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

第228章 岁终上计(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28章 岁终上计

“真是岂有此理!”

赵鞅眉头大皱,气得扔了笔削。

仲子迂腐而无能,今年的上计竟然较往年更差,非但没完成压制乡中氏族的任务,还放任他们坐大。据下宫派去暗中监督的家臣禀报,各族田亩都有扩充,不少国人丧地,哀嚎于道,还有人沦为氓隶。甚至,连本应该严禁的人殉,也一切如旧。

仲信自从上次和叔齐合伙派人去成乡图谋不轨被发现后,就闷闷不乐,整日只是享乐饮宴,彻底放弃了对领地的治理。

不过赵鞅不知道的是,其中少掉的两万石粮食,其实是因为氏族们争相购买麦粉、瓷器,流到赵无恤的手里去了。

这个儿子,基本是废掉了,看在他是魏姬所出,打发去某个偏僻的千室之邑,就这么沉寂一辈子罢!

赵鞅气呼呼地捡了笔:“立刻撤销他的乡宰之职,另换一名酷烈的家臣去,你接着说。”

计吏咽了咽口水,换了一份简册,继续念道:“伯君子的棠乡。有田六万五千亩,民众增加十三口。岁收粮食七万石,比去岁不多不少。但只入府库五千石,比去岁少了两千…”

赵鞅十分奇怪:“按照我赵氏的十一之税,本应该收七千石才对,为何只有五千石入府库?”

计吏答道:“伯君子仁厚,故乡中十五税一。”

赵鞅微微摇头,轻徭薄赋,是可以得到国人赞扬的,难道他会不知道么?但府库的粮食不能少,每一处都必须维持“粟支一年”的底线。自己这个长子。虽然仁厚,却无出众的能力,无法富家强兵,当一个守成之君尚可,但赵鞅的野望,可不是守成就行的。

他敲了敲案几,示意计吏继续念。

“叔君子的西乡,有田五万五千亩,民众增加三十口。岁收粮食八万石,比去岁增加三万石,入府库一万六千石…”

赵鞅最初眉头稍微舒缓,听到入府库的数量太多石。又瞪起了虎目:“为何亩产增收如此之多?税收比例是多少?”

“君上,叔君子在种夏粟时,靠一个来自成乡的国人。推行代田法,所以亩产有所增长。至于税率。依然是十一之税,叔君子做了一些货殖的买卖。有部分市税,所以才获利如此之多。”

赵鞅这才点了点头,此子还算不错,是一个能富庶一方的。可惜心性太过恶劣,上次二子冒险袭击成乡,就是他出的主意,对于这种喜欢耍小心机的人,赵鞅很不喜欢。

更何况,有赵无恤的珠玉在前,叔齐这点小本事,只能算是瓦砾了。

至此,就轮到这回上计的重头戏。

计吏也松了口气,声音变得轻松起来:“庶君子…”

“停!”却听赵鞅喝了一声,吓得计吏手里的简册都掉了。

赵鞅亲自起身,踱步到堂下捡起了简册,严肃地说道:“传我之令,日后,家臣、小宗、小人称呼无恤,不准再带庶字!违令者鞭挞!”

在计吏唯唯诺诺地退下后,赵鞅自行翻开了简册。

成乡人口,在减去战死者的情况下,非但没少,还增加了七十六人,这些人,多半是从周边投靠过去附庸的野人。

“无恤有仁心,能使治下衣食丰足,则远近民众无不扶老携幼,归之如流水也!”

赵鞅赞叹了一声,继续看下去。

成乡有田四万亩,新开垦五千亩,岁收粮食十一万石,比去年翻了两倍多,不过因为二十税一,所以入仓禀才五千石。此外,麦粉货殖以及向下宫输送麦子,换得粮食三十万石,而随后货殖瓷器,则为成乡创造了金爰十镒(一镒二十两)的财富!这还是在血战后如同流水般花出去无数赏赐后的结余。

这么形容吧,成乡的经济,目前可以养得起一师,也就是两千五百人的精锐军队了!

“当时无恤曾声称,要让上计翻两倍,我犹自不信,今日一见,短短一年,竟然翻了二十倍有余,税不加反减,正可谓是坐地生财!”

赵鞅唤来董安于等人,颇有些得意地向他们展示上计结果,并宣布:“四子已分高下,待到无恤去宋国归来,余便会让他挑选一个万户大县统辖,董子觉得,他会选何处?”

董安于笑道:“长子距离都城最近,况且城墙厚实完整,赵城民心最为稳固,赋税颇多,不过若问无恤君子最可能选的地方…”

说到这里,他和赵鞅的目光,一同投向了遥远的北方。

对此,赵鞅也是嘿然,本来打算对诸子进行一次眼光的考量,谁知道上次自己昏厥,无恤已经提出过走保晋阳的建议了…

赵鞅忽然感觉一阵牙疼,他故作愠色地看着董安于:“董子,你有没有觉得,此子太过睿智贤明,无论是治民、理财、统兵、眼光,都如此出色,若是他做家主,是不是比我要好得多!?”

且不说赵鞅的这点小小抱怨,到了第二天,赵氏发出的邀请函传遍了新绛周边的卿大夫府邸,请他们前来下宫观礼。(

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把大狙闯大明
一把大狙闯大明
关于一把大狙闯大明:都是穿越,不是太子就是圣孙,林川却阴差阳错变成了方孝孺遗孤,发配塞外当了夜不收。区区灭我十族之仇何足挂齿,放我入关喂!皇上!林川可是特战狙击手,有把大狙很合理吧?绣春刀配夜视仪,飞鱼服套防弹衣,被针对?一空间的众生平等器,七步内林川是又快有准,七步外就是古希腊掌管生死的神!林川没啥大志向,扛着大狙做个贪财好色的俗人吧!王爷太子都别闹,于谦,来给我架个枪!
狂笑
沪风疆韵
沪风疆韵
尹秋,以笔绘世,捕捉着边疆的风土人情,用文字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徐远风,以智为翼,为边疆注入科技的力量,让智能之花在边疆绽放。从上海到新疆,从最初的争执到最后的和解,经历了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阵痛……最终,他们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沪疆两地的大爱之中,书写了一段海纳百川、情谊无疆的壮美诗篇,留下了深刻而永恒的印记。
琅翎宸
乾坤塔
乾坤塔
前一世,他是秦家丢失多年的小儿子,找回后,却不受待见,被当成废物,百般刁难和羞辱,最后还被养子秦昊活活毒死!这一世,秦峰不再犯贱,去奢求那可笑又偏心的爱,他毅然与秦家决裂,凭着前世的记忆,夺走养子秦昊的所有逆天机缘,从而强势崛起,步步登天。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且看那苍茫大地,谁主浮沉?让仙为奴,神为仆,诸天万界尽颤抖……
新闻工作者
一将功成满疆红
一将功成满疆红
余乐道:“臣和珑儿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至死不渝!”永昌帝喃喃道:“情投意合,至死不渝……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朕命你立即带风凝紫入宫见朕!”余乐却摇头断然拒绝:“求皇上赦珑儿死罪,否则臣不敢遵旨。” 永昌帝勃然大怒:“你敢要挟朕?信不信朕连你一块儿杀?”余乐胸有成竹地说道:“皇上若要兴运,必有贤妃。 凝紫姑娘知书达理、婉婉有仪、温良恭俭、蕙质兰心,立她为妃,裨益弘多。 她平日最讨厌皇上滥杀无辜
黑雪居士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穿越崇祯皇帝,遭遇天崩开局。李自成大军压境,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朝堂上,百官离心离德,中原大地饿殍千里。大明王朝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红豆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