光短浅之辈。

所以,他也愿意给机会,让鞠义去证明自己。

如果说,张方的判断有误,那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既然他可以击败鞠义一次,那就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又有何好畏惧?

而鞠义已经见识到张方的实力,难道还会认不清局势吗?

朝朝暮暮共白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儿子新年许愿要换妈,我准了
儿子新年许愿要换妈,我准了
【二嫁+倒计时+父子追妻+大女主觉醒,打脸虐渣全家火葬场+不原谅】 结婚六年,苏蕴兢兢业业照顾丈夫和儿子六年,换来的却是儿子许愿要换新妈妈。 丈夫说:童言无忌。 却跟儿子口中的“新妈妈”纠缠不清! 苏蕴决定成全丈夫和儿子,提出离婚。 所有人都说苏蕴坚持不了一个月就会跟丈夫儿子求和。 就连她的亲生父母也一门心思都在养女身上,将她吸血抽髓还要狠狠唾弃! 从小她用命救下的表哥更是为了苏新
喻倾倾
从秘书开始,青云直上
从秘书开始,青云直上
市委书记死后,我作为他的秘书,一直都在大家的目光之下。 出于报恩的心,我和他的夫人一起操办了葬礼。 可葬礼还没结束,就有人找上门。 幸好,我有贵人相助。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遵从本心,左右逢源。 最后得以青云直上!
佚名
官运:青云之路
官运:青云之路
“你未来有什么打算?” “我正在考公务员,省考笔试已经通过了。” “听说你的笔试成绩,是这次省考第一名,有点本事!” 如果他没猜错,二十年后的自己会因为眼前这个人郁郁寡欢,最后结束了自己仅四十岁的生命。 是的,没错,他重生了,重生回到了二十年前和未来岳父谈话的那天,也是他命运挫折的开始。 上一世的他唯唯诺诺,一心求稳,却被人陷害,最后抑郁而终。 这一世,他立于官场之中,尔虞我诈,洞悉一
佚名
官场之谋猎天下
官场之谋猎天下
沈荡之所以能够在官场中青云直上,靠的是他的聪明才智,以及众多红颜知己的鼎力相助。
江南老六
灭六国了才告诉我是秦始皇亲弟弟
灭六国了才告诉我是秦始皇亲弟弟
穿越到大秦,正直秦始皇扫六合,统一天下之时,陆尘身怀武道杀伐系统 ,以杀证道,以武止戈! 从边关小卒一步步成为统帅,见到始皇帝时他惊了,秦始皇竟然是我亲兄弟? 我还娶了李斯女儿? 故事架空,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菊花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