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在恋综当作精

第 17 章(17)(1/6)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 17 章(17)

许思晴这一波搞得太吸睛了, 观众都忘记了,旁边还有个小作精!

陡然听见虞晚柠的声音,尤其是还这么……阴阳怪气!

弹幕直接振奋了:【糟糕!沈老师, 惹了小作精, 你自求多福吧!】

【太刺|激了!修罗场啊!所以小作精要爆发了?!】

【我一定是疯了, 竟然格外激动?啊!虞晚柠作起来!让沈老师哄你!!!】

弹幕一眼看去,满屏的感叹号,夹杂在其中的少许黑弹幕都直接被忽略了。

室外的爷爷奶奶也终于注意到, 还有一个小姑娘!

关键是这个小姑娘还更加漂亮, 没有把脸弄得白白的跟个假人似的,眼睛也大大的, 走出来时,小|嘴撅得老高, 满脸的不高兴,骄横中又带着几分稚气,抱臂站在几步之外的地方,气鼓鼓的瞪着他们。

刚刚还想拉郎配的老人松开手,迟疑着看看许思晴, 又看看虞晚柠, 不知道怎么办。

沈惊墨眉头蹙起。

许思晴眼皮一抬, 刚好瞥见, 眼底的紧张放松了一些。

她费尽心思,不过是想攻略沈惊墨,顺便让他厌恶性子刁蛮娇气的虞晚柠,现在看来, 还是达成了……

只是很快,被注视着的男人沉声道:“抱歉, 奶奶,她不是我的女朋友,她也另有喜欢的人。”

老奶奶彻底明白了,讪笑。

许思晴咬着唇低头,像是尴尬。

沈惊墨一丝余光也没落在她身上,说完就走到虞晚柠身边,试探的扯她的袖子。

虞晚柠哼唧一声,转了个方向,斜眼睨他,不愿意配合。

还真的从未有人这样对他,沈惊墨看着那嘴巴都能挂个酱油瓶的女孩,却好像没办法生气,眼底溢出笑意,轻声道:“抱歉,别生气了,我刚要解释的。”

虞晚柠勉为其难正眼看他,漂亮的眼尾微微上挑,仿佛在说:我看你编!

沈惊墨眼里笑意越发浓郁,肯定的点头:“真的。”

他看起来古板,但这一张电影脸陡然出现在生活中,咋一看还是神色浅淡,眼角眉梢浅淡的笑意却流露出来了,光是看着,就觉得他很真诚。

镜头后的观众打字键盘都要敲裂了:【别作了!信他!】

【d!嫉妒之火快让老娘自燃了,虞晚柠何德何能!!!】

home毒步天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鹂妃重生之最强宫斗系统
鹂妃重生之最强宫斗系统
重生,安陵容携AI系统强势归来。 这一次,不再是卑微的棋子,而是步步为营的智者。 AI为她谋篇布局,从微末宫女到权倾后宫。 每一笔收支精准记录,除了宫斗,不忘种田。 另有与原著大相径庭的情节,如“甄嬛降为莞答应”“浣碧封为皇妃”“拯救夏冬春”“夏冬春大战余莺儿”“甄嬛滴血认亲失败”“安陵容乃多子黄鹂”等 不脱离原著人设,一切以安陵容视角出发。
缃缃嬛嬛
替嫁后,玄学千金心声露骨
替嫁后,玄学千金心声露骨
【本文含有轻玄幻、推理因素】 青阳峰第三十八代女传人死了? 身份还是个豪门千金? 回顾她这一生,不是扶持家庭、就是扶持正缘。 但是陆家家人苛责她,为了养女一次次伤害自己! 而正缘不爱她,甚至最后为他死去都难以打动他。 甚至连厚葬的葬礼都是自己死对头一手操办的。 山滢滢觉得这一切实在是太不值得, 重活一次,她只想活出自己。
我养了一只鸟
柠檬味的旧时光
柠檬味的旧时光
关于柠檬味的旧时光:表面上自己是林斯清的妹妹,可实际上,傅思乔与林斯清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是重组家庭,因而,林斯清讨厌傅思乔。可是为什么林斯清越来越不讨厌傅思乔,想把傅思乔捧上手心里谁也不准动。后来林父知道了自己儿子喜欢上自己的妹妹,气的让林斯清跪在大雨里面三天三夜。林斯清在林父的安排下去了国外,可是这一去,他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小哭包了。这是一群少年的故事,林斯清,我怎么独独对你动了心?傅思乔,你怎
青舟不离
捡到福星闺女后,百兽排队送上门
捡到福星闺女后,百兽排队送上门
【非重生非穿越+种田+百兽认主+虐渣+致富】 木老三从深山里捡回来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将她当成亲闺女养着。 没想到,养着养着,家里有兔子主动撞死在门口。 紧接着,木家好事不断降临。各种动物跟天上掉馅饼似的,排着队来到木家,只求能帮木家赚银子。 家里的烤肉生意也越来越好,赚的银子越来越多。连大哥们也考取了功名,成为了有官身的官老爷。 村里人羡慕不已。木宝宝小手一挥,带着村民们发家致富,共同开创美好的
羽落轻弦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